4.“利息問題”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蘇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第5頁例3,練一練和練習二的第5-8題。
教材學情分析:
這部分內容學習之前,學生已經學習了“納稅問題”,基本掌握了“求一個數的百分之幾是多少”的基本思考方法。“利息問題”的學習,進一步掌握“求一個數的百分之幾是多少” 的基本思考方法。這部分內容的學習為學習“折扣問題”奠定基礎。
例3是教學利息的計算方法,理解“本金”、“利息”等專用術語;練一練進一步鞏固計算稅前應得利息和稅后實得利息的基本思想方法;練習二的第5題計算不需納稅的教育儲蓄的利息以及本金和利息的和,鞏固計算利息的基本方法,豐富有關儲蓄知識;第6、7題綜合運用利息和納稅的知識,分別計算稅前利息和稅后實得利息,幫助學生進一步掌握利息和納稅相關問題的解決方法;第8題開展社會調查,了解儲蓄的種類和各種存款利率,既利于拓展學生學習數學的空間,又能使學生體會到所學知識的應用價值。
教學目標:
⑴理解本金、利率、利息的含義,掌握,利息的計算方法,會正確地計算存款利息,進一步掌握“求一個數的百分之幾是多少”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⑵培養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
⑶繼續體會數學知識服務于生活的價值,感受學習數學的價值,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掌握“求一個數的百分之幾是多少”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教學難點:正確地計算存款利息,熟練地運用百分數進行利息和納稅的計算。
課前準備:2009年最新存款利率表。
教學流程:
一、解讀利率表,揭示課題。
⑴閱讀“2009年最新存款利率表”。
閱讀“2009年最新存款利率表”,交流你知道了什么?
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年利率(說明:年利率因存款種類不同而不同);利息(另外多付的錢叫做利息);本金(存入銀行的錢叫做本金)
⑵揭示課題。
扣“利息”兩字,揭示課題——利息問題。
說明:怎樣計算利息?
二、合作探究,解決利息問題。
⑴尋找規律。
出現問題情景:小明今年收到2000元壓歲錢,存2年,到期后應得利息多少元?
根據學生回答板書:20002.79%2=20000.02792=116(元)
抽象出計算公式:利息=本金利率時間
⑵分層次解決利息問題。
第一層次:鞏固利息問題。
出示例3:2007年10月,亮亮把200元按二年期整存整取存入銀行,到期后應得利息多少元?(當時二年期儲蓄年利率是4.5%)
計算利息:2004.5%2=18(元)
第二層次:計算稅后利息。
出示問題情景:根據國家稅法規定,個人在銀行存款所得的利息要按5%的稅率繳納利息稅。納稅后亮亮實得利息多少元?
計算稅后利息:185%=180.05=0.9(元)18-0.9=17.1(元)
⑶小結:稅后利息的計算。(說明:介紹以前有利息稅由20%降到5%,現在暫時沒有。)
三、完成練習,鞏固新知。
⑴完成“練一練”。
先算到期后的利息,再計算稅后利息。
⑵完成練習二5-7。
獨立完成練習二5-7,交流矯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