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條形統計圖》教學設計_
最后落腳點定格在垂直射線上,用0.8厘米來表示200毫米或用2厘米來表示400毫米呢?(四人小組討論)
(4)加標題和時間。觀察這個我們制好的統計圖,你能一眼看出什么問題?還能知道些什么問題?如:
哪一年的降水量最多?是多少毫米?(1991年降水量最多,是1005毫米。)
哪一年的降水量最少?是多少毫米?(1993年降水量最少,是704毫米。)
最多一年降水量是最少一年降水量的多少倍?(1005÷704,大約是1.4倍。
(5)反饋:制作方法都對的舉手。通過剛才的親自動手,你們覺得制作條形統計圖,有什么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地方?
1、注意水平射線下面和垂直射線左面必須留有一定空白,注明直條數量和統計的內容。
2、直條的寬窄要一致,長短要準確,條與條之間間隔要均等。
3、單位長度要根據圖紙大小決定。
4、畫直條的時候更要注意:
1°先在縱軸上找到920(1989年降水量920毫米),用鉛筆過此點作橫軸的平行線。2°用三角板的直角邊對齊1989年的直條位置畫兩條與橫軸垂直的平行線,畫到與水平線相交為止。涂上陰影或涂色均可。(也可貼紙,省時。)3°在直條上方標明數量的多少。
(三)新課練習
同學們,現在你們會制作這樣的條形統計圖嗎?出示“做一做”和我校男、女少先隊員的調查數據和練習第一題,要求四人小組為單位合作完成這四題目,組長分工。比一比,賽一賽,哪組合作得又對又快(四道題目在一個信封內,一道題目一張紙,每張紙上標清橫縱軸和單位長度)?
校對并交流
1、重點交流:垂直和水平兩條射線上的單位長度和直條寬度。
2、根據這幅統計圖,你想提出什么問題?
(四)新課小結
今天這節課,我們又有什么新的收獲?
(條形統計圖制作的方法?制作時需注意什么?)
如果要把我校男女少先隊員的人數在一張條形統計圖上表示出來,怎么制作呢?感興趣的同學,課后不妨試著研究研究。
(五)布置作業
練習十二第2題和第3題。
(六)板書設計(課題、優點、第2點和第3點制作步驟)
[課堂教學設計說明]
本節教案結合節氣引出了統計圖的三種形式(即條形統計圖、折線統計圖、扇形統計圖),力求讓學生直觀感受到統計圖比統計表更形象、直觀,從而激發學生學習制條形統計圖的興趣。在教學制圖過程中注意教學方法,有指導有放手,培養學生敏銳的觀察力和動手操作的能力。本教案以單式條形統計圖的制作為重點,以復式統計圖為后續學習鋪墊,重點指導如何畫直條。
本節在課堂組織形式設計上注意了面向全體,體現以學生為主體,通過幾次分組討論合作制圖,給學生以充分展示的機會,從而培養了學生創造性的思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