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蟲的村落》課堂實錄及評析
師:已經有一個同學找到了!兩個,三個……雨后春筍般地舉手。好,你第一個舉手,我就請你說。
生:我找到的是,我的目光追隨著爬行的小蟲,作了一次奇異的游歷。
師:誰跟他找的一樣,請舉手。(大部分學生舉手)真是英雄所見略同。好,同學們,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句話。
(課件出示:我的目光追隨著爬行的小蟲,作了一次奇異的游歷。)
師:老師把它增加點難度,你能把嗎?
生:我目光追隨著爬行的小蟲,在草蟲的村落里,作了一次奇異的游歷。
師:非常的簡潔,而且完整。請坐!掌聲送給她。(掌聲)同學們,我們剛進入六年級不久,就能在閱讀一篇文章的時候,在快速瀏覽中捕捉到重要信息,這是一項很了不起的能力。
〖這是本課的第一個環節:整體感知,把握主要內容。
這一設計是很巧妙的。首先讓學生通過快速瀏覽,找出文中一個句子告訴大家這篇文章主要寫了什么。任務單一而明確,在這一任務的驅動下,學生的活動是積極而有效的。
學生會找哪幾個句子呢?我們做了兩個預設,一句是第二小節:我目光追隨著爬行的小蟲,作了一次奇異的游歷。另一句是倒數第二小節里的一句話:我發現了草叢中小蟲子的快樂天地。
今天的課堂上,學生在很短的時間內找到了第一句。接著老師讓學生把課題“草蟲的村落”和這句話合在一起,再把課文的主要意思說一說。語言訓練無痕,閱讀方法的指引隱于訓練過程之中。
學生完成這一任務的過程,既是語言訓練的過程,也是學生把握全文主要內容的強化過程。
最后,老師對這一學習活動作了評價和提升:六年級的學生,在閱讀一篇文章的時候,能在快速瀏覽中捕捉到文章的主要信息,這是一項了不起的能力。
如果學生根據預設,找出了兩句話,把它和課題“草蟲的村落”合為一句話就是:我目光追隨著爬行的小蟲,在草蟲的村落里,作了一次奇異的游歷,我發現了草叢中小蟲子的快樂天地。看一看,本文的主要內容和中心都在這句話中了。
課堂上,老師沒有刻意追求讓學生找出第二句。整個環節處理得自然、干凈,節奏簡潔、明快。〗
師:同學們,作者在游歷的前前后后,還寫了這樣三段話——
(課件出示:
今天,我又躺在田野里,在無限的靜謐中,忘了世界,也忘了自己。
我悠悠忽忽地漫游了一個下午,直至夕陽親吻著西山的時候,紅鳩鳥的歌聲才把我的心靈喚回來。我發現了草蟲中小蟲子的快樂天地。我多么得意啊!
我愿意牽著你的手,一起到草蟲的村落里去散散步。)
師:誰敢自告奮勇地讀一讀。請你!我請其他同學們一邊聽,一邊想,看看這三段話會不會使你產生些什么疑問?
生:(讀三段話,讀得流暢,聲情并茂。讀完,學生自發鼓掌。)
師:讀得真是出色。同學們,有什么疑問嗎?
生:作者在草蟲的村落里悠悠忽忽地漫游了一個下午,他看見了什么奇異的景象呢?
師:是啊,一定是有什么奇異的景象吸引了他。
生:草蟲的村落是什么樣子的?
師:你想知道,你想去看一看。
生:為什么他又躺在田野里?
師:我讀到這里的時候,跟你有同樣的問題。作者為什么一次又一次地來到田野里?他又為什么在田野里一呆就是一個下午?他又為什么愿意牽著我們的手到草蟲的村落里去散散步?看來,就像我們同學們所說的,這個草蟲的村落里一定是有什么奇妙之處在深深地吸引著作者。那么今天,就讓我們同樣作一次游歷,和這里的居民進行親密的接觸,看看小蟲子的世界中究竟蘊藏著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