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雨》說課稿
三、說教學過程
良好的教學設想要通過教學實踐來實現。根據本班學生的學習水平和認知水平,再立足教材本身的特點,我設計了“三讀”教學,讀中悟情的課堂教學模式。“三讀”:即初讀課文,整體感知;默讀課文,深入體會;品讀課文,回味升華。
(一)片段欣賞,激趣導入
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因此在教學時,我先采用片段欣賞的方式,讓學生先欣賞一段課文中的句子,導入課文。我設計這種導入方式的主要意圖是使學生感受文字的優美,從而調動學生主動學習課文的熱情,激發他們對課文閱讀的興趣。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導入課文后,接著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通讀全文。引導學生初步了解課文內容,從整體上把握全文。(這是一篇如詩的散文,作者用優美的語言為我們描繪了一幅山中雨景圖,讓我們一起來學習吧!首先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盡量把課文讀通順、讀流利,注意讀準字音。2、邊讀邊畫出自己不理解的詞、句子。3、交流:讀了課文,你有什么收獲?有哪些問題不能解決?)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這個環節主要是讓學生在自主閱讀中初步感知課文內容,在自主閱讀中思考,在自主閱讀中理解。培養學生善于發現問題,并通過主動學習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默讀課文,深入體會
在整體感知課文內容的基礎上,讓學生再次默讀課文,可以加深學生對課文的感悟,深入體會課文蘊含的情感。我認為采用的默讀的方式更利于學生專心思考問題、解決問題。在新課標(5—6年級階段)中也對默讀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因此我讓學生們采用默讀的方式再讀全文,并分小組合作學習解決自己提出來的問題,完成自學提示。我會先讓學生提出自己不能解決的問題,然后再通過課件出示自學提示。(在作者眼中山雨是美的,那就讓我們進一步了解作者是怎么樣將山雨的美表現出來的吧!請同學們默讀課文,根據自己剛剛所提出來的問題,以及老師出示的自學提示,分小組合作,自學課文。)
(四)品讀課文,回味升華
學生經過初讀整體感知課文內容,默讀理清課文的順序體會文章思想之后,對課文的內容和蘊含的情感已經有了一個比較全面的認識和理解。接著,通過品讀課文,學習抓住重點詞、句體會作者對山雨的喜愛之情,進一步感受山雨中大自然的美。讓學生在情感上與作者溝通,在品讀課文的過程中,學習抓住景物特點描寫景物的方法,進一步升華學生熱愛山雨的情感。
這個環節是教學中的重點部分,我是這樣設計的:首先讓學生根據品讀要求練習朗讀 1、自主選擇自己喜歡的語句,抓住課文中的重點詞、句,體會作者的情感,試著有感情的朗讀。2、美讀展示。鼓勵學生讀出個人的感受體驗。3、閱讀感受交流。能聯系上下文,融入自己的體驗,想象如詩如畫的山林雨景,品味優美抒情的語言,感悟作者的情感。在教學中,我采用多種多樣的讀書方式,充分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讓他們讀出自己的感受。在讀中享受文字。比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