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餓壞了那匹馬》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學會自讀課文,能自主地把課文讀通順讀流利。
2、通過對重點詞句的理解,體會一個善意的謊言背后的真情。
3、培養樂于助人的真誠情懷。懂得“放棄自己的一點私欲,能夠成全一個美好的愿望”和“每人一點點善意的付出,會給這世界增添許多美好和歡樂”的道理。
重點難點:學會自覺地在字里行間體會文章真意
教學準備:《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第九條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讀《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第九條,(指“要誠實……”幾個字)這里告訴我們什么?(小學生要誠實,不能騙人,騙人不好)可生活是很復雜的,并不是書上的幾句話就能概括得了的。
有時欺騙并不會遭到譴責,也許反而會得到感激,比如我們將要學習的一篇課文,就是講一場得到感激的欺騙。關于這場欺騙,你們想知道些什么?提一些有價值的問題。
(板:欺騙)
a、“誰”欺騙“誰”?
b、為什么欺騙?
c、怎么騙?
二、質疑讀文
謎底就要揭開,但是還要提醒大家注意,這場騙局非常巧妙如果不是因為一些重要的因素,就不會被揭穿,那么讀書時就要格外仔細,別漏掉了關鍵的東西。
關于a
殘疾的書攤主人、他的妹妹——沒錢但愛讀書的我
幾個重要的詞:
殘疾——是后來揭迷的條件,如果他不殘疾,我就不會提草進去,就不會發現上當受騙
妹妹——同伙,如果沒有她騙局就無法實施
沒錢但愛讀書——受騙的起因
關于b
想成全我的讀書愿望——我沒錢讀書
關于c
謊稱家中有馬,要買我的馬草。
把這些答案連綴起來就是這篇課文的主要內容,這就是概括,把重要的東西連綴起來就能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內容,看來概括也不難,誰能借助這些詞句來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
三、細讀揭秘
概括只是我們讀書的最基礎的本領,高明的讀書人不但會讀懂主要內容,還會讀進書中去,在騙局揭穿之前就已經發現這是一場騙局。你們能發現嗎?自己讀書看看誰能早早地發現這是一場騙局。
(學生讀書)
匯報,說說從哪個詞可以看出這是場騙局。
他先是一愣,繼之眼睛一亮……(“一愣”為什么?“一亮”又說明了什么?)
他盯著姑娘茫然的眼睛,以哥哥的口吻命令道……(為什么“茫然”?為什么要“命令”?)
“別別別……”他急了,“碧云!碧云!”他用雙手拼命搖著輪椅,想阻住我的去路,“你放下!等碧云來提!”(為什么“急”?從“拼命”“想阻住”可以看出什么?)
他這樣的煞費苦心又賺不到錢,為什么還要這樣費盡心機?(為的是讓我能讀到書)
你覺得“我”體會到他的良苦用心了嗎?從哪看出?(第13、15節的兩次哭)
四、感情朗讀
會讀書了!但真正會讀書的人不僅會讀進去,還要能讀出來,讀出什么來?讀出感情來。這件事是“我”上小學五年級時發生的,可是現在想起來還是歷歷在目,還是禁不住熱淚盈眶,可見情之深意之切,如果我們能進入作者的內心世界,通過朗讀把他的情感表現出來,那才叫會讀書!文章很長,這樣吧,自己先取一段認為最能打動你的文字來讀讀,先練習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