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伯父魯迅先生》教學案例
生:我跟他講的事情一樣,但還可以這樣說:第一件事寫在我家里,第二件事寫在伯父家;……
生:我認為寫了五件事,還要加上伯父在殯儀館的事。
師:他們發言有什么共同之處?第一件事是講──
生:談《水滸傳》。
師:第二件講──
生:說鼻子。
師:第三件事是──
生:幫助車夫。
師:第四件事是──
生:見到阿三。
師:那他們的不同之處是什么?
生:伯父在殯儀館的事。
生:我同意寫四件事。
生:另外的一件事是“我”懷念魯迅的。
師:是呀,懷念魯迅是魯迅做的事嗎?由懷念引起了下文的四件事。第二個問題──魯迅先生是一個怎樣的人?
生:為別人想得多,為自己想得少。
生齊讀。
師:邊讀邊體會,可以用兩種不同形式,表達閱讀感受。想讀就讀,讀出感悟,想寫就寫,寫出體會。
出示:
1、有感情地朗讀,用聲音表達你的感受。
2、寫下一、二句體會,用文字表達你的感受。
生自由讀書。
師:你想讀哪些句子?
生:我想讀的是第一自然段的第一句(生讀)因為這句話里寫了不認識的人也來悼念魯迅,令人感動。
指名再讀。
生:我覺得伯父去世了,應該讀得慢一點,這是很悲傷的,要輕一點。
生讀。
出示魯迅逝世時追悼大會上的圖片,放哀樂,師解說……(巴金的悼念文章)。
師:同學們,讓我們一齊來讀一讀,感受一下。
生讀。
師:用一兩個句子寫出你的感受。
生:讀著“有時候,……不叫我干重活。”我感覺魯迅先生自己病了還讓別人多休息,非常偉大。
生:我補充:我覺得魯迅先生為別人想得多,為自己想得少。
出示救護車夫的句子。
師:看了這些,你想到了什么?
生:魯迅花了力氣和光陰,救助車夫。
師:作為一個北大的教授,卻為救一個車夫蹲著,半跪著,洗干凈,上藥,扎好繃帶……(用課件演示)我們下堂課我們分小組學習,自主合作探究,希望你們在課后多讀書,讀好書。
推薦寫魯迅的文章給同學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