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閏土》教學實錄
教學過程:一、教師簡短談話后,導入新課。
二、進行新課。
師:課文中哪幾件事重點描寫了閏土的動作?
生:寫了三件事,捕鳥,撿貝殼,看瓜刺猹。
生:我補充一點,還有看跳魚兒。
生:看跳魚兒沒有寫出閏土的動作,所以這件事不算。
師:對,看跳魚兒這件事,看不出閏土動作上的特點,可以先不討論。
板書:捕鳥、撿貝殼、看瓜刺猹。
師:在這幾件事里,哪件事對你印象最深?
生:在這三件事里,給我印象最深的是看瓜刺猹這件事。
師:為什么?
生:因為這件事是文章中主要描寫的一件事,課文中先后出現了兩次,寫得最詳細,而且以前我根本沒聽過這樣的事,聽了后感到很新鮮,所以印象最深。
生:因為這一段作者寫得很生動,特別是你聽“月亮地下,啦啦地響了,猹在咬瓜了”給人一種毛骨悚然的感覺,從而更加突出了閏土聰明能干的特點,留給我的印象最深。
生:這一段寫得最生動,我一讀到這兒,眼前就浮現出一幅少年閏土在月亮地里英勇刺猹的畫面,所以印象最深。
生:我覺得這一段不僅留給我的印象深,而且留給作者的印象也是很深的。課文一開始寫作者回憶中的少年閏土形象,也正是看瓜刺猹的畫面。這一段最能突出少年閏土動作上的特點。
師:好極了,這一段話最能突出少年閏土機敏、勇敢、能干的特點,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現在誰的腦子里已經浮現出了這樣一幅神奇的畫面?(十幾人舉手)
師:(引導同學們想象這幅畫面)
同學們,你們想一想:看瓜刺猹這件事發生在什么時間,(學生:晚上)當時是什么樣的天空,(深藍的天空)什么樣的圓月,(金黃的圓月)什么樣的西瓜地,(碧綠的西瓜地)什么樣的銀項圈,(明晃晃的銀項圈)作者就是抓住了這幾種不同色彩的景物特征,把我們帶入了一個神奇般的美妙世界,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自由輕聲讀、指名讀、輕聲齊讀……讓大家一次又一次地體會感情)
師:現在你們的頭腦中浮現出這幅畫面來了沒有?(全班同學幾乎都舉起了手)
師:在這樣一幅色彩鮮明的畫面中,“其中有一個少年。”“其”怎樣講?
生:那中間,課文中指西瓜地。
師:同學們,作者對三十年前的朋友如此記憶猶新,可見看瓜刺猹這件事給作者的印象是很深的。現在請同學們把描寫少年閏土英勇刺猹主要動作的詞語找出來。(學生找后回答)
板書:捏了胡*
輕輕走去
看了猹了
用力刺去
師:誰能給大家說說其它兩件事,又表現了少年閏土的什么特點?
生:(略去復述部分)從捕鳥這件事,也可以看出少年閏土聰明能干的特點,我也用這樣的辦法捕過鳥,但沒有捕到。
生:補充一點,從這件事,還可以看出閏土知識豐富,他能認識好多鳥,我們卻不然。
生:(略去復述部分)從閏土撿貝殼這件事我們也可以看出閏土知識很豐富,他知道好多種貝殼的名字。
師:同學們都談得很好。大家通過對少年閏土看瓜刺猹、撿貝殼、捕鳥等事情的學習討論,對少年閏土動作上的特點領會得不錯,一個海邊農村的少年形象給我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現在同學們想一想,作者和閏土是怎樣認識的?
生:因為那一年作者家是大祭祀的一年,一個忙月忙不過來,所以叫他的兒子閏土來管祭器,從此他倆就認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