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閏土教學(xué)實錄
一、課前對話,反饋檢查,掃清障礙。
師:前幾節(jié)課我們認識了教學(xué)藝術(shù)精湛的田老師,這節(jié)課我們要去學(xué)習(xí)魯迅筆下的——
生:齊讀:《少年閏土》。
師:魯迅先生寫這篇文章的時間是1921年。語言習(xí)慣與現(xiàn)在不同,你能聯(lián)系上下文把下列這些詞換成現(xiàn)在常用的詞語嗎?
其間 便是 允許 仿佛 好容易 年末 熟識 無端地 素不知道 如許 先前
生:默讀課文,尋找詞語并進行替換。
集體反饋:指名學(xué)生說一說所替換的詞語,教師出示最佳答案。
二、速讀文本,捕捉信息,定位閱讀。
師:(課件出示)文中重要人物是“我”和閏土,閏土的身份是( )的兒子,“我”是( )的兒子。 [地主 窮人]
指名回答,師相機板書,(“我” 少爺 閏土 忙月的兒子)并解釋 “忙月”。
師:閏土和“我”在一起,文章寫了四件事,“我”印象較為深刻的是( )和( ),你最敬佩的是閏土?xí)?nbsp; ) 。[看瓜刺猹、雪地捕鳥、海邊拾貝、看跳魚兒]
生:我印象較為深刻的是看瓜刺猹和雪地捕鳥這兩件事。
師:你能說一說理由嗎?
生1:因為看瓜刺猹寫得很生動,并且在文中出現(xiàn)過兩次。
生2:因為看瓜刺猹和雪地捕鳥寫得比較具體。
師:那這兩件事,相比之下,“我”印象最為深刻的是哪一件?為什么?
生1:我認為“我”印象最為深刻的是看瓜刺猹。因為文章一開頭就寫看瓜刺猹,并且在文中出現(xiàn)過兩次。
生2:我也同意觀點,但我要補充一點:作者過了三十年之后,腦海里首先浮現(xiàn)的就是看瓜刺猹。
師:說的真不錯,那就讓我們先來看看閏土是怎樣看瓜刺猹的。
三、研讀文本,走進人物,“零”距離接觸。
師:(課件出示)閏土看瓜刺猹的插圖,“看著這副畫面,你有什么想說的?”
生1:我看見一個小男孩拿著一柄*子,在準備刺著什么。
師:哦,你看見的是一個怎么樣的小男孩呢?你能再說一說嗎?
生1:他頭上扎著小辮子,脖上帶著銀項圈,身穿紅色小肚兜,手拿一柄鋼*,神情嚴肅,好像正準備刺著什么。
師:對呀,他準備刺什么?你發(fā)現(xiàn)了嗎?
生2:老師,他要刺的是猹!
師:對了,這就是猹,看清楚它的模樣了嗎?(指著圖中的猹)除了這些,你還有什么想說的?
生3:老師,我看到了一輪圓月,和一片西瓜地。
師:你能把這景色說得再美一點嗎?怎么樣的圓月,怎么樣的西瓜地?
生3:我看到了一輪皎潔的圓月,和一片一望無垠的碧綠的西瓜地。
師:說得真好,你能試著用一句連貫的話,把這兩樣美景連在一起說嗎?
生3:(點頭)我看到了一輪皎潔的圓月掛在空中,下面是一片一望無垠的碧綠的西瓜地。
師:不錯,這樣的話說起來,就讓聽得人感覺舒服多。那么其他的同學(xué),你從這畫中還發(fā)現(xiàn)了些什么信息?
生4:老師,我知道了這個男孩是在晚上的時候刺猹的。因為有月亮。
師:對呀,這么顯而易見的信息,你們這么沒發(fā)現(xiàn)呢?
生5:我發(fā)現(xiàn)閏土看瓜刺猹時非常的勇敢。
生6:我發(fā)現(xiàn)閏土看瓜刺猹時非常小心。
師:躡手躡腳的,對嗎?
生點頭。
師:其實,同學(xué)們看到的這圖中的小男孩,就是魯迅筆下的閏土,我們一起回到課文,看看魯迅是這么寫這副畫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