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閏土》教學實錄
師:作者為什么又盼望閏土早點來呢?
生:因為他早聽說閏土這個名字,而且知道閏土和他仿佛年紀,又會裝 捉小鳥雀,想和他玩,所以盼望他早點來。
師:“仿佛”在這里當什么講?
生:“仿佛”在這里當類似、差不多、相仿、接近講。(幾個學生講)
師:對。誰能結合句子再給大家說說?
生:這句話的意思是說:作者的父親答應讓閏土來管祭器,作者非常高興,因為他早聽說閏土這個名字,而且知道他年齡和他差不多,還會裝 捉小鳥雀,所以盼望他早點來。
師:講得很好。現在同學們想一想,課文中講了少年閏土的幾件事?是采用什么形式講的?
生:課文中一共講了少年閏土的四件事。是采用對話的形式講的。
師:對。現在請同學們默讀課文,把閏土的語言,“我”的語言及作者的插說部分用不同的符號在書中劃出來。(學生默讀勾劃)
師:現在誰把閏土的話給大家讀讀。
生:(讀閏土的話)
板書:講捕鳥、講撿貝殼、講看瓜刺猹、講看跳魚兒。
師:在閏土講的這幾段話中,你對哪一段話最感興趣。請在小組內給同學們講講。(小組講)
師:現在小組討論結束,請把你最感興趣的話給大家說說。(學生情緒高昂、紛紛舉手)
生:我覺得閏土講“看瓜刺猹”這段話最有趣,特別是講閏土刺猹時的動作,連用了幾個動詞,講得那么逼真,把一個海邊少年的形象活靈活現地展現在我們面前,給人一種身臨其境之感。
生:我覺得閏土撿貝殼那一段講得好,他不但把海邊美麗貝殼的顏色、樣子都介紹給我們這些沒有見過貝殼的孩子們,而且還使我們愛上了海邊的那有趣的生活。
生:我覺得這句話最好:“晚上我和爹管西瓜去,你也去”因為他倆身份不同,但他很直爽地邀請人家去,說明他天真、淳樸的性格。
生:我覺得看跳魚兒這段話最好,原來我只知道海洋里有魚,但不知道還有像青蛙似的長著兩只腳的跳魚兒,從中可以看出閏土知識很豐富。
生:我覺得閏土說的這句話給我的印象最深:“走路的人口渴了摘個瓜吃,我們這里是不算偷的。”從中可以看出閏土通情達理、樸素可愛的性格。(同學還繼續紛紛舉手要說)
師:因時間關系,課堂上不講了,下課后我們在小組繼續講。剛才從同學們的發言中,我們確實感到閏土所講的這幾件事,都是生長在海濱的農村孩子最熟悉的事,也是少年兒童生活中的樂趣。這幾件事,生動地顯示出少年閏土確實是一個聰明能干、活潑可愛的農村少年,字里行間流露出作者從小就熱愛農村生活和熱愛勞動人民的思想感情。
師:現在集體朗讀插敘部分,體會這幾段話的意思。
“那時候……只是無端地……”這一段話插在了我與閏土對話中間有什么作用?“無端”如何講?兩個破折號有什么用?
生:這一段話說明“我”知識缺乏,什么也不知道,只是無根據地把它想象成像小狗一的東西。
生:知識缺乏不恰當,應改為貧乏。
師:改得好。造成“我”知識貧乏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
生:是黑暗的舊社會。
師:對,黑暗的封建教育制度脫離實際,脫離生活,并非“我”念書不用功。
生:我補充一點,這里用的兩個破折號和我們前邊講過的《蟬》一文的兩個破折號的用法一樣,表示注釋作用。(教師插說,有如括號的作用,但和括號不同,它必須讀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