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叩詩歌的大門》——信息技術與詩歌教學整合教學設計
方法一:細化問題。如“2006年,‘趙麗華詩歌事件’轟轟烈烈,你怎么評價這次事件?”這個問題,可以細化為幾個步驟:通過網絡報刊等途徑收集資料,了解“趙麗華詩歌事件”發生的原因、經過、結果及外界的評價,結合我們學習的詩歌知識得出我們的看法,用ppt整理出來。
方法二:調查研究。如“你認為征文比賽中‘除詩歌外,題材不限’的這種規定會不會影響詩歌的發展?”這個問題,可以先確定調查對象,設計調查問卷,進行采訪,統計,分析,綜合,得到結論。
3、各小組分頭收集資料,集體討論、分析整理資料,深入探究單元問題。
4、明確制作演示文稿的目的:總結對問題學習探究的情況和成果,教師提供《“輕叩詩歌的大門”演示文稿范例》和《“輕叩詩歌的大門”演示文稿評價量規》給學生看。
5、學生根據范例和量規要求,課外制作演示文稿。
演示文稿應包含的內容:a介紹小組成員;b小組研究的基本情況介紹;c對單元問題探索的過程與方法;
d學習成果。
6、學生展示演示文稿,師生共同評價。
7、舉行一場主題辯論賽:現代詩歌和詩人有沒有存在的必要。
辯論活動具體安排如下:
(1)明確辯論要標,公布辯題和辯論賽規程。
辯題:正方:現代詩歌沒有存在的必要
反方:現代詩歌有存在的必要
(2)各小組根據自己的研究,自愿選擇正方或反方。每小組選出四名代表,分別擔任一辯、二辯、三辯和四辯。
(3)其他小組另派兩人擔任評委,并向全班公布辯論賽評分表。
(4)組織辯論。
(5)由參與評分小組的組長統計評分表,選出優勝隊,評選最佳辯手,并宣布辯論結果,。
8、學生課外搜集資料,準備主題辯論賽。
9、實施主題辯論賽。
10、各小組把從辯論賽中獲得的新知識、產生的新觀點進一步整理,完善《“輕叩詩歌的大門”演示文稿》中。
11、探究基本問題——文學還會有“黃金時代”嗎?
各小組對“文學還會有‘黃金時代’嗎”這個問題展開大討論,預測文學發展的前景,進一步完善《“輕叩詩歌的大門”演示文稿》中。
12、布置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將本小組學習的過程、情況和結果制作成網站。
(1)明確制作網站的目的:總結對問題的學習探究的情況和成果。
(2)介紹網站應包含的內容:a介紹小組成員;b小組研究基本情況介紹;c對框架問題的探索過程。
d其他更豐富的資源。
(3)教師提供《“輕叩詩歌的大門”學生網站范例》,明確制作網站的要求。
(4)公布《“輕叩詩歌的大門”網站評價量規》。
要求學生在兩周內完成(可以利用課外時間)。
第三階段成果展示
1、邀請學校領導,同科教師、同級學生參與單元成果展示活動。
2、各小組輪流展示自己的演示文稿和網站,在小組內和小組間按照評價標準進行互評。
3、展示后要求根據評價意見修改演示文稿和網站。
4、將網站發布到校園網上。
第四階段總結反思
活動結束后,寫一份活動反思,總結自己的學習收獲,并思考:改進什么地方可以更利于我的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