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曲》教學實錄及反思
3 )匯報。生:是月光和大海,是皮鞋匠和妹妹聽到曲子后聯(lián)想到的意境。
2.感悟意境美。
1)師:請同學們用“﹏﹏”畫出聯(lián)想的句子,并想想這些句子組成了幾個畫面,用“||”劃開,用自己的的話概括一下每一個畫面。
2)小組合作,交流自學情況。
3)匯報:
1第一個畫面是文中的哪個句子?
生:月亮正從水天……(課件出示句子)
引導概括。師:你能用自己的話概括一下是怎樣的畫面嗎?月亮怎樣,海面怎樣(用4個字)?
生:月亮升起,微波粼粼。(板書)對了,這樣準確又一目了然。(課件出示畫面)
體會感悟。師:這句話,這幅畫給你的印象是什么?(美)。從哪些詞中體會到的?
生:月光比作銀光,灑——動態(tài)美。
師:請讀出它的美。
生讀。
2讀句子:第二個畫面呢,請接著說。
生:月亮越升越高……(課件出示句子)
引導概括。師:還是像剛才那樣概括好嗎?
生:月亮升高,風卷巨浪。(板書)
體會感悟:師:(課件出示畫面)美在哪里?
生:將微云比作“輕紗”、“升”、“穿”、“卷”、“涌”。
師:再次讀出它的美。
3師:還有一個畫面。
生:皮鞋匠看著妹妹……(課件出示句子)
引導概括。生:月光照耀,波濤洶涌。(板書)
體會感悟。生:(課件出示畫面)美!
師:讀出它勢不可擋,洶涌而來的美。
師:為什么說盲姑娘“仿佛”也看到了呢?說明什么?
生:愛音樂、懂音樂,能用心感受音樂,理解音樂。
師:有人說音樂是耳朵的眼睛,貝多芬用他的音樂給盲姑娘一雙心靈的眼睛。
4)讀好變化。
師:既然月亮、海面是這樣變化的,你能不能通過你的讀,把這個變化讀出來。各自練一遍,注意語速、語調:
1抽三人讀:聽聽他們讀得有沒有變化,像不像微波粼粼,風卷巨浪,波濤洶涌。
2齊讀:我給你們打上拍子,你們用眼角掃一下,根據手勢讀。
3抽人讀(挑戰(zhàn)讀),抽一個同學讀其中一層,讓他再點兩名同學和他比賽讀。全班同學評價。
3、感悟曲美。
1)師:剛才我們讀的這些景象是兄妹倆聽到琴聲后產生的聯(lián)想,怎么就成了《月光曲》的內容呢?請想想為什么景象會發(fā)生變化?(聽到的旋律在變化)
2)師:再讀每一句話,想像畫面,體會旋律是怎樣變化的?(輕、重、快、慢)
3)匯報:
1抽人分別說。
生:月亮升起來時,旋律應該是輕柔徐緩;風卷巨浪時,旋律漸快有力;波濤洶涌時,旋律高昂激蕩。(課件出示板書,板書略)
2師:對照板書,連起來說《月光曲》的內容,用上哪一個關聯(lián)詞(因為……所以……)
生:因為貝多芬面對月光彈起琴鍵來,開始是柔和、徐緩的,所以聽在他們兄妹倆的耳朵里產生了月亮升起,微波粼粼的畫面……
4)師:這樣的音樂引起了這樣的聯(lián)想,這是咱們猜想的。貝多芬的《月光曲》真是這樣嗎?請聽這段音樂。(課件播放《月光曲》,生聽)
(三)、回顧課文,突破難點。
師:多美的音樂,多美的意境呀!我們剛才學了月光曲內容的部分,感受到這是一首意境美、旋律美的樂曲,這樣美的樂曲究竟是怎么樣誕生的呢,讓我們一起來回顧課文的二到第八自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