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金色的腳印
6.課余,有興趣的同學可以收集、閱讀一些有關珍稀動物的資料,呼吁全社會來保護它們,還可以把這些文章集中起來辦手抄報或墻報。
四、教學案例
質疑探究感悟
(一)交流感受,提出問題。
說說你讀懂了什么?(讀懂的內容可能有:老狐貍救了“我”;小狐貍在“我”的幫助下獲得了自由。……)
還有什么問題?(根據學生質疑,梳理可能提的問題:“我”為什么要幫助救小狐貍?課文結尾及題目有什么含義?)
(二)小組內展開討論,交流看法。
(三)匯報探究結果。
預設一:針對“我”為什么要幫助救小狐貍這一問題,應探究如下內容:
(1)開始,“我”見兩只老狐貍救小狐貍沒成功,覺得小狐貍可憐,出于同情,“我”想為小狐貍解開鐵鏈。
(2)當“我”發現兩只老狐貍在自己家里做了窩并開始咬那根拴鐵鏈的木樁時,“我”打消了放小狐貍的念頭。
相機引導:“我”此刻會怎么想?(“我”會被老狐貍那種不救出孩子不罷休的執著精神所感動,更會暗暗佩服老狐貍的聰明——咬不斷鐵鏈就咬木樁。于是決定不放小狐貍,看看老狐貍到底有多大本事。)
(3)“我”為了滿足自己的好奇心,讓老狐貍施展自己的本事,又決定給老狐貍投送食物。漸漸地,老狐貍體會到“我”的善良,和“我”熟了,常有一些親昵的舉動。“我”越發感受到狐貍是有情有義的動物。
(4)當“我”為尋回小狐貍而失足受傷時,是老狐貍給了“我”溫暖,使“我”得以蘇醒,“我”更加感動,為了報答救命之恩,“我”最終把小狐貍要了回來,讓他們一家團聚。
預設二:關于課文結尾及題目的含義,可以這樣理解:
(1)這篇課文中描寫的狐貍,不像人們印象中的那樣狡猾,他們不僅有骨肉親情,而且知恩圖報;不僅有頭腦,而且有毅力,有很多地方值得我們人類學習。
(2)課文結尾及題目,意在呼喚親情、友情,呼喚人與動物的互助互愛。
五、相關鏈接
狐貍 一種哺乳動物,形狀有點像狼,但形體比狼要小一些。狐貍嘴尖面長,臉呈三角形,耳朵也是三角形的,尾巴蓬松且長,毛色一般為赤黃色。這種動物生性狡猾多疑,常晝伏夜出,以鼠類、鳥類或家禽為食。
柞樹 也叫櫟、麻櫟或橡樹,是一種落葉喬木,葉子為長橢圓形,開黃褐色花,葉子可以飼養柞蠶,木材可做家具、枕木等。樹皮中含有鞣酸,可以做染料。
六、拓展閱讀
我喜歡你,狐貍
高洪波
你是一只小狐貍,
聰明有心計,
從烏鴉嘴里騙肉吃,
多么可愛的主意!
活該,誰叫烏鴉愛唱歌,
“呱呱呱”自我吹噓!
再說肉是他偷的,
你吃他吃都可以。
也許你吃了這塊肉
會變得漂亮無比!
尾巴像紅紅的火苗
風一樣掠過綠草地。
我崇拜你,狐貍,
你的狡猾是機智,
你的欺騙是才氣。
不管大人怎么說,
我,喜歡你。
椋鳩十著作:金色的腳印
原文:院子里的雪凍得硬邦邦的,刮著寒冷的風。風透過窗戶紙上的窟窿眼兒,咝咝作響。
夕陽淡淡地照在倉房的墻上。掛在墻上的干菜發出沙沙的響聲。
在墻角,一只小動物長條條地臥在那里,調皮的麻雀從房頂上飛下來落在它頭上。盡管這樣,那動物仍舊把四條腿伸得直直的,一動也不動。
“啊,是死啦!到底……”
從正房走進倉房的正太郎不由得站住了。
那是兩三天的家里的男傭人從山里捉回來的一只小狐貍。直到現在,不論給它什么東西,它都不吃。正太郎直沖沖地走到跟前,想摸一摸死了的狐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