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弈
生:說自己理解的那句話的意思。
師:誰能把全文的意思說說呢?你能看著插圖說說文章的意思嗎?
生:看插圖說課文意思。
3、理解常用文言詞“之”的用法,進行語言文字的訓練。
師:同學們,在這篇短短的文言文里,有一個字反復出現了好幾次?你發現是哪個字了嗎?它都在哪個句子中,什么意思呢?
生:找出含有“之”字的句子:①通過之善弈者也,②惟弈秋之為聽,③一人雖聽之,④思援弓繳而射之,⑤隨與之俱學,⑥弗若之矣。說出對每個句子中之的不同意思。)
師小結:同一個字,在不同的句子中,用法和意思都不一樣了。所以,要聯系上下文和句子意思來理解。
【設計意圖】
課文意思不是教給學生,而是讓學生自己用已有的學習方法自己獲取,變“要我學”為“我要學”。把學習的時間和權利交給學生,讓他們在自己讀書的基礎上,質疑問難,理解意思。針對文言文中常用的文言詞“之”字進行教學,積累詞語,促使學生觀察發現典型的文言詞語的意思,感悟其用法。語文的學習在于感悟與積累,從文章中積累詞語。
四、熟讀成誦
1、指導讀出韻味。
師:同學們,課文意思理解了,你能夠把全文讀出韻味嗎?
生:自己練習。
師:誰愿意來讀一讀,讓我們來欣賞欣賞?如果需要,老師可以給你配上音樂,那耳朵可還得聽著音樂的節奏了。可以嗎?
生:有感情地讀。
師:(重點指導問句讀法)——“為是其智弗若與?”這個句子后是什么標點?問號讀出什么語氣?誰來試試?
生:試讀。
師:好,不錯,誰愿意來再問問?(老師接:曰:非然也。)咱們一起來再問問?真不錯。
2、熟讀成誦。
師:你能試著背一句或者幾句嗎?
生:試背。
【設計意圖】
對于文章,不僅要會讀,還要讀得有感情,讀出自己的理解。文言文最好的學習方法就是熟讀成誦,讓學生在課堂上多讀,背誦,是想在“潤物細無聲”中教給學生學習文言文的方法。
五、回顧明理
1、回歸全文,明白事理。
師: 同學們,跟弈秋學下棋的兩個人,為什么后一個人沒有前一個人學的好,是他們的智力不同嗎?那是因為什么呢?(小組討論)
生:和同桌交流。回答:一個人學得專心致志,一個人想著射天鵝,三心二意。
師:(板書)專心致志,三心二意
2、聯系實際談感受。
師: 學了這篇文章,你有什么收獲呢?你能結合實際來談談自己的體會嗎?(引導學生從學習、生活中的事情談談體會。)
生:與同桌交流。
(在班上交流)
師小結:看來,聰明不聰明不是最主要的,天才出于勤奮,態度決定了一切(板書:態度決定了一切)。今后,你將怎樣對待自己的學習和生活呢?(不需要學生做出回答,而是引起他們的思考。)
六、延伸激趣
1、總結學習文言文的方法
師:今天同學們都學得專心致志,由開始的不會讀,到后來的熟讀甚至背誦,其實文言文學習并不困難,秘訣就在多讀多背而已。
2、拓展激趣
師:希望同學們運用這種方法學習更多的文言文,也可以上網、去圖書館查資料學習文言文,使我們的文化底蘊更豐厚。
(出示兩篇文言文)
守株待兔
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觸株,折頸而死,因釋其耒而守株,冀復得兔。兔不可復得,而身為宋國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