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匆》第一課時教學設計3
一、談話導入,鋪墊性引出文本1、同學們,知道曹老師的年齡嗎?猜猜看!是的,光陰荏苒,歲月匆匆,不知不覺我已經走過二十八個年頭,彈指一揮間,人生的三分之一就悄無聲息地過去了。我不禁想起幾個成語。
貼板:
歲月如梭、光陰似箭、逃去如飛、稍縱即逝(齊讀成語)讀完有什么發現嗎?對于時間,你們是怎樣認識的呢?(指名交流)
2、是啊,時間真是個神奇的精靈!上個世紀的20年代,朱自清先生曾經飽含深情地寫下一篇關于時間的散文,題目叫“匆匆”。(板書課題)
二、朗讀課文,整體性感知文本
1、引讀:
這是一篇優美而充滿智慧的散文,讀了以后,它會讓你怦然心動、豁然開朗。想不想讀?課文就在你們的手里,讀起來吧!
2、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教師巡視、傾聽、指導。
3、初讀感悟:
同學們都非常認真、細致地讀了一遍課文。誰來說說你讀懂了些什么,或者說從這篇文章中讀出了什么?憑直覺,你覺得朱自清為什么要寫這樣一篇文章呢?你覺得朱自清先生寫這篇散文的心情怎么樣?
4、小結:
虛度光陰、無可奈何、前途不明、傷感彷徨,這些復雜的心情,正如同學們所說的,朱自清有,其實你有,我也有。讓我們把這份情感凝聚在我們的朗讀中吧!
5、朗讀展示,適時評議,注意評價的引導性、激勵性。
三、探究閱讀,體驗性批注文本
1、引導:
時間在我們的朗讀中一分一秒地過去了,同學們已經把課文讀得正確、流利──但這是不夠的!波爾克說過:“讀書不思考,等于吃飯而不消化。”吃飯要細嚼慢咽,讀書也要認真閱讀,細心體會。真正的閱讀,應該讀出自己的感受,讀出自己的思考。
下面,讓我們輕聲地讀讀課文,一邊讀一邊劃出課文中寫得精彩的地方,或者是你感受很深的地方,然后在旁邊寫上你最想說的話。可以是對優美詞句的欣賞,可以是對含義深刻的句子的體會,也可以是閱讀時的感受和聯想,還可以是對作者朱自清先生的質疑問難……每位同學可以重點選擇2-3處,認真閱讀,細心體會。
2、學生輕聲讀課文,邊讀邊圈點、批注,與課文、作者對話;教師參與到學生的閱讀、思考中去。
四、師生對話,互動性解讀文本
剛才的閱讀過程,我們同學都非常投入。許多同學讀得好,想得深,寫得更是沒話說。下面,我們就來交流閱讀的感受和體會,老師非常愿意傾聽你們心靈的聲音!
1、“燕子去了……有再開的時候。”:
你說得好,讀得也不錯!教師還想聽你再朗讀一遍!朱自清文筆清新,語言樸實,還有誰想讀讀這句話的?(指名讀)喜歡這句話嗎?我們一起美美地讀一讀這句話。
2、“在默默里算著……淚潸潸了。”
參與:讀了這小節,我也深有感觸。我今年28歲,屈指算來,竟有1萬多個日子已經從我手中溜去。至今,我還清晰地記得:兒時的我曾有一個美麗的夢想,當一個作家,用筆寫生活,寫世界;17歲那年,我考取南通師范學校,畢業時我也曾有過當特級教師、當名教師的壯志豪情。然而,走上工作崗位已有八年多時間,我豁然發現:隨著日子的一天天過去,這一切似乎離我越來越遙遠了!所以,我覺得朱自清的這段話,也寫出了我的心事。我很想讀一讀,可以嗎?──還有誰也想讀一讀這段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