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匆》教學設計
課題名稱
匆 匆 科 目 教學對象 授課人 課時安排 語 文 六年級 劉丹婷 兩課時 一、教材解讀 《匆匆》這篇講讀課文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學六年級(下)語文教材第一單元的教學內(nèi)容,是現(xiàn)代著名作家朱自清的一篇膾炙人口的散文,寫于1922年3月28日。文章緊緊圍繞著“匆匆”二字,細膩地刻畫了時間流逝的蹤跡,表達了作者對虛度時光感到無可奈何和惋惜,揭示了舊時代的年輕人已有所覺醒,但又為前途不明而感到彷徨的復雜心情。課文語言豐富,含義深刻,運用了擬人、比喻等修辭手法,寫得生動形象。作為詩人和散文家,朱自清對中國現(xiàn)代文學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他是“五四”新文學的創(chuàng)業(yè)者之一。他創(chuàng)造了具有中國民族特色的散文體制和風格。他的散文具有極高的藝術(shù)價值,《匆匆》、《背影》、《荷塘月色》、《春》等名篇,一直被認為是白話美文的典范。《匆匆》這篇課文,向人們提出了一個嚴肅的問題──我們的日子為什么一去不復返呢?文中列舉了大量的事實,說明時間的來去匆匆,教育人們珍惜時間,不要讓時光匆匆流失。*教材p4~6頁 二、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方法和過程,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知識教學點:1、學生自主學習六個生字,正確讀寫下列詞語:飯碗 伶伶俐俐 徘徊 赤裸裸 積累疊詞。 2、仿照課文的排比句式的寫法自己續(xù)寫幾句。 能力教學點:1、引導學生從課題想開去,整體把握全文內(nèi)容,借助資料初步理解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 2、在初讀的基礎上,抓住課題“匆匆”,從題入手,看看課文是怎樣寫我們的的日子匆匆而逝。帶著這個問題,通過讀,找出有關(guān)的片段和句子進行分析。在教學中要特別注意引導學生在讀中體會語言的美,在讀中品味字里行間流露的感情,在讀中學習語言的表達方式,積累語言。熟練,入情入境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3、感悟課文的語言美,領悟并學習作者細致描寫、多種修辭精湛的寫作手法 , 積累語言。仿照課文的排比句式的寫法自己續(xù)寫幾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