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小兒辯日教學設計
孔子:知識無止境 實事求是的精神 活到老學到老
兩小兒:強烈的求知精神。善于觀察事物。
辯日事件:辯論使我們接近真理。 看待問題要全面,要多角度思考問題 。
結語:我們說在生活中如能像兩小兒一樣,多觀察,多角度思考問題,敢于提出疑問,并敢于和別人辯一辯,通過爭辯,雖不能馬上得出真知,但是經過探索,我們就漸漸地接近了真理,也就是辯論使我們成熟,使得我們的認識更進一步!
五、回顧
目的:1讓老師和同學們一起回顧一下這節課我們共同探討了哪些問題。2讓同學們加深在這節課中自己參與的探討和思考,錯的就提醒自己不能犯同樣的錯誤,對的就繼續發揚。
(這是利用了電子白板“全屏快照”和“區域快照”的功能把寫有教師標注和學生堂上練習的幻燈片保存下來,等于是保存了整節課的上課流程以及教師和學生在上課時的互動情況,教師課堂臨時發揮的機智等,這樣解決了傳統課中幻燈片不能被適時更改以及黑板一擦即完的弊端和難題,同時,也方便學生回憶和鞏固本節課的內容,特別是對一些重點、難點以及容易混淆的知識點進行重現(包括學生在課堂練習中出現的錯誤))
六、拓展
發揚兩小兒的辯斗精神,結合地理知識談談你對太陽初出和日中時距離我們是遠是近的看法。
要求:首先用這個“辨”,也即通過我們上網或者查找其他書籍了解太陽距離我們遠近的問題,用我們的大腦和科學知識去判斷兩個小孩的觀點是否正確;再用“辯”,也即我們的嘴巴在課下和同學們辯論,得出科學的認識。
(學生可以不用在課堂上忙于記錄筆記,課后可以直接上到本校網站下載該課講義,利用電子白板上傳功能,上傳課件、講義、練習等。)
七、反思
一、本節課從教學目標上順利達到了教學目標:1、積累文言詞語,準確把握文意,多角度理解短文內涵; 2、培養學生大膽質疑,探究知識的能力,科學地解決兩小兒辯論的難題。
二、本節課雖然是一節文言文的常規課,但是用電子白板的諸多功能把幻燈片中的教學內容以簡易便捷的方式呈現給學生,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激發了他們學習的興趣,讓學生在和教師的互動中接受知識,盡享學習思考的樂趣,有效解決了文言文授課方式枯燥乏味的難題。教師和學生可以直接在幻燈片上進行書寫和批注改變了以往幻燈片只能是老師照著講,而不能隨時改動、增刪內容的局限,給教師和學生留有更多的課堂發揮空間,真正做到了師生互動。電子白板的照相機功能能夠把記有教師板書和學生動手參與的練習部分及時保存下來,方便教師在講完課后進行歸納總結以及知識的回放,加深印象,進一步鞏固知識,這是一般的多媒體手段難以企及的。這一環節也有利于課后教師對自己上課過程進行反思留有第一手的材料。教師也可以把這節課的所有板書展示給另一個班級的學生看,特別是學生動手做的習題部分,讓他們知道同學們較常出錯的部分是哪里。升華部分是引導學生由“文眼”——“辯”字入手,對兩個“辯”“辨”結合文意進行區分,最后得出對文章的感悟。
三、在一讀和二讀階段,要求學生讀準句讀和讀懂文意,雖然讀得都很整齊但是有一部分學生沒有讀出人物的“爭辯語氣”和省略成分該省略的地方,因此這節課在“語文味”上就缺了點味道。另外,這節課原本還可以讓學生利用電子白板的資源庫或者網絡鏈接功能查找有關太陽距離地球遠近的資料,當堂讓學生進行辯論,得出科學的認識,但是由于時間不夠而沒有進行這一環節,只把這一問題留給學生課后去完成,比較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