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春節教學案例
四、總結拓展,升華感情
1、師:大家被春節的魅力吸引,老師也是如此。其實我們中國還有很多歷史悠久的節日,誰能說一說?
2、生:端午節,中秋節,清明節等。
3、深化主題,課件出示對聯,全班齊頌
【 設計意圖: 教師的總結,既提升了本課的主題,也強化了本單元的主題。】
五、比較閱讀,領悟寫法。
1、先默讀課文,獨立思考,再小組討論:
①課文哪些部分寫得詳細,哪些部分寫得簡略,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②再讀臘八一段,思考:臘八的活動很多,為什么單寫臘八粥、臘八蒜,這樣寫有什么好處?這種抓主要特點描寫的方法文中還有很多,你能再舉一例嗎?
2、自主閱讀“閱讀鏈接”中的第一篇短文,比較:同是寫過年,在寫法上不同?
3、學生交流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體會到老舍爺爺在《北京的春節》里寫“做年飯”和“吃團圓飯”都只寫了一句話。但梁實秋和斯妤卻寫得很詳細。同時懂得,同樣寫除夕,可以有不同的寫法。在以后的習作中,我們也要善于靈活運用不同的寫法,寫出個性,寫出特色。同時體會詳寫略寫的好處,作文時才會做到詳略得當。】
六、布置作業,課外拓展。
以“春節”為主題,辦一期手抄報。內容如下:
1、春節印象:自己修改或寫一篇關于春節的習作。
2、春節花絮:從搜集到的關于春節的傳說、習俗中選擇編寫。
3、精彩再現:摘抄自己認為描寫好的關于春節的詩詞佳句或優美片段。
4、節日集錦:除了春節,我國的傳統節日還有哪些,把你調查的結果記錄下來。
【設計意圖:課后作業提升了學生認識事物的能力,使課堂學習內容得到拓展和延伸,為學生創造思維拓展積累搭設了階梯。這對不同層次的學生不同的學習需要可進行個性化的選擇。為學生留有更廣闊的思維空間和施展創造才能的機會,盡可能滿足不同學生的需求,從而提高學習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