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火柴的小女孩》教案
教學目標:
1、能借助工具書正確讀生字、新詞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2、理解課文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初步感受賣火柴的小女孩命運的悲慘,學會用愛心去關心,幫助別人。
教學重點:理解課文內容,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感受賣火柴的小女孩命運的悲慘,學會用愛心去關心,幫助別人。
教學方法:情景創設法、品讀感悟法、讀寫結合法。
教學準備:投影片、磁帶
教學過程
一、課前談話,創設情景。
1、播放圣桑的《天鵝》,營造氣氛,教師講述。
在遙遠的丹麥,有一天,天冷極了,下著雪,又快黑了。在這又冷又黑的晚上,一個光著頭赤著腳的小女孩在街上走著。“火柴,賣火柴了,先生,請問你需要火柴嗎?,“小姐,請買盒火柴吧?”……一整天,誰也沒有買過她的一根火柴,誰也沒有給過她一個錢。可憐的小女孩,又冷又餓,最后,她死了,在舊年的大年夜凍死了……
這就是安徒生筆下的《賣火柴的小女孩》,這是一位可憐的《賣火柴的小女孩》,也是一位值得人們同情的《賣火柴的小女孩》。
二、初讀課文,感受小女孩的可憐。
1、給學生配上鋼琴曲《羅米歐與朱立葉》讓他們自由朗讀。
同學們喜歡用什么方式讀課文?(默讀、大聲朗讀、站著讀、兩個人一起讀)
要求: 想一想,這篇童話故事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讀后你有什么感受?
2、 反饋交流,感知課文內容。
(高興—生氣—難過—不平—氣憤)
說說你為什么會有這些感受?
三、品讀中心句,質疑領悟全文。
(一)速讀課文,找出文中的中心句。(投影出示)
第二天清晨,這個小女孩坐在墻角里,兩腮通紅,嘴上帶著微笑。她死了,在舊年的大年夜凍死了。
a抓住:大年夜 、凍死 、嘴上帶著微笑。
b進行比較:大年夜(簡介中西方不同)你們在干什么?小女孩在干什么? (學生交流說話)
教師小結:小女孩在大年夜凍死 —— 可見這是一個可憐的女孩
(二)習課文1、2自然段。
1、同桌合作讀1、2自然段。
要求:a用“——”描寫小女孩非常可憐的詞、句。
b讀一讀,體會他的可憐。
2、感情朗讀,產生共鳴。(投影出示)
a 天冷極了,下著雪,又快黑了。這是一年的最后一天——大年夜。在這又冷又黑的晚上,一個光著頭赤著腳的小女孩在街上走著。
① 比較學習——大年夜你們在干什么;小女孩在干什么?(板書:寒冷)
② 指導朗讀(冷,可憐)
b。她的舊圍裙里兜著許多火柴,手里還拿著一把。這一整天,誰也沒買過她一根火柴,誰也沒給過她一個錢。從這些句子你讀出了什么?(冷漠)
① 分角色朗讀。
c可憐的小女孩!她又冷又餓,哆哆嗦嗦地向前走。每個窗子里都透出燈光來,街上飄著一股烤鵝的香味,因為這是大年夜——她可忘不了這個。
① 因為這是大年夜——她可忘不了這個,為什么這么說?
② 她為什么不回家?
③ 指導朗讀(沒有人疼愛,有家不能回,可憐、痛苦)。
小結:寒冷的天氣、冰冷的寒風、冷漠的社會、冷酷的世界,賣火柴的小女孩在富人,和家團聚、舉杯共慶的大年夜,冷冷清清,凄凄慘摻死去,可她的臉上卻帶著微笑。她曾經看到過什么美麗的東西呢?
(三)課件——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產生的幻想
過度:小女孩在擦燃火柴產生的幻覺中 ,一次比一次幸福,一次比一次快樂,可是火柴熄滅后的現實一次比一次痛苦,一次比一次殘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