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火柴的小女孩》說課稿
(4) 引導學生聯系我國唐代詩人杜甫的詩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更能激發學生對小女孩悲慘命運的同情,對殘酷的社會現實的痛恨之情。
過渡:可憐的小女孩在美好的幻象中死去了,死在了新年的張燈結彩中,死在了富人們的歡聲笑語中,誰也不知道她曾經看到過多么美麗的東西,她曾經多么幸福,跟著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
2、學習“凍死街頭”這一部分
(1)出示:她曾經多么幸福,跟著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
讀后質疑
(2)小組合作探究,釋疑答難
(3)全班交流
(4)指導朗讀。
(在這一環節,充分發揮學生主體作用,教師的主導作用,當學生思維阻塞時給予疏通,認識模糊時給予點撥,表達不清時給予幫助。讓學生在合作探究中提高學習效率,懂得分享的快樂。)
3、總結寫法:安徒生在描寫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的過程中,美麗的幻象與殘酷的現實交替出現,這種虛實結合的寫法讓我們越發感受到小女孩命運的悲慘。
(四) 拓展延伸
安徒生被稱為“世界童話之王”,中國臺灣女作家張曉風曾寫過這樣一首詩:我們一起來讀讀(課件出示,教師配樂朗讀):“如果有人5歲了,還沒有傾聽過安徒生,那么他的童年少了一段溫馨;如果有人15歲了,還沒有閱讀過安徒生,那么他的少年少了一道燦爛;如果有人25歲了,還沒有細味過安徒生,那么他的青年少了一片輝碧;如果有人35歲了,還沒有了解過安徒生,那么他的壯年少了一種豐饒;如果有人45歲了,還沒有思索過安徒生,那么他的中年少了一點沉郁;如果有人55歲了,還沒有復習過安徒生,那么他的晚年少了一份悠遠。”同學們安徒生的作品是可以伴我們一生的,希望你們課后能夠像今天一樣用心去閱讀,用心去感受安徒生的其他作品,一生都能有安徒生的作品相伴。
板書設計 14、賣火柴的小女孩
(虛) (實)
火爐 寒冷
烤鵝 饑餓
圣誕樹 痛苦
奶奶 孤獨
飛走 凍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