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賓遜漂流記導學案
語 文 年 級: 六 課 題: 魯賓遜漂流記 略讀? 課 時: 一課時 時 間: 3月20日 主備人: 秦德華 修改人: 汪莉 審核人: 肖敏 學習目標: 1 .培養學生一定的自主閱讀能力。包括快速閱讀課文、感知課文主要信息、把握主要內容的能力。
2 .知道《魯濱孫漂流記》小說的梗概,品讀作品的精彩片段,激發學生閱讀原著的興趣。
3 .通過討論交流方式,學會理解魯濱孫在荒島遇到的困境,分析魯賓孫如何一一解決問題,體會魯濱孫戰勝困難頑強生存的積極生活態度,并且學會一定的求生技能。 學習重難點: 在快速閱讀中培養學生概括主要內容的能力,能初步把握人物形象,學習魯賓孫積極向上的精神,激發起課外閱讀的興趣。 學習方法: 預習-自學-交流-討論 學習準備: 電影視頻截取部分、課文插圖,復印文字片段。 教學時間:
導學過程: ? 導學內容: 課堂環節 導 案 學 案 我的想法 一、導入新課
?
(3分鐘)
1 .首先播放魯賓孫前往南美洲中剛流落到荒島時候的視頻,將學生帶入情境。然后提問主人公將會遇到哪些難題?如果你是主人公,你是如何解決問題的?(學生自由發表見解,如,住山洞,吃野果、種地填肚子,養動物解悶,克服恐懼等等。)接著詢問大家:從前有個英國人就遇到這樣的問題,你們知道他是怎么應對的嗎?最后導出課題《魯賓孫漂流記》。(板書課題)
2 .簡介作品,激發起閱讀梗概的興趣。
18 世紀,歐洲最杰出的思想家盧梭曾建議每個成長中的青少年,尤其是男孩子應該讀讀這部小說。它出自英國作家丹尼爾·笛福之筆(板書笛福),也是笛福的第一部小說,是笛福受當時一個真實故事的啟發而創作的。 1704 年蘇格蘭水手賽爾科克在海上與船長發生爭吵,被船長遺棄在荒島上,四年后被救回英國。賽爾科克在荒島上并沒有作出什么值得頌揚的英雄事跡。但笛福塑造的魯濱孫卻完全是個新人,成了當時人們心目中的英雄人物。小說一經發表,立即在全世界引起轟動,有人把它拍成了電影,有人把它編成連環畫,成為人們最喜愛的小說之一。 激發學生興趣。 二、閱讀課文,了解主要內容
(7分鐘)
1 .下面,請大家在 3 分鐘內快速默讀梗概部分,初步感知這部世界名著的主要內容。
2 .先讓兩個同學說說這部小說的大意并且詢問大家是否同意但并不急于下結論。然后讓同學們再次默讀課文,讓一個同學再次說說課文大意。最后老師進行總結,讓學生明確小說重要內容。(主要寫了流落荒島的魯濱孫與自然斗爭,以頑強的意志生存了下來,還收留了一個野人,取名叫做星期五,把他訓成了忠實的奴仆。 28 年后,他救了一艘叛變船只的船長,回到英國。) 學生采取自己喜歡的方式自學。 此環節重在引導學生理清文章的脈絡,并進行文章內容概括的練習。 ] 三、初步分析小說(10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