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神農氏》教學設計
四、自主學習,提出質疑
1、學生自主選擇自己喜歡的片斷進行學習。
2、同桌互相談談自己的學習感受。
3、提出質疑:
(1)為什么說袁隆平是“當代神農氏”?
(2)學生根據題目討論、交流。
(3)反饋學習討論情況。
(將袁隆平比作神農氏,是運用比喻的方法,體現他對人類貢獻之大,這是對他的高度贊美和評價,同時引起讀者豐富的聯想和想象,吸引讀者興趣。)
五、學生感悟
1、學生找出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讀一讀。
2、簡單談談對句子和人物的感受。
3、讀了課文的第一、二自然段,你知道袁隆平被譽為“當代神農氏”的原因是什么嗎?找出具體說明的句子來。
4、一起朗讀這句話。
5、你從這句話中體會到了什么?(體會到了袁隆平是一個讓中國人為之驕傲的人,他的發明讓世界矚目,讓國人自豪。)
6、你知道“奇跡”這個詞語是什么意思嗎?
(“奇跡”:出乎意料的不平凡的事。)
7、為什么說袁隆平培育雜交水稻的成功是世界的奇跡呢?
(因為在全世界,這是一個不可攻克的難題,在此以前,沒有人取得成功。現在,我們中國的袁隆平培育雜交水稻終于獲得了成功,這是出人意料、舉世矚目的,所以稱為奇跡。)
六、布置作業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課外收集有關袁隆平的資料。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
1、學會如何圍繞中心選取材料。
2、學習科學家們科學嚴謹、執著的態度以及獻身精神。
3、學會通過重點詞句理解人物的高尚品德和作者思想感情的閱讀方法。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新課
1、本文為什么以神農氏為題?
2、課文中四個描寫袁隆平克服困難,成功為雜交水稻育種的事情,分別用小標題概括。
二、探究學習,理解重點內容
1、過渡:同學們,這篇課文記敘了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成功培育雜交水稻的故事,表現袁隆平不計個人得失,獻身科學事業的偉大精神。那么,課文中哪些重點詞句體現出袁隆平的科學精神?今天,我們就繼續來學習這篇課文。
2、教師引導
糧食,糧食,有什么辦法能增加糧食產量呢?袁隆平,這個普通的湖南省安江農校教師,憂心忡忡,心急如焚。
(1)指名朗讀這句話。
(2)你知道“憂心忡忡”“心急如焚”這兩個詞語的意思嗎?
(3)這兩個詞語表現了什么?
(“憂心忡忡”、“心急如焚”表現他的憂國憂民的情懷。)
當西方學者斷言“搞雜交水稻是對遺傳學的無知”時,袁隆平偏偏要啃這塊“硬骨頭”。你體會到了什么?
(用“偏偏”表現他迎難而上的決心,“硬骨頭”突出了這一任務的艱巨)。
3、重點品讀
“他卷起褲腿,腳踩污泥,頭頂烈日,手持放大鏡,像大海撈針似的在稻田里逐株逐穗地尋找。灼人的陽光曬黑了他的皮膚,小刀似的稻葉刮得他臉上、手上、腿上發癢發痛;汗水如注,一行行、一滴滴透過稻葉,滴進水中。”
(1)指名朗讀這兩句話。
(2)你從這兩句話中體會到了什么?
(這兩句通過人物的外貌、動作、細節的描寫,比喻的修辭手法,表現了尋找的困難,即這種試驗的難度之大,體現袁隆平堅忍不拔的精神。)
4、教師引導
“第一天,沒找到。”
“第二天,沒找到。”
“第三天,還是沒找到。”
(1)你從上面的三個句子中,體會到了什么?
(體現時間漫長,表現袁隆平堅持不懈、克服困難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