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與盾》教學實錄
一、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由動畫導入課文學習。
1、師:同學們,上課之前咱們先來輕松一下,看一個flash。(播放課件中的flash,激發學生學習課文的興趣。)
生觀看課件。
2、師:這個故事有意思嗎?你們知道它講的什么意思嗎?
自由談談自己對這個故事的理解。
3、師:這個就是我國古代的一個寓言故事,就是我們常說的成語“自相矛盾”。知道這個故事出自哪里嗎?
根據課前預習,介紹韓非子的資料和他的論著:韓非子:(公元前280——前233)我國戰國時期思想家、政治家,是當時著名的思想家荀卿的學生。他是法家的代表人物。
4、師:你們覺得要學習古代的文言文寓言應該用什么樣的方法呢?
談談學習文言文寓言的方法。
師歸納學生的匯報,出示課件:讀通課文——弄懂文意——反復朗讀——理解寓意
二、朗讀課文,感知內容。
1、師:從同學們的表現中老師感覺到了你們學習課文的急迫心情,現在我們就去讀一讀“自相矛盾”這個成語故事的原文吧。
生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
2、指名讀課文:誰想大聲地給大家讀一讀課文?
生2、3名讀課文。
師引導學生進行評價:誰能說說他讀得怎么樣?
生進行評價:從朗讀的流利程度、斷句是否恰當、停頓是否合適、重音讀出來沒有進行評價。
3、引導學生把握朗讀文章的節奏。
師:你們覺得這篇文言文在朗讀時它的停頓和重音應該怎樣處理呢?自己畫一畫。
生按照自己的理解用鉛筆在書上畫出相應的停頓和重音。
師引導學生匯報:(1)誰來說說讀課文時你是怎么停頓的?(生自由匯報,師歸納,并出示相應的課件。)
(2)這篇短文中,讀的時候還要注意哪些字的重音呢?(生自由匯報,師歸納,并出示相應的課件。)
4、師播放朗讀課件:課文的停頓和重音大家都掌握了,咱們來聽聽怎么讀會更好。
師鼓勵學生讀:還想讀嗎?你自己再好好多讀兩遍。
三、質疑問難,重點點撥。
1、引導學生運用工具書,結合注釋,理解文章的內容。
師:同學們,文章我們讀過很多遍了,你們能用自己的方式去理解它的意思嗎?
生按照自己的方式展開對課文的學習,把理解的內容和小組的同學交流。
2、師引導學生匯報關于課文的理解,恰當歸納。
生2、3名回答補充:楚國有一個賣矛和盾的人,夸耀他的盾說:“我的盾非常堅固,沒有哪一種東西可以穿透它。”他又夸耀自己的矛說:“我的矛非常銳利,沒有什么東西不能穿透的。”有人說:“用您的矛穿您的盾,會怎么樣?那個人回答不上來了。
3、師引導學生朗讀、感悟重點句子:
(1)吾盾之堅,物莫能陷也。
(2)吾矛之利,于物無不陷也。
(3)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師引導:誰能讀出他賣矛和盾時說的話?該用一種什么樣的語氣、什么樣的語調讀?
生找出相應的句子,并模仿朗讀。
師板書,課件出示(1)(2)句,引導學生對該生的朗讀進行點評,并再找同學讀出自己的理解。
生在感悟朗讀的同時,談談為什么要這樣讀:因為這是這個楚人在夸耀自己矛和盾的話,所以應該讀得驕傲一些、夸張一點。
師:同學們很好地理解了楚人吹噓自己的矛和盾說的話,那么如果你是街上的圍觀者,你會如何反駁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