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版六年級語文上冊教學設計《母親的純凈水》
設計思想:《母親的純凈水》一文教學設計的指導思想是從課文的特點、地位出發,體現略讀課文(拓展閱讀)教學“精讀學法、略讀習法、一課一得”的特點。根據語文《課程標準》對略讀課文的教學要求:“略讀課文重在略讀方法的指導,在閱讀實踐中,逐步培養學生的略讀能力”。設計“親近文本——實踐學法——揣摩寫法——評價拓展”的教學思路。旨在抓住課文脈絡,以“純凈水給我帶來的心路歷程”為主線設計學法、設計教師的指導及評價、對話寫作練習。順學而導,以學定教,敢于放手,充分體現學生是學習的主體,為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學習創設條件,在引領學生學習課文的同時,對學生進行思想的教育和啟迪。
教材分析:
《母親的純凈水》一文,是六年級上冊第五單元《往事》中拓展閱讀的第二篇課文,只有一課時。學生是在學習了本單元的三篇精讀課文及一篇拓展閱讀課文的基礎上學習本篇課文,因此“找準教點,一課一得,實踐學法、寫法,不求全求深”就顯得十分必要。
學情分析:
六年級學生經過近六年的語文學習,掌握了一定的課文閱讀技能及學習方法,對課文中的常見寫作手法有一定的了解,能找出文中的重點詞句,揣摩課文的中心。學生在學習本課時,因生活環境、個人認知迥異,可能遇到的困難和問題是對于課文中幾個“窮”的理解,在課堂上不強求當堂都理解。設計“同父母一起讀文章環節”,向學生推薦本文作者喬葉的另一篇散文《愛的針法》,進行問題進一步學習和補充。
教學目標:
⒈能在老師的引導下,通過學習課文,實踐獨立閱讀課文的方法。
⒉揣摩文中的對話語言的寫作方法,模仿對話寫作練習。
⒊能對文中的人物進行評價,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學習本文語言描寫、內心描寫等寫作方法。
教學難點:理解文中重點語句的意思。
策略手段:抓住純凈水給“我”帶來的心路歷程
課前準備:學生課前預習、作者資料、課件制作
教學時數: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了解作者、親近文本!
⒈教師導語:
純凈水——對同學們來說是再熟悉不過了,就像我們的好朋友。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學習第五單元《往事》中拓展閱讀課文《母親的純凈水》。看看課文中母親“純凈水”有什么特別之處,作者寫母親的純凈水的目的又是什么。
(課件出示作者介紹,讓學生看畫面上的文字信息,用一句話來介紹作者。)
⒉板書課題,齊讀,釋題。
⒊檢查預習情況:(學生的讀書、學生的發現、提出的問題、課文的線索……)
⒋指名學生試答:我發現了……;我的問題是……;課文的記敘線索……。老師希望在這節課上,同學們用自己的能力去閱讀課文尋求答案。
二、實踐學法,揣摩寫法。
⒈默讀課文(提醒學生運用 “瀏覽”、“跳讀”、“重點段細讀、其他略讀”等多種閱讀方法進行。)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課文,思考:課文寫了一件事?
(本文記敘了一位母親為女兒準備“純凈水”的經過,當女兒發現所謂的“純凈水”原來是涼白開而責備母親時,母親對她進行了教育,使她明白了自己思想上的錯誤。)
⒉還有哪些不懂的或想弄明白的問題,在書上標注下來。(回憶學過的批注方法及批注符號的使用。)
⒊進行課堂交流:每逢體育課,“我”都會拿著母親的純凈水,可是前后的心情都是不一樣,哪兒給你的感受最深?“我”的心情有什么變化?(教師根據學生的交流相機板書:“我”的心路歷程。)同時出現相應的課件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