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鷺》教學設計之三
教學準備:掛圖、錄音帶等。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⒈學會本課生字,理解有生字組成的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初步整體感知課文,憑借具體的語言材料,感受白鷺的美。
一、揭示課題
⒈“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是大詩人杜甫的名句。白鷺,同學們見過嗎?(出示掛圖)讓學生觀察,然后教師作簡單的介紹。
⒉郭沫若先生也曾為白鷺寫了一篇優美的文章,這就是我們今天所要學習的第十六課《白鷺》。(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
⒈自學課文。
⑴提出自學要求:
①讀準字音,認清生字字形,讀通句子。
②畫出不懂的詞語,聯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書理解。
③想想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寫白鷺的。
⑵學生自學,教師巡視,適時輔導。
⒉檢查自學效果。
⑴分節朗讀課文,幫助糾正字音及讀得不通順的地方。
⑵看圖理解“蓑毛”、“喙”、“流線型”。
⑶提問: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寫白鷺的?
⒊默讀課文,根據總分總的結構特點給課文簡單的劃分段落。(不作過高要求)同桌討論,集體交流。
⒋分段讀課文。
三、指導書寫生字
⒈學生仔細觀察田字格的生字后,板演。
⒉引導評價、適當范寫。
⒊學生用鋼筆描紅、臨寫。
四、作業
⒈朗讀課文。
⒉抄寫生字。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結合課文內容理解“白鷺實在是一首詩,一首韻味無窮的詩”這句話的意思。
3、憑借具體的語言材料,感受白鷺的美,激發學生對鳥類,對大自然的熱愛。
一、復習
⒈聽寫詞語。
蓑毛 配合 嗜好 美中不足 長喙 孤獨 安穩 韻味無窮
⒉課文是從哪幾方面來寫白鷺的?
二、精講課文
a、學習第1~5節
1、(出示畫面)瞧,這就是白鷺。
2、課文詩怎樣描繪白鷺外形的?自讀1~5節。
3、朗讀。(指名讀——評讀——齊讀)
b 、學習6~8節
1、自讀6~8節,在你腦海中會出現怎樣的畫面?如果給你一張白紙,你會畫些什么?
2、交流第一幅畫面。
(生描述——出示畫面——配音——取名,區別“釣魚”與“捕魚”——齊讀)
3、交流第二幅畫面。
(生描述——出示畫面,師范讀——想象或許還在干什么——朗讀)
4、交流第三幅畫面。
(出示畫面——朗讀——取名)
5、剛才同學們用心描繪出了三幅韻味無窮的畫面(出示畫面)。齊讀6~8節,能背的試著背一背
c、學習第9~10節
1、引讀第9~10節
2、為什么說白鷺的本身就是一首優美的歌,一首韻味無窮的詩呢?欣賞一組畫面。
3、小結
4、指導朗讀最后一節。
三、總結全文
1、贊美白鷺
2、(出示一組畫面)欣賞白鷺獨特的美。
板書:
16 白鷺
顏色的配合
精巧的詩 身段的大小
美
韻味無窮的詩 覓食 棲息 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