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臺的海》教學設計之二
教材分析:一、教材分析
《煙臺的海》是一篇寫景散文。生動地描寫了煙臺的海一年四季的獨特景觀和煙臺人豐富多彩的物質、文化生活,激發我們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為不斷提高生活質量而努力的美好感情。本文的語言很美,寫法上也著鮮明的特色:(一)構思精巧,結構嚴謹。文章寫“景”也寫“人”,“景”與“人”交相暉映。“總——分——總”的結構,又突出了文章的重點。(二)語言凝練,生動形象,運用比喻、擬人等手法,增強了語言的表達力。
二、教學策略的實施
我設計的是一課時完成教學目標,主要通過語言文字來感悟煙臺的海四季的自然景觀和人文特點。于是這堂課我設定了三個教學目標:1、欣賞煙臺四季的海的獨特景觀。2、了解煙臺人多彩的生活。3、感受祖國語言文字的美。
圍繞以上目標,我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品詞析句教學煙臺冬日的海時我主要采用這種方法。讓學生從作者是如何來描寫的角度去品重點詞,析重點句。并通過朗讀來感悟冬日海的壯觀。這樣的設計既可以提高學生的品析能力,又能提升學生的語感。
(二)借圖促情學生對于四季海的變化會產生疑問,在學生從文本中找答案的基礎上,出示地圖以及四季不同海景的圖片,幫助學生對課文語言理解得更為透徹。
(三)朗讀感悟美文欣賞,一是從作者的語言文字中去賞,另外要從朗讀中去賞,所以教學時我設計了多種朗讀,以情感朗讀來體現語言文字的美妙,從而感悟作者對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學會并理解描寫大海的詞語:凝重,前赴后繼,鍥而不舍,壯觀,壯麗,愜意,呢喃細語,輕盈。
2、能力目標:
1)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 能聯系課文理解文中打比方的句子的意思,并能模仿造句。
3) 讀寫結合——介紹某一地方的海,進行課文仿寫。
3、情感目標:
憑借課文語言材料,了解煙臺四季不同的海上奇觀和煙臺人豐富多彩的物質、文化生活,激發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美好感情。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煙臺的海冬季的獨特景觀”這部分,因為這部分既是煙臺的海獨特的風景的關鍵之處。同時從文章寫作結構上來說也為后面三個季節的分析起到指導作用。
難點:理解“煙臺的海是一幅畫,是一道廣闊的背景,是一座壯麗的舞臺。”
教具學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看圖導入,揭題:
1 同學們,看見過大海嗎?(板書:海)
(出示句式)練習說話
我看見(欣賞,游覽)過的海,它。
2 (出示中國地圖)這是一幅地圖,太平洋在我國的東南面,我國大部分的沿海城市,都是東面或南面臨海。看,這是我們上海,也是東面臨海……
3 老師要請一個同學來找個叫煙臺的地方。(板書:煙臺的)說說煙臺哪面臨海?
4 出示課題。(齊讀課題。)
二、感知課文
1 在作者的眼中,煙臺的海是什么樣的呢?
出示句子,指導有感情讀。(對海的熱愛,熱愛,熱情)
2 我們再到文中找一找句子,那句話概括了煙臺的海四季的特點?
(板書:冬:凝重春:輕盈夏:浪漫秋:充實忙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