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賣火柴的小女孩----
1、師:一盒小小的火柴,在如今生活富裕的年代是尋么的微不足道,甚至找不到地方買,可是,就是這樣一盒小小的火柴,曾經給小女孩帶來那么多快樂,那么多幸福!同學們,課文學到這里,你最想說的一句話是什么?[預設:小女孩很可憐!我很同情她!或跟小女孩比,我們真幸福啊,……]師相機板書:同情
2、師:請帶著對小女孩的同情齊讀第12、13自然段。
3、讀了這兩個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師板書:凍死街頭(悲慘結局)
4、師:她死時的面部表情是怎樣的?為什么會這樣?用第13節中的一句話回答。打開課件(八)出示重點句“她曾經……幸福中去了。”
5、指導理解兩個“幸福”,從中體會作者的思想感受情。相機板書:不滿
(設計意圖:第一個環節的情景創設讓學生融入課文學習之中,水到渠成,學生此時的情感應該得到了調動,后兩個環節的設計突破了課文教學重難點。)
六、總結全文,感受升華。
1、課文學到這里,你還有什么地方不懂?
2、同桌交流,后指名匯報。假如賣火柴的小女孩來到了我們中間,你想對她說些什么?
3、拓展感受。師:有一位小朋友讀了這篇童話后,寫下了這樣的一首詩,題目叫《你別問這是什么?》,我想,這一定是我們全班此時此刻心里最想說的話,下面請欣賞詩朗誦《你別問這是為什么?》出示課件(九),播放詩朗誦。
(設計意圖:讓學生進行質疑,讓學生交流“假如小女孩來到我們中間,你想對她說些什么呢?”培養了學生愛心,同時也挖掘了課文內容的空白,發散了學生思維,結尾的詩朗誦欣賞進一步渲染了課堂氣氛。)
板書設計:
19、賣火柴的小女孩
賣火柴 擦火柴 凍死街頭
(大年夜) (美麗的幻想) (悲慘的結局)
同情 不 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