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語文上冊課外閱讀課教案
師:好,我們看看黑板,來齊讀一下你們創造的名言。(孩子們在黑板上寫滿了自己對朋友的理解的話,就像“小名人名言”。)(生朗讀)
【走進去——體驗第一個“但”】
師:(學生都讀完黑板上的語言之后)你看你們多了不起呀,自己讀書,就獲得這么多對朋友的理解,這讓我想起羅曼羅蘭說的一句話,“從來沒有人讀書,只有人在書中發現自己,聯想自己,檢查自己,升華自己,超越自己”。同學們,今天時間有限,我們選其中的一篇,在人家的情感世界里,靜心去走一趟,在文章中真正的發現自己,檢查自己,超越自己好嗎?《達蒙與皮斯阿司》中的故事,我們這一生也許遇不到,我們就來好好地體會體會,體驗體驗他們對朋友的理解吧。
師: 現在你們細讀這篇文章,同學們可以讀一讀,畫一畫,看看,哪些地方對你觸動大,選擇你自己的讀書方法來讀,大聲讀也可以,默讀也可以。……
師:這對你有什么感觸?
指名學生讀課文感動的地方,并隨機請學生說說感受。
師:同學在談感受的過程中,我發現你們談的句子里面都隱藏著“但”這個字,好,我們再把這段話找出來讀一下。(生讀含“但”的三句話)
師:在什么情況下會用“但”這個字?
生:轉折的時候。
生:前半句的意思就是強調了……說明他是一個什么人?
師:對,當文章的上面的意思和下面的意思完全相反的時候我們才用“但”,像這樣的句式我們著重強調的是——
生:后半部分。
師:那好,下面我們就重點研究研究這幾個句子。聯系上文,請你進一步談談第一個有“但”的句子的理解。(但,茫茫人海,就有一個不怕死,而且真的愿意替別人坐牢,他就是皮斯阿司的朋友——達蒙。) 生談自己的理解
師:所以你想突出這個意思。帶著你的體會讀讀吧。
生:(讀句)……
師:他談出了對這段話的理解,也著重突出“但”字強調他的理解,還有哪個同學想談。
生談自己的理解
師:有人說,聽話聽音。這樣吧,老師給你們讀一遍,看看你是否聽出了弦外之音。(教師朗讀,注意了突出了“茫茫人海” 這個重點詞。)圍繞“茫茫人海”討論
師:啊,這黑暗中的一點光線就是勇敢,那就請你讀讀這段話,讓人感覺達蒙是那樣勇敢。 老師第二次讀這句話,突出“真的愿意”詞語。)
師:這一次,你又聽出了什么?
生:我聽出了……
師:好,你們真正體會到了達蒙的“真的愿意”。請大家再讀一遍,體會達蒙是“真的愿意”為皮斯阿司坐牢。(學生讀這句話)
師:還是這句話,我再讀讀。(老師三讀這句話,語氣又有了變化,突出的是“皮斯阿司的朋友”。)
師:你還聽出了什么?
生:我聽出了……(學生再次讀書,讀出另一番感受。)
師:這段話中的破折號是什么意思?
生:表示強調,當然也表示說明。
師:你還可以再讀出破折號所要表現的內涵,請你試試。
生:(讀課文)……
師:如果說讀書是和文中的人物對話,那么,朗讀就是和自己的心靈對話。你看,僅僅一句話,我們就讀出了達蒙的勇氣、果敢、真誠。其實,你再讀讀,跟著自己的感覺走,想怎么讀就怎么讀,只要讀出自己的滋味來就行,誰來試試!(一學生大膽嘗試,深情地朗讀出個人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