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濱孫漂流記教學實錄
教室周圍坐滿了看課的專家、領導、老師。課前5分鐘,學生反復吟誦《論語》中的相關章節和我們積累的古詩、詞(因為我們學校是“國學”經典誦讀特色學校),我和孩子們就在這樣的氛圍中開始了我們愉快的課堂之旅。
一、揭題導入,激發興趣
師:(板書課題,讓生齊讀。然后順手拿起桌上的《魯濱孫漂流記》原著。)《魯濱孫漂流記》是一本書。讀過嗎?
生:搖頭。其中有5名孩子舉手表示讀過。
師:據說,除了《圣經》外,《魯濱孫漂流記》是再版最多的一本書。今天,該書被譽為英國文學史上的第一部小說,成了世界文學寶庫中的一部不朽的名著!
二、初讀感知,把握全文
師:沒讀過這本名著是一種遺憾。不過不要緊,這節課讓我們先來讀它的縮寫本,就是我們要學的課文。捧起書本,認真地讀一遍課文,自己讀自己的,包括“閱讀提示”也要讀。如果有不認識的字,可以問一問小組里的其他同學。
(我一改往昔按要求讀課文的習慣,采取了讓學生“無目的漫讀”。我們瀏覽網頁、品茗閱報,不都是在無意識中漫讀嗎?我就是要訓練孩子們在無意識的狀態下捕捉信息的習慣和能力。)
生:自由朗讀。讀書聲緩緩平息……
師:把課文認認真真地讀了一遍,肯定有不少收獲。(我抱以特別的期待)下面將你的收獲講給小組內的其他同學聽聽。
(頓然,以6人小組圍坐的孩子們,倏地站了起來,小腦袋碰在一起,嘰里呱啦地交流了起來。)
師:(交流完畢)都有些什么收獲?
蔡春濤:我的收獲是知道《魯濱孫漂流記》的作者是英國大作家笛福,魯濱孫是書中的主人公。他一個人在荒無人煙的小島上生活了二十多年。
羅璇:魯濱孫遇到了種種困難,都被他一一戰勝了,真了不起!
蘭小鈞:魯濱孫救下了一個野人‘星期五’,后來‘星期五’成了他最好的幫手。
曾玉:同學們,我還積累了幾個詞語,荒無人煙、天涯海角、畜養、圈養、野蠻、叛亂。下面我領著大家讀一讀。(讀略)
翁小超:魯濱孫雖然遭遇絕境,置身荒島,但他表現出來的生存能力簡直就是一個奇跡!我太佩服他了。
王秀文:魯濱孫勇敢無畏、機智堅韌,活出了人的尊嚴!
……
(孩子們的落落大方,條思縷析,真正給置身課堂的老師們呈現了一個“自主學習的群言堂”。)
三、語境練筆,開啟心智
師:“荒無人煙”的小島是怎樣的一座島?想象一下——
梅清霞:亂石嶙峋,松杉蔥郁。
葉洪鑫:野獸成群,鬼哭狼號。
翁云波:一個人也沒有,很凄涼。
師:文中有一句話直接描寫了這座荒島,能找到么?
張婕:應該是這句——這是一個無名的、沒有人居住的荒島,到處是亂石野草。
師:對!請同學們一起讀一遍。
(生齊讀。)
師:我手里有一段文字,來自于《魯濱孫漂流記》的原著,寫的正是當時魯濱孫的絕境。想聽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