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一本男孩子必讀的書
教學反思:本課文章的內容并不難懂,我總覺得這是很好的引子,引導孩子討論讀什么書?如何選擇書?怎么做到邊讀邊思考?
所以,在上這節課前,我推薦了很多書給孩子們看,讓他們自己選擇適合自己的圖書,寫作自己的感想,到這節課時,邊看課文,邊結合自己的讀書體會,大家來交流讀書的收獲。
同學們在體會“他做了一只木筏,把沉船上的食物、制帆篷的布、淡水、酒、衣服、工具等一一送到島上。他用帆布搭起帳篷,作為棲身之處,并將船上運來的東西藏在這里,靠船上剩下的食物生活。”這段話時能邊讀這個情節邊想象,在腦海里像放電影一樣,把這個故事的情節變成一幅幅活的的畫面。大家都能繪聲繪色地說出魯濱遜在孤島上過得是怎樣的生活,他又是怎樣面對重重困難的。
課文學完后,全班同學掀起了閱讀《魯濱遜漂流記》的熱潮。
反思:教學這篇文章的時候,我主張有必要對孩子們有個正確的引導,面對困境,每個人都有可能找到生存的勇氣和樂趣的。
《一本男孩子必讀的書》通過魯濱遜的故事,告訴我們:在突如其來的不幸遭遇前,不能慌了手腳,要努力樹立起戰勝困難的信心,要善于觀察和思考,尋找一切有利生存和發展的因素,進行創造性勞動,同時還要努力排除孤單情緒,要看到希望,要樂觀向上。盡管我們現在不太可能會碰到魯濱遜的境遇,但是他積極的人生觀同樣值得我們學習和繼承。這也就是《魯濱遜漂流記》能代代相傳的原因。
在教學中,我們要有意識地讓學生去關注主人公遭遇到了哪些艱難和挫折,這對他們的人生起了什么影響,以此來體會主人公在逆境中奮起的崇高品質。
我以為這篇課文最重要的一個功能是,課文不僅是一篇日記,而且是一篇非常優秀的讀書筆記,學習了課文我們不能不引導孩子說說,這篇讀書筆記主要是圍繞哪些方面來展開的?我們也可以嘗試讓孩子選擇一本書,認真閱讀,圍繞這三個方面嘗試寫一篇讀書筆記,這樣在我們的讀書報告會上我相信一定能聽到孩子們自己的讀書故事。
教學反思:
《一本男孩子必讀的書》這篇筆記式的文章內容也較淺顯,學生一讀就懂。但是我發現文章都用概括性的語言來描寫人物,教者很難把課文上得有聲有色。為了解決這一問題,也為了使魯濱遜的形象在學生的腦中豐滿起來,我采用放飛學生的想象這一方法,抓住文章第九—十二節內容,讓學生讀讀這幾個情節,邊讀邊想象,在腦海里像放電影一樣,把這個故事的情節變成一幅幅活的的畫面。這樣學生隨著文字,腦海里閃現畫面,與同學一起交流你所看到的畫面。學生的語言鮮活起來,我再適時地補充一些資料,從而使學生體會魯濱遜確實是一個聰明機智而又具有堅強毅力的人,也就領會了為什么這本書能三代相傳,而且吳緬對這本書愛不釋手,并決定好好珍藏的原因了。
我覺得今天這篇讀書筆記式的課文能上出一點味道,“想象”這一手法功不可沒。
教學反思
《一本男孩子必讀的書》通過魯濱遜的故事,告訴我們:在突如其來的不幸遭遇前,不能慌了手腳,要努力樹立起戰勝困難的信心,要善于觀察和思考,尋找一切有利生存和發展的因素,進行創造性勞動,同時還要努力排除孤單情緒,要看到希望,要樂觀向上。盡管我們現在不太可能會碰到魯濱遜的境遇,但是他積極的人生觀同樣值得我們學習和繼承。這也就是《魯濱遜漂流記》能代代相傳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