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語文上冊第五單元教學設計(人教版)
教材分析他揮著如椽大筆,投身喚醒民眾、解放民眾,爭取科學、民主、獨立的革命大潮中;他畢其一生,不斷對專制社會以及附庸其上的文化禮教的黑暗進行毫不妥協的批判;他堅持社會正義的立場,為受到損害、屈辱的弱勢群眾伸張正義,他就是魯迅。魯迅是誰──“他就是祥林嫂、閏土、孔乙己以至阿q這些被壓迫者的同情者和代言人,是一位永遠站在平民視角,為社會底層的小人物大聲疾呼的平民作家。”作為一個中國人,我們有太多的理由需要走近魯迅先生。
學習目標
本組教材以“初識魯迅”為專題編排,四篇文章中只有一篇是魯迅自己的作品,其余三篇都是不同的人寫魯迅的,這樣就使得魯迅這一人物形象顯得更加真實、豐滿、生動。《少年閏土》是一篇經典課文,生動刻畫了一個活潑可愛、聰明能干的農村少年形象;周曄的《我的伯父魯迅先生》通過自己的真情回憶,展現了魯迅的音容笑貌,讀來使人歷歷在目。阿累的《一面》,文中的對話和外貌描寫十分傳神,字里行間傾注著對魯迅先生的愛戴之情。三篇文章之后,教材安排了臧克家的詩歌《有的人》。四篇課文都是引導學生潛心研讀、感受人物形象的極好范本。“口語交際·習作”中的口語交際,讓學生交流“留在心里的印象”,習作讓學生根據兩則材料選擇一個完成,一是寫自己的小伙伴,一是續編發生在自己和小伙伴之間的一個故事。“回顧·拓展五”中的“交流平臺”一是交流學生心目中的魯迅形象;二是交流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的方法。“日積月累”安排讀背魯迅先生的名言警句。“趣味語文”則講述了魯迅少年時的一個有趣的故事。
教學措施:
在學習過程中,可以引導學生進一步搜集與魯迅相關的資料,如,魯迅寫的《故鄉》、巴金寫的《永遠不能忘記的事情》、周海嬰寫的《父親的寫作》、蕭紅寫的《回憶魯迅先生》,都可以在課堂內外引導學生讀讀,讓魯迅這一人物形象在學生心目中留下深刻的烙印。
教學時間:
教學本組教材可用11~13課時,精讀課文4~5課時,略讀課文2~3課時,“口語交際·習作”3課時,“回顧·拓展”2課時。
17、少年閏土
教學目標:
1.繼續認識詳寫和略寫的作用,學習分辨課文的詳略更好地領會課文的中心思想。
2.學會本課6個生字、1個多音字;理解23個詞語的意思。
3.理解含義深刻句子的意思。
4.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第1自然段。
5.了解閏土是個活潑可愛、聰明能干、見識豐富的農村少年:感受“我”。熱愛勞動人民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認識詳寫和略寫的作用,學習分辨課文的詳略更好地領會課文的中心思想。
教學難點:
認識詳寫和略寫的作用,學習分辨課文的詳略更好地領會課文的中心思想。
教學時間:3課時
教學預設: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
1、談話 樣一位少年,他和我們的年紀相仿,不僅健康、天真、活潑,而且勇敢、聰明、有本領、見識廣。大家想不想認識他,了解他呢?
2、板書課題,齊讀課題。“閏土”是誰,他和“我”是什么關系?
3、快速默讀課文,找出依據。(“我”是少爺,閏土是給我家做工的忙月的兒子。他們是主人和仆人的關系。)
二、預習課文
1、小組學習,讀準生字的字音,說說書寫時應該特別注意的地方;理解詞語;不懂的地方做上記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