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語文上冊第五單元教學設計(人教版)
6、是怎樣一個人?你從哪里看出來的?
學生反饋交流
7、同桌互讀描寫外貌的句子。
三、仔細品讀魯迅對青年的關懷
1、透過作者的文字,在這短短的一面中,魯迅先生給予作者怎樣的關懷呢?你從中體會到什么?
2、這一面對“我”產生了怎樣的影響呢?學生結合課文內容談自己的感受。
“一面”給人的印象是深刻的:廉價賣書,親自送書給普通工人,這是對勞動人民的深切關懷;誠懇推薦別人的書,多么地謙遜;那“微笑、點頭”蘊含了先生對青年一代的信賴和希望……
這一面給人的力量是無窮的:以“魯迅先生是同我們一起的”鞭策自己,不斷進步,時刻記住魯迅先生和勞苦大眾永遠在一起的!
師:這一面給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產生了深刻的影響,所以,作者牢牢地記住了這難忘的“一面”。
設計意圖:全文的最大成功之處,是通過贈書過程中對魯迅的肖像、語言和行動等方面的描寫,刻畫了魯迅先生的崇高形象,表現了魯迅先生“俯首甘為孺子牛”的精神。請同學們仿照本文的寫法,為本班同學或老師畫像。
作業設計:
搜集魯迅關心青年成長的故事。
設計意圖:作者以讀帶寫,讀寫結合,通過讀課文了解了魯迅的精神品質,體悟了作者的寫作方法,并將其運用到實際訓練之中,較好地培養了學生的寫作能力。
板書設計:
19*一面
一次整體寫,兩次寫手,三次寫臉
課堂練習:
1、給加點字選擇正確注音
地窖(jiào yáo)摩挲(suō shā)頹唐(tū tuī)熏黑(xūn xiōnɡ)
虐待(lüè nüè)赫然(hè chì)抖擻(shù sǒu )憎惡(zēnɡ zènɡ)
2、根據課文內容填空
課文緊扣“ ”字, 次寫到魯迅的外貌: 的臉,
的頭發, 的胡須,從中我們可以感受到魯迅 的崇高品質和 的性格。
課后小記:
20*有的人
教學目標:
1、能有感情地朗誦詩歌,培養鮮明的愛憎感情,懂得為人民的人將得永生,與人民為敵的人必然滅亡的道理。
2、了解本文運用的對比手法,體會這種手法運用的好處。
教學重點:
培養鮮明的愛憎感情,懂得為人民的人將得永生,與人民為敵的人必然滅亡的道理。
教學難點:
了解本文運用的對比手法,體會這種手法運用的好處。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預設:
一、談話導入
通過本組的學習,你對魯迅有怎樣的印象呢?你能用簡短的語句評價他嗎?
(學生評價)
這樣一個偉大的人,已經離我們而去了,但他們的精神仍留在我們的心中。正如司馬遷所說:“人固有一死,或重與泰山,或輕于鴻毛。”1936年10月19日,魯迅先生不幸病逝。“趕快收斂,埋掉。忘記我,管自己的生活。”這是他最后的遺言。然而,我們能忘記他嗎?事別XX年,著名詩人臧克家寫下了《有的人──紀念魯迅有感》。讓我們共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