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男孩子必讀的書》教學反思
《一本男孩子必讀的書》教學反思
《一本男孩子必讀的書》文章結構條理清晰,沒有十分難懂的哲理,學生很容易了解文章的主要內容。但它是一篇文中文,是楊紅櫻作品《男生日記》中主人公吳緬的一則日記。它除了是一則日記之外,還是一篇優秀的讀書筆記。因此我把本篇課文的教學重點放在理解課文內容,激發學生閱讀《魯濱遜漂流記》這部小說興趣之上。
一、從課本涉及故事內容出發,提高學生閱讀興趣。
《魯濱遜漂流記》這部小說究竟講的什么內容?讓作者愛不釋手?已經看完這部小說的學生積極舉手敘說故事內容,其他孩子眼睛里也充滿了好奇和羨慕之情。這一環節也讓其他孩子在聽別人津津有味的復述中,提起自己對這部書的閱讀興趣,能夠快速讀完這部小說。
二、在閱讀課文中引導學生想象。
“在荒蕪人煙的孤島上,魯濱遜獨立生活28年,這是一件多么不可思議的事啊!請仔細閱讀課文8—12自然段,說說魯濱遜在荒島上都做了些什么事情?”學生很快的找出之后,我就讓他們想象他在荒島上會遇到哪些困難?如何解決?這樣,學生的積極性被調動起來了,他們小組合作交流,有說他會遇到野獸,有說他會遇到冬天的溫飽問題,還有……我先肯定他們的想象能力,然后又告訴他們,希望他們課余在原著中尋找答案,看看自己的想法是否和作者一樣,主人公又是怎樣解決這些問題的?這樣,又進一步提高了他們的閱讀興趣。課堂教學氣氛變得自然、和諧。
三、欣賞名言,傳揚大無畏進取精神
在閱讀的過程中,不但要讀懂故事的內容,還要學會用慧眼發現佳句,并把自己的讀書感悟寫下來。學生理解了笛福的名言“害怕危險的心理比危險本身還要可怕一萬倍”這句名言,想象魯濱遜這個人物樣子后,我引導孩子們回歸前文,引讀:難怪爺爺說——生讀:這是一本男孩子必讀的書;難怪爸爸說——生讀:這是教我們學會生存的書;難怪我說——生讀:等我有了兒子,我就把這本書再傳給他。再讓學生思考:“我”會在書的扉頁上說什么?最后討論女孩子要不要讀這本書?為什么?
這篇課文讓孩子們不僅提高了閱讀名著的興趣,也讓我感受到楊紅櫻的確是個很棒的作家。她以淺顯易懂的文字,講述了孩子們喜聞樂見的故事。這樣深入淺出的方法也是我們在課堂教學中所要借鑒的。
《一本男孩子必讀的書》教學反思
讀到這篇文章,我首先有點詫異,男孩子必讀的書?女生要不要讀?根據我最近閱讀的兒童文學,我發現很多小說中也有自強不息,在艱苦的環境中尋找生存的希望的女性主人公,比如1960年國內引進出版的美國紐伯瑞兒童文學獎金獎《藍色的海豚島》和紐伯瑞兒童文學獎銀獎《女水手日記》。所以,我主張在教學這篇文章的時候,有必要對孩子們有個正確的引導,面對困境,每個人都有可能找到生存的勇氣和樂趣的。
正文:
《一本男孩子必讀的書》中刻畫了"在惡劣的環境中,成為一個成功者,一個英雄"的魯濱遜的形象:"身著羊皮短衣短褲,腰間別一把小鋸、一把斧子,肩上掛著彈藥袋子,背上背著一個筐子,掛一支鳥槍,頭頂撐一把又丑又笨的羊皮傘……"盡管這是小作者的想象,但卻是"具有大無畏冒險進取精神的人"的形象代表。他的想象來源于魯濱遜在艱難困境中的種種表現,來源于對魯濱遜不屈靈魂的深深敬意,來源于對探索、創造精神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