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男孩子必讀的書教學反思
一本男孩子必讀的書教學反思
《一本男孩子必讀的書》是一篇非常優秀的讀后感,學習了課文我們不能不引導孩子說說,這篇讀后感主要是圍繞哪些方面來展開的?
讓學生圍繞著課題進行質疑,孩子們問了以下問題:“男孩子必讀的書?女生要不要讀?”“這本書是一本什么樣的書?”“這本書講了什么事?”
我先讓學生回答:這本書是一本什么樣的書? 學生閱讀了前六個自然段后,從課文中找到了:“真是一本三代相傳的書”。
“這本書講了什么故事?”圍繞著這個問題, 我們找出了書名——《魯濱遜漂流記》,學生找到了課文第八自然段到第十二自然段講的是魯濱遜的故事,通過朗讀,我們了解了魯濱遜是一個怎樣的人?
隨后,問學生:“課文最后三個自然段寫的是什么呢?”學生回答:是閱讀了《魯濱遜漂流記》之后的讀后感。我讓學生了解了作者有什么樣的感受,通過朗讀,再次感受了魯濱遜——一個探索者,一個發明家,一個善于創造性勞動的人。接著,我讓學生結合自身實際,理解了笛褔的名言“害怕危險的心理比危險本身還要可怕一萬倍”。
孩子們,僅僅傳的是一本書嗎?
學生回答,我們傳的是一種精神、一種無畏、一種冒險、一種進取的精神。傳的是一種能力,一種生存的能力。
引導孩子:“那么,如果你要將書傳給你們的孩子時,你們該在書上寫些什么呢?”孩子們寫完之后的交流讓我感動,特別的精彩。
《一本男孩子必讀的書》教學反思
《魯濱遜漂流記》是一部經典的小說,怎樣才能通過一篇讀書筆記打動孩子,走進孩子的心?教學時,我做了以下嘗試:
一、聯系課文,體味生存
“在荒蕪人煙的孤島上,他獨立生活28年,這是一件多么不可思議的事。⊥瑢W們,你能想象嗎?請仔細閱讀課文8—12小節,聯系課文內容,想想魯濱遜在荒島上會遇到哪些困難?”
學習這一段,我沒有讓學生直接從文中找出他如何在孤島生存的語句,而是讓學生通過閱讀他的生存方式,來想象他曾經遇到過哪些困難。這樣,學生的積極性馬上被調動起來,并且仔細研究內容,有根據地想象出他曾經沒有飯吃,沒有地方住,沒有衣服穿……再聯系課文得知他是如何解決了這些問題。這樣,進出課本變得自然、有效,好象反過來學習課文內容,其實三句不離本行。
二、積累名言,啟發回味
“害怕危險的心理比危險本身還要可怕一萬倍。”這是書中的一句名言,我先舉了個黑夜一人獨自在家的例子,引起學生共鳴,再讓他們說說自己的感受。最后理解害怕危險的心理實際上就是沒有戰勝苦難的勇氣與信心。接著又讓學生聯系生活實際再舉幾個例子加深對這句名言的理解。再讓學生猜測一下當時魯濱遜的處境,并聯系自己的生活談談理解。學生邊積累,邊回味,明白讀書還要有慧眼。
講到文章最后一部分,寫作者讀了《魯濱遜漂流記》這本書的感受。在講這一部分時讓學生明白這篇課文不僅是一篇日記,而且是一篇非常優秀的讀書筆記,學習了課文我們不能不引導孩子說說這篇讀書筆記主要是圍繞哪些方面來展開的?我們也可以嘗試讓孩子選擇一本書,認真閱讀,圍繞書的來歷,書的主要內容,作者的感想這三個方面嘗試寫一篇讀書筆記,這樣在我們的讀書報告會上我相信一定能聽到孩子們自己的讀書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