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之鏈》說課
我說課的題目是蘇教版小學語文第11冊第八課《愛之鏈》,這是一首愛的贊歌,文章極其細膩地描寫了一個發生在嚴寒的冬夜里的充滿愛的故事:下崗的喬依無償幫助老婦人修好汽車,老婦人在用餐時又得到喬依妻子的悉心照顧,也受到了愛的感染,留下一些錢,悄悄地走了.閱讀文章,我們不難發現人間的友愛互助,值得稱頌——當別人需要幫助的時候,應該伸出熱情的手.
課文共12個自然段,分三大段:第一段(1-8):喬依回家途中幫助老婦人修車;第二段(9-11):老婦人得到女店主熱情招待后,幫助辛勞的女店主;第三段(12):女店主理解和關愛下崗的丈夫,堅信一切都會好起來.
本課教學重點是引導學生從喬依和他的妻子的動作,神態描寫中體會人物的內心世界.而引導學生理解課文最后一句話的豐富內涵,正是本課的教學難點.
本單元的課文多是以"人間的大愛"為主題,如《最后的姿勢》《船長》,在此之前,學生還學過《愛如茉莉》等,有了一定的知識和情感積累,學習本篇課文,學生可能對課文最后一句話"她輕輕地的親吻著丈夫那粗糙的臉頰,喃喃地說:"一切都會好起來的,親愛的喬依……"這句話的內涵品悟得不夠到位,教學時教者要注重引導.
教學準備:課前播放《愛的奉獻》的歌曲,意在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
二,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8個生字,綠線內的5個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聯系課文內容,理解最后一句話的意思.學習通過描寫人物的神態,動作和語言來表現人物品質的方法.
4,讓學生充分感受人間的真情,知道當別人需要幫助的時候,應該給予無私的幫助.
三,說教法:
新課標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老師要關心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要保護好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意識.所以教學方法上,我力爭體現"以情境為動力,以朗讀為主線,以對話為靈魂,以感悟為核心"的教學理念,采用了"設境感知愛,初讀感受愛,品讀感悟愛,延續締造愛"的教學思路,引導學生抓住字,詞,句,深入文本,充分感悟人與人之間情誼與關愛的可貴,知道當別人需要幫助的時候,應該給予無私的幫助.
四,教學過程
(一)設境感知愛
師板書繁體的"愛"字,深情導入:同學們"愛"字,上面是手,中間是心,下面也是手.愛是什么 手捧一顆真心,輕輕地放在別人的手上,這就是愛.有人說,愛如茉莉,潔白純凈芬芳怡人;有人說,愛如港灣,可以遮風擋雨;有人說,愛如大海,能夠包容一切;還有人說,愛如珠鏈,串起生活中一個個感人至深的故事.愛是什么 今天,咱們就來學習一篇愛的文章(板書并齊讀課題).
(設計理念:新課標指出:語文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學習情境.課前播放歌曲《愛的奉獻》,從繁體"愛"字談話,再由一首愛的小詩導入新課,愛的三步曲給學生營造濃烈的愛的氛圍,激起他們對愛的感性認識,為學習課文做好情感的鋪墊.)
(二)初讀感受愛.
"語文教學離不開讀."因此在課堂上我讓學生三讀課文.一讀,要求讀準字音,讀順句子,讀通課文.
二讀:抓重點段落指導朗讀,在讀文中識字,理解詞語.比如第一節環境的描寫,指導孩子讀出冷的感受;第三節抓住人物說話的神態,讀出安慰的語氣.在隨文識字理解這一環節中復習理解詞語的方法(聯系上下文和聯系生活實際理解詞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