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夾竹桃》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閱讀課文在自讀自悟中,感受夾竹桃花的花色“奇妙有趣”和花期之長“韌性可貴”的特點以及作者所產生的幻想,品味課文的語言,培養審美的情趣。
2、借助畫面,感受意境,能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出示畫面,導入課文:
1、同學們,今天我們初次見面,陳老師要送給大家一點禮物,這是什么?(生:夾(jiā)竹桃)
師:我國當代著名教育家、語言學家季羨林先生對夾竹桃情有獨鐘,他曾為夾竹桃專門寫下了一篇優美的文章,這就是我們今天共同學習的第17課。生齊讀:夾竹桃
師: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已經知道,課文圍繞夾竹桃寫了哪幾個方面,誰來告訴大家?(板書:花色、韌性、幻想 )
師:請大家讀讀課文的第1自然段和笫6自然段,你能從中讀出問題來嗎?(課件出示1和6自然段)
(學生自讀、思考后發言)
( “這樣的韌性”——是指怎樣的韌性? “夾竹桃不是名貴的花,也不是最美麗的花”,但為什么是作者最留戀的花? “能引起我許多的幻想”——為什么夾竹桃能引起“我”許多的幻想?有哪些幻想呢? “我愛上了夾竹桃”——“我”為什么愛夾竹桃?“我”愛夾竹桃的什么呢? ………… )
師:你們邊讀課文邊思考,所以能從課文中讀出問題來,這是讀書的好方法。那怎么解決這些問題呢?
生:讀書!讀課文!
二、學習第2自然段:
1、讓我們一起來到季先生家的大門內,看看那兩盆夾竹桃吧!她是什么樣兒的呢?自瀆第二小節用“——”畫出直接描寫花的語句。
3、學生交流討論:(多媒體出示畫面,學生聯系畫面歸納)
(屏幕依次出現:紅色——火;白色——雪;不相容——融洽。)
4、指導朗讀 (讀出火的熱情,雪的寧靜,水火相融的情趣)
5、看到這樣的景象,作者有什么感受呢?指名讀,再齊讀(板書:奇妙有趣)
三、學習第3、4自然段:
1、夾竹桃的韌性表現在哪里呢?讓我們來共同讀讀第4自然段,同學們,拿起你們的筆到書中去劃一劃吧!
學生自讀,劃出相關句子 。
師:老師不要你們說,要你們用朗讀把夾竹桃的韌性表現出來。行嗎?
生讀:然而,在一墻之隔的大門內,夾竹桃卻在那里悄悄的一聲不響,一朵花敗了,又開出一朵,一嘟嚕花黃了,又長出一嘟嚕。(課件出示句子1 )
師:你們聽出夾竹桃的韌性了嗎?
(其實只要抓住“悄悄地,一聲不響,又開出,又長出”這些詞語,就能表現她的韌性了)(悄悄地,一聲不響,表現她默默無聞的奉獻,正是它“柔”的一面;又開出,又長出,表現她生命力頑強,正是它“結實”的一面。板書:生命力強)
b生讀:在和煦的春風里,在盛夏的暴雨里,在深秋的清冷里,看不出有什么特別茂盛的時候,也看不出有什么特別衰敗的時候,無日不迎風吐艷。(課件出示句子2)
(抓。嚎床怀,也看不出,無日不迎風吐艷,理解“無日不迎風吐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