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讀為本 讀中感悟──《匆匆》教學案例
【研究背景】
受江口縣怒溪鄉(xiāng)教育辦公室的邀請,縣教育局教研室的委托,于2005年4月8日我參加了怒溪鄉(xiāng)教育辦公室組織開展的怒溪鄉(xiāng)小學語文、數(shù)學新課程改革培訓研討會。在這次活動中,我執(zhí)教了九年義務教育(人教版)小學語文第十二冊第2課《匆匆》。下面結合《匆匆》一課的教學總結一下本人在這次活動中的得與失。
【情境描述】
〖片段一〗
課前,師生作短暫交流后,教師在黑板上出示兩道數(shù)學算式:
80365;13365在學生茫然的目光中,引導學生提出:
語文課為什么變成數(shù)學課了?這兩道算式有什么特殊的意義?
“教是為學服務的”,教師選擇恰當?shù)慕虒W方法,能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從而收到良好的學習效果。課伊始,看似兩道與本課毫不相干的算式激起學生探究的欲望與興趣,同時,在學生的質疑中教給學生主動學習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質疑問難的能力。
接著,老師再問:這兩道算式中哪個數(shù)字跟我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再看看這兩道算式表示什么意義?
生活是我們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源泉,讓學生帶著對時間的感悟走向課外更廣闊的語文天地──生活舞臺,全方面地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實現(xiàn)學語文向用語文的過渡。
師:一轉眼,大家又將面臨小學畢業(yè)。在小學六年的日子里,你留下了什么?此時此刻,你有什么感受?
生1:我留下了一個美好的童年,只可惜它一去不復返了。
生2:我感覺時間過得太快了。
生3:我好像什么都沒做,時間就已經(jīng)悄悄溜走了。
師:是啊!人的一生確實太短暫了,時間總是在不知不覺中轉眼就沒有了。80年前的一位年輕人也和我們有同樣的感覺,這個人就是朱自清(投影出示朱自清簡介)。我們今天就來學習他對時間感悟的一篇文章《匆匆》。(板書課題)
〖反思〗
此環(huán)節(jié)在設計上比較巧妙,體現(xiàn)了新課標提出的三維目標之一:方法與技巧。課一開始,首先用兩個算式引起學生的注意,以年齡的推算激起學生探究的興趣,讓學生產生共鳴:時間的腳步匆匆,而且一去不復返,直接引入新課,其中滲透學法的指導及質疑問難能力的培養(yǎng),可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過,從整體環(huán)節(jié)看,此過程時間有些偏長。
〖片段二〗
師生靜靜地共同感受一分鐘時間的流逝之后,請大家談談自己的感悟。
生1:我覺得時間過得太快了。
生2:真是“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啊!時間太可貴了!我們一定要珍惜時間。
生3:時間如流水一樣,一去不復返了。我們現(xiàn)在一定要珍惜時間,努力學習,不要“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
〖反思〗
營造課堂上的空白,讓學生靜靜的聆聽時間的飛逝,結合自己的所思、所悟,談出自己的感想,拉近時空的距離,激起學生強烈的內心體驗,懂得要珍惜時間。
〖片段三〗
學生精讀第四自然段后。
師:這么美的句子,老師也忍不住想來讀一讀,愿意聽嗎?如果你覺得我哪個地方讀得好,別忘了也夸夸我,好嗎?(師范讀)
生1:讀得非常流利。
生2:非常有感情。
師:同學們平常就這么夸人的嗎?與人交流時應該注意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