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課《蒙娜麗莎之約》(精選12篇)
第27課《蒙娜麗莎之約》 篇1
教學目標:
1.讀讀記記“探訪、交涉、風采、赴約、淡雅、捉摸、襯托、幻覺、深遠、有朝一日、大洋彼岸”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對照畫面,了解課文中具體描寫畫像的部分,學習作者把看到的和想象到的自然地融合在一起的寫作方法。
3.感受世界名畫的魅力。
教學重難點:
對照插圖,把具體描寫《蒙娜麗莎》畫像的部分找出來,欣賞蒙娜麗莎神秘莫測的美麗神韻和那如夢如幻的嫵媚微笑,引導學生從蒙娜麗莎的面部表情以及她的坐姿、雙手和背景等具體的描寫中體會世界名畫的魅力。
教學準備:
1.課前,安排學生查閱達·芬奇的資料,搜集蒙娜麗莎的畫冊、照片、掛歷等,欣賞一下這幅世界名畫。
2.教師準備此畫的課件。
3.組織學生事先相互交換傳閱,對名畫有初步的認識。
教學流程:
一、導入新課
1、師:今天老師和同學們一起去看一幅畫—— 生:(齊)《蒙娜麗莎》
(課件出示畫面)
師:今天老師和同學們一起去看一個人—— 生:(齊)蒙娜麗莎
師:今天老師和同學們一起去赴一個約會—— 生:(齊)蒙娜麗莎之約
師板書課題——蒙娜麗莎之約
2、師:這就是世界上擁有最多發燒友的一幅畫,它曾經迷倒了千千萬萬個熱愛生活的人們——大名鼎鼎的戴高樂總統每當心緒煩躁時,必驅車前往盧浮宮欣賞《蒙娜麗莎》,出來后便滿面春風,原先的煩惱蕩然無存;世紀偉人邱吉爾可謂是曾經滄海了,可他晚年有幸親撫《蒙娜麗莎》時,竟無法控制顫抖的手指;鐵娘子撒切爾夫人亦對《蒙娜麗莎》情有獨鐘,無緣享有真跡,就收藏了4幅贗品。
聽老師說了這些,你的心中產生了怎樣的疑問呢?(學生圍繞它的“魅力之源”自由質疑)
3、師:是啊,一幅不大的肖像畫為何竟有如此巨大的魅力,如此強大的震懾力呢?請大家走進課文,一邊讀,一邊感受,課文中什么地方給你留下了特別深刻的印象。簡單談談你的感受。同時要求遇到生字用筆圈出來,對照課后的生字表把這些字音讀準,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
二、初讀感知
1、師:同學們讀得非常投入,說明我們這個班有非常好的讀書習慣。來!
說說讀了一遍課文之后,課文的什么地方給你留下了特別深刻的印象?請談一談。(此環節既檢查學生對文章整體的把握,又不露痕跡地掃清文字障礙,檢查了學生自主學習的效果。)
2、學生交流。
學生圍繞“逼真的形象”、“神秘的微笑”、“高超的畫技”、“美麗的等待”這 幾方面感受名畫的魅力。教師隨機板書。
教師在讓學生根據課文的具體內容初步感受名畫的魅力的基礎上,隨機對全體學生進行疏通字詞、整體感知、通讀課文方面的指導,使這一環節既不乏味,又扎實有效。)
。ㄕn文先是描述了大家在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前排隊等候欣賞《蒙娜麗莎》的心情和此畫來紐約展出的原因;接著介紹了《蒙娜麗莎》畫像,具體介紹了畫的尺寸大小,人物的外形,特別詳細描寫了蒙娜麗莎的面部表情和神秘的微笑,以及她優雅的坐姿、交疊的雙手和幽深茫茫的背景;最后告訴大家,蒙娜麗莎給人帶來心靈的震撼,留下了永不磨滅的印象。)
三、細品感悟
1、師:同學們通過自學就能夠對內容有這樣的理解,真不簡單。但是學課文不深入到字里行間,我們就無法真正感受蒙娜麗莎的形象;不深入到字里行間,我們就無法真正理解人們對《蒙娜麗莎》神話般的崇拜。請大家再次讀課文,放開聲音讀,一邊讀一邊仔細地琢磨體會,看看文中的哪一個句子使你變得非常的激動,使你情不自禁地想贊美它。把最令你感動的那個句子用波浪線劃出來。然后再仔仔細細地讀。
2、生自由學習,師巡視。
3、全班交流,感受名畫的魅力。
。1)感受名畫的魅力之——“驚人的逼真”
引導讀句子“她的臉頰泛著紅光──你會懷疑血液真的在里面流動”。
●師:這段描寫讓你想起了哪些詞語呢?(栩栩如生、惟妙惟肖……)
怪不得作者說——(近了,更近了,蒙娜麗莎就像真人一樣慢慢走近你。)
怪不得作者說——(我隨著隊伍……心中涌起一種奇異的感覺。)
●師:“奇異”是什么意思?(奇怪,與一般的不同。)僅僅是看一幅畫,作者的內心為什么會有這么大的起伏呢?
據資料顯示,這個已經活了五百多年的女子,她曾經經歷過戰火的洗禮,品嘗過一次次被竊奪的痛苦,可謂是飽嘗了人間的風雨滄桑。記得當年《蒙娜麗莎》失竊之時,千萬人為之痛不欲生,法國政府則把當日定為“國難日”;而當它失而復得時,則舉國歡騰,其盛況不啻于國家重獲新生。(課件出示句子)你覺得這些人心中的蒙娜麗莎還是一幅畫這么簡單嗎?(不是)
是啊,怪不得作者在有緣與她相見時心中便涌起一種——(奇異的感覺)。請你再多看幾眼蒙娜麗莎,結合這個句子想象一下作者當時的心情。(出示畫面)指名學生說。
。ò,蒙娜麗莎,我一直夢想著能一睹您的芳容,今天我終于見到你了!我想此刻我應該是這個世上最幸福的人……)
●師:你聞到蒙娜麗莎那一頭烏黑的長發散發的淡淡幽香了嗎?看到她如一汪清泉般撲朔迷離的眼神了嗎?
示意個別學生接讀:你看到了蒙娜麗莎的臉頰——(泛著紅光……)
評價朗讀:你從他的朗讀中感覺到蒙娜麗莎的什么了?(我似乎看到她正用明亮的眼神注視著我……;我似乎感覺到她正在向我靠近……;我似乎聽見了她的呼吸聲……)
最后齊讀。
●師:就是這樣一個奇女子,撩撥著無數世人的夢,讓他們念想著與她見上哪怕一面,便此生無憾了。
。2)感受名畫的魅力之——“神秘的微笑”
引導讀句子:在那極富個性的嘴角和眼神里……是那樣耐人尋味,難以捉摸。
●你看得出《蒙娜麗莎》的微笑中這么多的情緒嗎?(學生配樂欣賞畫面后交流)
。ㄎ铱闯隽嗣赡塞惿奈⑿χ杏小
●師:是啊,自古以來,蒙娜麗莎的微笑一直是個謎。記得有首詩這樣寫道:“千人想象你的微笑/就有一千種美麗的理由/萬人想象你的微笑/就有一萬種幸福的詮釋/時光悄無聲息從你眼前溜走/你依舊微笑,微笑/歲月為你傾倒/春光為你夢牽魂繞。
●師:印象中蒙娜麗莎就是以她非凡的微笑征服了這個世界的人們,讓我們不禁感懷微笑的魔力。你了解微笑的魔力嗎?請根據生活實際運用相關積累來說一說。
微笑是(一縷春風),它會吹散郁積在心頭的陰霾。
微笑是(一抹陽光),它能溫暖受傷苦悶的心。
微笑是盛開在人們臉上的一朵美麗的花,(時時刻刻散發著迷人的芬芳)。
微笑是一首傳統的、流行的歌,(每一個音符流露出來的都是真誠)。
微笑是一種國際語言,(不用翻譯,就能打動人們的心弦)。
微笑是 , 。
可以選擇自己最感興趣的一句或幾句來說一說。
學生交流。
●師:是啊,蒙娜麗莎就是以她那“神秘的微笑”,吸引了世界各地數以萬計的來訪者,接受他們朝圣般的頂禮膜拜。(示意學生接讀)
見過蒙娜麗莎的人都會說——(那微笑有時讓人覺得舒暢溫柔……有時……)蒙娜麗莎那“神秘的微笑”——(是那樣耐人尋味,難以捉摸。)
你也想說——(那微笑有時讓人覺得舒暢溫柔……有時……)蒙娜麗莎那“神秘的微笑”——(是那樣耐人尋味,難以捉摸。)
指名讀,齊讀。
●師:偉大的畫家達·芬奇,用他天才的想象力和神奇的畫筆,讓蒙娜麗莎的微笑成為永恒美的象征。怪不得——當年《蒙娜麗莎》失竊之時,千萬人為之痛不欲生,法國政府則把當日定為“國難日”;而當它失而復得時,則舉國歡騰,其盛況不啻于國家重獲新生。(再次出示句子齊讀)
。3)感受名畫的魅力之——“高超的畫技”
引導讀句子:蒙娜麗莎的身姿和交搭的雙臂……更加美麗動人。
●結合看圖,重點指導觀察畫面中蒙娜麗莎的身姿、服飾與她身后的背景。特別是她的右手,刻畫得極其清晰、細膩,她身后的背景充滿著幻覺般的神秘感。
●師:是啊,這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恰到好處,那難以覺察的、轉瞬即逝然而亙古不變的微笑,那洞察一切而又包容一切的眼神,那端莊沉穩的姿態,高貴而樸素的裝束,以及無懈可擊的完美構圖。是他,集雕刻家、建筑師、工程師及科學家等多種才藝于一身的畫家達•芬奇,用他的智慧,采集到那么多美的元素,將眾多美好合為一個完美。于是,美、智慧、永恒,三位一體,極致的搭配,再無超越的可能。來吧,用朗讀來詮釋一下達•芬奇高超的畫技吧。
齊讀后男女生分讀。
●師:怪不得——當年《蒙娜麗莎》失竊之時,千萬人為之痛不欲生,法國政府則把當日定為“國難日”;而當它失而復得時,則舉國歡騰,其盛況不啻于國家重獲新生。(再次出示句子齊讀)
(4)名畫的魅力之——“美麗的等待”
●學生抓住以下句子體會“赴蒙娜麗莎之約就是漫長的等待也可以那樣美麗。”
a我們在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前排著隊,隊伍像一條長龍。
b我猜想今天來“赴約”的人一定很多,但隊伍之長還是遠遠超出了我的想象。
c隊伍慢慢地向前移動。我慢慢地上了博物館門前的臺階,進了大門,到了陳列《蒙娜麗莎》的房間外。隊伍移動得更慢了。不知過了多久,我終于走到陳列室門口,終于看到了她。
●同學們,想象一下成千上萬等待參觀的人們等待與蒙娜麗莎見面的場景——閉上眼睛。(生閉眼)隨著老師的描述,你的眼前仿佛出現了成千上萬的參觀者,這當中有老人,有小孩,有中國人,有外國人,有肢體健全的正常人,也有身有缺陷的殘疾人等等。他們靜靜地等待這美妙時刻的到來。睜開眼睛!把你看到的某一個人或者某一群人靜靜等待時的神態、動作、心理活動等描寫下來。開始。ㄒ龑W生感受“等待的美麗”)
。ㄒ晃话装l蒼蒼的老人,拄著拐杖,不時地抬頭朝博物館大門張望著。也許是天太熱了吧,他的額頭沁出了細細的汗珠,可他卻依然氣定神閑地等著等著……)
●師:所有來這里的人心中都有一個最美的夢,這個夢,說不定他們已經珍藏了許多年。今天是個圓夢的日子,因為今天他們可以見到世界上最著名的美麗女子,她的名字就叫——(蒙娜麗莎)
四、總結升華
●師:作者王克難就是其中一個圓夢紐約的幸運兒。他在文章的結尾這樣告訴我們——(“蒙娜麗莎”是全人類文化寶庫中一顆璀璨的明珠,她的光輝照耀著每一個有幸看到她的人。我雖然在她面前只停留了短短幾分鐘,她卻在我的心底留下了永不磨滅的印象。她已經成了我靈魂的一部分。)
●我們在一睹蒙娜麗莎的迷人風采之后,也會情不自禁地這樣說——(“蒙娜麗莎”是……成了我們靈魂的一部分。)
●我們相信,藝術家在一睹蒙娜麗莎的迷人風采之后,也會情不自禁地這樣說——(“蒙娜麗莎”是……成了我們靈魂的一部分。)
●我們也相信,政界首腦在一睹蒙娜麗莎的絕美風韻之后,也會情不自禁地這樣說——(“蒙娜麗莎”是……成了我們靈魂的一部分。)
五、課外作業。
1、師:美麗的蒙娜麗莎是達·芬奇全部藝術才情的匯聚,也是他理想人格的集中體現。你有什么話對神話的創造者達·芬奇說嗎?
請以“致達·芬奇”為題,聯系課文內容寫一段話。(此時讓學生運用課文語言,抒發對畫家的贊美之情,是個不錯的選擇。)
達芬奇,是你
2、欣賞達·芬奇的其它作品,進一步感受藝術的魅力。
六、板書設計:
27 蒙娜麗莎之約
美麗的等待
逼真的形象
神秘的微笑
高超的畫技
第27課《蒙娜麗莎之約》 篇2
導學提綱:
一、我會讀:
探訪、交涉、肖像畫、赴約、恬靜、矜持、微抿雙唇、耐人尋味、難以捉摸、璀璨、永不磨滅”
二、我會查:
我能搜集蒙娜麗莎的相關資料
三、我會理解:
1、我會理解本課新詞
交涉: 赴約:
恬靜: 矜持:
我能從文中的相關句子中看出這幅名畫的魅力,能找到相關語句品味朗讀
四、我會問
我能從文中找出有價值的問題:
教學目標:
1.讀讀記記“探訪、交涉、肖像畫、赴約、恬靜、矜持、微抿雙唇、耐人尋味、難以捉摸、璀璨、永不磨滅”等詞語。
2.對照畫面,了解課文中具體描寫畫像的部分,學習作者把看到的和想象到的自然地融合在一起的寫作方法。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5-7自然段。感受世界名畫的魅力,產生要親眼目睹這幅畫的風采的強烈愿望。
教學重難點:
對照插圖,把具體描寫《蒙娜麗莎》畫像的部分找出來,欣賞蒙娜麗莎神秘莫測的美麗神韻和那如夢如幻的嫵媚微笑,引導學生從蒙娜麗莎的面部表情以及她的坐姿、雙手和背景等具體的描寫中體會世界名畫的魅力。
教學過程:
一、檢查預習,導入新課
師:課前同學們都進行了預習,課文中的詞都會讀了嗎?檢查預習情況:
1.我會讀:(課件出示)
探訪 交涉 肖像畫 赴約 恬靜 矜持 璀璨
微抿雙唇 耐人尋味 難以捉摸 永不磨滅
(1)自己先讀一遍。
。2)指名讀。(誰愿意讀給大家聽?其他同學注意聽他有沒有讀對。)
(3)齊讀一遍。
2.同學們預習得不錯,我們先來欣賞一幅畫,(課件出示畫像)你對它的了解有多少呢?
師小結: 它就是世界上最杰出的肖像畫——《蒙娜麗莎》,陳列在世界著名的藝術殿堂法國盧浮宮,被譽為盧浮宮的鎮宮之寶。它每小時要迎接1500人次的參觀。1911年它曾不幸被竊,法國人竟將它失竊的日子當作“國難日”,舉國降半旗哀悼;當它失而復得時,法國舉國歡慶的氣氛,不亞于一個國家的誕生。我們不禁要問:這幅畫究竟有著什么樣的魅力呢?讓一個國家如此重視。
3.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篇新課文,看一位作家在欣賞完《蒙娜麗莎》這幅畫像后有著怎樣的感受。
4.我們一起來讀一遍課題《7.蒙娜麗莎之約》。
二、明確要求,完成自學
學生按要求自讀課文。
。ㄕn件出示)自由朗讀課文,思考:
作者是從哪些方面寫出了這幅名畫的魅力,并在文中做出相應的標記。
三、交流探究一,整體感受
我們一起來交流一下:課文從哪些方面寫出了這幅名畫的魅力?
1.人多。(對,其實文中還有多處寫到了觀看名畫的人多,你能找出來嗎?有這么多人來觀看,這就是這幅畫的魅力。
2.畫展出的不易。(一幅畫的展出竟需要美法兩個大國多次交涉,這幅畫的確很有魅力啊。
3.預設:讀第5段:
讀得真有感情,你能概括地說說這段寫了什么嗎?(畫像的內容)具體描寫畫像內容的還有哪些語段呢?(6.7段)
對,5.6.7段就是通過對畫像內容的具體描寫來表現名畫魅力的。
4.課文還從哪方面寫出了這幅名畫的魅力呢? (作者欣賞完畫后的感受。)
5.小結:
正像同學們剛才交流的那樣,作者就是從這三方面寫出了名畫的魅力。其中哪一部分是本文的重點呢?(第2部分——5-7段對蒙娜麗莎畫像內容的描寫是本文的重點。)
四、交流探究二,語段研讀
1.好,我們就來看這部分。幻燈出示:請同學們再次品讀5-7段具體描寫畫像的語句,將最能吸引你的一部分的描寫畫出來,多讀幾遍,想想這部分描寫好在哪兒?
同學們剛剛讀了具體描寫畫像內容的語句。哪部分描寫最吸引你呢?
2.研讀第6段
預設:
。1)生:我覺得蒙娜麗莎的微笑最吸引人。
師:哦,你認為這部分的描寫好在哪呢?
生:作者的描寫很生動,很細致。
師:細致生動地描寫蒙娜麗莎微笑的詞有哪些?
生:舒暢溫柔、略含哀傷、親切、矜持。
(2)師:你知道“矜持”什么意思嗎? (慎重、拘謹)
。3)一個簡單的微笑,作者卻從中解讀到這么復雜的情感,這是為什么呢?
。4)(“舒暢溫柔、略含哀傷、親切、矜持” 這些情感作者看得到嗎?而是作者由畫面展開的想象。) 體會寫法:作者這樣展開想象去寫有什么好處?下面就請同學們對照插圖,再讀描寫微笑的這個語段,體會加上或去掉這部分想象的文字感覺有什么不一樣?
小結:(想象能讓平面變得立體,使靜止變得鮮活起來,這樣的描寫不僅讓我們感受到了名畫的魅力,還能使文章更吸引人。希望同學們今后也能在寫作時加以運用。)
。5)誰愿意通過自己的朗讀,讓我們感受蒙娜麗莎微笑的美呢?(指名讀)
3.寫一寫
師引語:從古至今,可以說沒有一幅人物肖像畫能像《蒙娜麗莎》那樣,讓世人如此地津津樂道。這幅畫的魅力就在于不同的人看到這幅畫,就會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下面就請同學們再次欣賞這幅畫,發揮你的想象,你能從這神秘的微笑中看到什么呢?
蒙娜麗莎那“神秘的微笑”是那樣耐人尋味,難以捉摸。那微笑,有時讓人覺得( ),有時又讓人覺得( )。……
。1)想一想,寫一寫。 (2) 指名說。(3)出示關于微笑的資料。
4.研讀第5、7段
同學們真了不起,也學會了作者邊欣賞藝術作品、邊展開想象的方法。課文5.7段的描寫也采用了與描寫微笑相同的方法,那就是將看到的和想象到的自然融合到一起的方法。下面就請同學們把這兩段中展開想象的句子趕快找出來,體會這樣寫的精妙,然后帶著你的感受讀一讀。
。1)你想讀哪一句?談感受。
。2)帶著自己的感受有感情的朗讀。(個性化朗讀)
五、總結升華,朗讀抒情
1.過渡:從人們的等待,從畫展出的來之不易,以及“蒙娜麗莎”本身,都讓我們感受到了她的魅力。怪不得作者在最后說:(cai:第八自然段)
2.引讀。
3.作者說蒙娜麗莎的生動、美麗、溫柔、神秘,在他的心底留下了永不磨滅的印象,蒙娜麗莎已經成為作者靈魂的一部分。那么,蒙娜麗莎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4.引導激情朗讀。
六、總結全文,深入拓展
1.今天,當我們站在蒙娜麗莎面前,一切是那么神秘而又奇異,她是全人類文化寶庫中一顆璀璨的明珠,她的圣潔光輝照耀著我們每一個人,她在我們每一個人的心底留下了永不磨滅的印象,同樣,他也成了我們靈魂的一部分。
2.拓展練習:
(1)課文還有一幅圖,也是達·芬奇的作品,叫《最后的晚餐》,它是世界最著名的宗教畫,關于這幅畫,還有一個非常生動有趣的故事呢,請同學們課后去查找有關的資料。你也可以繼續查找和達·芬奇有關的資料。
(2)同學們,我們隨著作者的目光欣賞了蒙娜麗莎的風采,蒙娜麗莎的形象一定深深地印在你的腦海里,假如你是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的講解員,你會怎么向參觀者介紹這幅畫呢?
七、小結
從同學們的表情和朗讀中,老師也深切感受到了這幅畫的魅力,讓沒見過這幅畫的讀者們都產生了一個強烈的愿望——真想親眼目睹一下這幅畫的風采。
教師引讀:難怪作者與《蒙娜麗莎》的約會雖然只有短短幾分鐘,卻在作者心底留下了永不磨滅的印象,成了他靈魂的一部分……(最后一段)
第27課《蒙娜麗莎之約》 篇3
教學目標:
1.讀讀記記“探訪、交涉、風采、赴約、淡雅、捉摸、襯托、幻覺、深遠、有朝一日、大洋彼岸”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對照畫面,了解課文中具體描寫畫像的部分,學習作者把看到的和想象到的自然地融合在一起的寫作方法。
3.感受世界名畫的魅力,受到美的熏陶。
教學重難點:對照插圖,把具體描寫《蒙娜麗莎》畫像的部分找出來,欣賞蒙娜麗莎神秘莫測的美麗神韻和那如夢如幻的嫵媚微笑,引導學生從蒙娜麗莎的面部表情以及她的坐姿、雙手和背景等具體的描寫中體會世界名畫的魅力。
教學策略:以讀為本、自主、合作學習。
教學準備:課前,安排學生查閱達?芬奇的資料,搜集蒙娜麗莎的畫冊、照片、掛歷等,欣賞一下這幅世界名畫。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1.美妙的樂曲,令人回味無窮;杰出的畫作,讓人百看不厭。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課文介紹的是就是有關意大利文藝復興巨匠達·芬奇的名畫《蒙娜麗莎》。下面我們就先欣賞一下這幅畫。(賞畫)它就是世界上最杰出的肖像畫——《蒙娜麗莎》。出示課題:蒙娜麗莎之約(齊讀)
2.欣賞了這幅畫后,你有什么感受?
3.師生交流有關達·芬奇以及《蒙娜麗莎》的資料。
二、初讀課文,感知大意。
1.這是一篇略讀課文,我們先來看本課的連接語,看連接語中為我們提出了哪些要求?(指名讀)2.出示自學要求,學生自主學習:
。1)用較快的速度閱讀課文,遇到生字詞多讀幾遍,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用自己的話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什么內容。
(3)把課文中具體描寫《蒙娜麗莎》畫像內容的部分找出來,對照插圖多讀幾遍。
。4)閱讀課文,看看作者從哪些方面寫出了這幅名畫的魅力,并在文中做出相應的標記。
3.檢查生字詞自學情況。
4.用自己的話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什么內容。
三、再讀課文,了解畫像內容,感受名畫魅力。
1.了解畫像內容。把課文中具體描寫《蒙娜麗莎》畫像內容的部分找出來,對照插圖多讀幾遍。
2.出示《蒙娜麗莎》的圖畫,讓學生自由觀賞,匯報畫像內容,談談體會。
3.學習作者觀察畫像的順序。
4.感受名畫的魅力。
提問:你從哪些描寫中看出了這幅世界名畫的魅力呢? (根據學生回答隨機出現語段指導理解。)(1)引導讀面部表情的句子“她的臉頰泛著紅光──你會懷疑血液真的在里面流動”。
過渡:你還從哪兒感受到了這幅畫的魅力?
(微笑)自古以來,蒙娜麗莎的微笑一直是個謎,她的微笑到底神秘在哪兒?
。2)引導學生觀察肖像畫的神秘的微笑。(第六自然段)“那微笑──幾分矜持”。
。3)引入關于“蒙娜麗莎的微笑”的資料。
過渡:你還從哪兒感受到了這幅畫的魅力?
。4)(引出第七自然段) 重點指導觀察蒙娜麗莎的身姿、服飾與她身后的背景。特別是她的右手?坍嫷脴O其清晰、細膩,她身后的背景充滿著幻覺般的神秘感。
。5)我們從作者對蒙娜麗莎的具體描述中感受到了她的魅力,你還從哪里看出蒙娜麗莎的魅力?引出從人們的等待中感受蒙娜麗莎的魅力。
句子①“我們在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前排著隊,隊伍像一條長龍”。②這幅畫從盧浮宮前來紐約,來之不易。③隊伍移動很緩慢。
四、總結升華,感情朗讀。
1.過渡:同學們,不僅從作者的具體描述中感受到蒙娜麗莎的神奇魅力,還能夠從等待中看出畫的魅力。怪不得作者在最后說:出示第八自然段2.指名讀。
引導理解最后一句:蒙娜麗莎的生動、美麗、溫柔、神秘,在我的心底留下了永不磨滅的印象,她已經成為我靈魂的一部分。這句話寫出了蒙娜麗莎給人心靈的震撼以及印象的深刻。
3.假如你是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的講解員,你會怎么向參觀者介紹這幅畫呢?(學生準備后做講解員介紹)4.感謝達·芬奇達·芬奇簡直就是一位傳奇人物!課文還有一幅圖,也是達。芬奇的作品,叫《最后的晚餐》,它是世界最著名的宗教畫,關于這幅畫,還有一個非常生動有趣的故事呢,請同學們課后去查找有關的資料?梢匀ゲ殚喴恍┻_·芬奇的生平事跡,除了這兩幅畫,他還有哪些杰出的作品?
五、反饋練習:
1、按要求改寫句子。
。1)《蒙娜麗莎》是世界上最杰出的肖像畫,世界上有多少人能親睹她的風采呢?(改寫成陳述句)
。2)我在她面前只停留了短短的幾分鐘。她已經成了我靈魂的一部分。(用關聯詞組織成一句話)
。3)“蒙娜麗莎”是全人類文化寶庫中一顆璀璨的明珠。(縮句)
2、蒙娜麗莎那微抿的雙唇,微挑(tiǎo tiāo)的嘴角,好像有話要跟你說。在那極富個性的嘴角和眼神里,悄(qiǎo qiāo)然流露出恬靜、淡雅的微笑。那微笑,有時讓人覺得舒暢溫柔,有時讓人覺得略含哀傷,有時讓人覺得十分親切,有時又讓人覺得有幾分矜持。蒙娜麗莎那“神秘的微笑”是那樣耐人尋味,難以捉摸。達·芬奇憑著他的天才想象力和他那神奇的畫筆,使蒙娜麗莎轉瞬即逝的面部表情,成了永恒的美的象征。
。1)用“——”畫出加點字的正確讀音。
(2)聯系上下文解釋詞語耐人尋味:
。3)用“ —”畫出描寫畫面的句子,用“~~~”畫出描寫作者賞畫時的想象和感受的句子。
六.作業:
。1)課后同學們可以讀讀人們對《蒙娜麗莎》的研究如:《蒙娜麗莎的微笑之謎》和《說不盡的蒙娜麗莎》。
(2)《最后的晚餐》的故事。
。3)積累《蒙娜麗莎之約》中作者聯想和想象的句子
七、板書設計
27* 蒙娜麗莎之約
蒙娜麗莎 側面、正面
神秘的微笑 想象
永恒的美麗 遠------近
整體------局部
八、附件:
1、對詞語的理解。
交涉:互相商量解決彼此間相關的問題。課文指美國和法國兩個國家商量關于《蒙娜麗莎》這幅畫放在紐約展出的事情。
耐人尋味:耐,禁得起;尋味,仔細體會。形容意味深長,值得細細體會。
轉瞬即逝:瞬,一眨眼,轉眼;逝,消失。形容一眨眼就消失了。
璀璨:形容玉石的光澤鮮艷奪目。課文指《蒙娜麗莎》的光輝像一顆明珠那樣鮮艷奪目。
2、相關鏈接
紐約 瀕臨大西洋,是美國第一大都市和第一大商港,它不僅是美國的金融中心,也是全世界金融中心。
盧浮宮 盧浮宮位于巴黎市中心塞納河邊,是舉世聞名的藝術宮殿。它始建于12世紀末,是當時法國王室的城堡,用作防御目的,后來經過一系列的擴建和修繕逐漸成為一座金碧輝煌的王宮。從16世紀起,弗朗索瓦一世開始大規模地收藏各種藝術品,以后各代皇帝延續了這個傳統,充實了盧浮宮的收藏。如今博物館收藏的藝術品已達40萬件,其中包括雕塑、繪畫、美術工藝及古代東方、古代埃及和古希臘羅馬等7個門類。1981年,法國政府對這座精美的建筑進行了大規模的整修,從此盧浮宮成了藝術博物館。值得一提的是盧浮宮正門入口處有一個透明金字塔建筑,它的設計者就是著名的美籍華人建筑師貝聿銘。盧浮宮目前已經成為世界三大博物館之一,其藝術藏品種類之豐富,檔次之高堪稱世界一流。其中最重要的鎮宮三寶是世人皆知的米洛的《維納斯》、達·芬奇的《蒙娜麗莎》和薩莫特拉斯的《勝利女神》。
達·芬奇 (1452—1519)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一位畫家,也是整個歐洲文藝復興時期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是一位思想深邃、學識淵博、多才多藝的藝術大師、科學巨匠、文藝理論家、大哲學家、詩人、音樂家、工程師和發明家。他在幾乎每個領域都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后代的學者稱他是“文藝復興時代最完美的代表”,是“第一流的學者”,是一位“曠世奇才”。所有的、以及更多的贊譽他都當之無愧!睹赡塞惿泛汀蹲詈蟮耐聿汀愤@兩件譽滿全球的作品,使達·芬奇的名字永垂青史。
第27課《蒙娜麗莎之約》 篇4
教學目標
1.正確認讀“肖像、悄然、矜持、難以捉摸、臉頰”等詞語。
2.對照畫面,重點理解課文中具體描寫畫像的部分,通過品讀感悟《蒙娜麗莎》的魅力,學習作者按照一定順序進行觀察的方法和展開想象進行表達的方法。
3.朗讀課文中直接描寫畫作的部分,受到美的熏陶,積累語言。
4.結合課文內容和相關資料,介紹畫作。
教學重難點
對照畫面,重點理解課文中具體描寫畫像的部分,通過品讀,感受《蒙娜麗莎》的魅力。學習作者展開想象進行表達的方法。
教學準備
1.學生按照統一要求預習課文。
2.教師準備:達·芬奇及其畫作的資料;CIA課件、畫作。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檢查預習。
1.談話導入。
2.檢查字音(多媒體出示):肖像、悄然、難以捉摸、矜持、臉頰
(1)指名讀詞語,教師相機正音。
(2)齊讀詞語。
【設計意圖:文中雖然沒有生字,但對于“悄、捉摸,頰”這幾個字,學生在朗讀中容易出現錯誤,教師有必要強調!靶、矜、”等字是滲透性識字,學生只要借助拼音認識即可。】
(二)明確任務、感受魅力,感悟寫法。
【設計意圖:對于略讀課文而言,教學要整體求略,部分求精,求精的部分必是文章的重點內容。本環節中,重點引導學生交流作者描寫畫作的部分,也就是文章 5、 6、7自然段。在體會畫作魅力的同時要注意感受作者語言文字的魅力,學習作者介紹畫作時的觀察順序和表達方法,通過有感情的朗讀,讓學生積累語言,內化語言!
1.默讀連語接,找出學習要求。
2.出示自學提示,學生按照要求自學。
多媒體出示學習要求:“默讀課文,想一想,從課文哪些描寫中看出這幅世界名畫的魅力?標畫出相關語句,并寫下自己的感受。”
【設計意圖:這是文前連接語中的問題,以此問題為突破口,引導學生整體理解課文,感受畫作的魅力。學習時給學生留一定的時間,充分放手讓學生自學,形成自己富于個性的理解!
3.全班交流,感受畫作的魅力。
預設一:引導學生從參觀的人多等語句中感受這幅畫的魅力所在。
——“我們都在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前排隊,隊伍像一條長龍,大家都在靜靜地等著!
——“聽說美法兩國多次交涉,他才暫時離開巴黎的盧浮宮前來紐約。”
引導學生理解“排著長龍一樣的的隊伍”等語句,說明參觀的人多,從側面襯托出畫作的魅力。
預設二:交流第五自然段的相關語句,感受畫面的逼真。
(1)抓住關鍵語句體會畫面的栩栩如生。
“她的臉頰泛著紅光……你會懷疑血液真的在里面流動”。
(2)讀課文第五自然段,注意作者按照什么順序進行觀察。
(由遠到近,由整體到局部)
(3)相機指導朗讀。
預設三:交流第六自然段介紹畫面中人物面部表情的部分,感受畫作魅力,感悟寫法。
(1)在學生交流的同時,讓學生結合插圖體會蒙娜麗莎神秘微笑背后蘊含豐富的情感。
“那微笑,有時讓人覺得舒暢溫柔……是那樣耐人尋味,難以捉摸。”
(2)讓學生反復品讀描寫蒙娜麗莎微笑在作者心中感受的句子,感受畫作的魅力和語言的魅力。
(3)作者采用什么表達方式把蒙娜麗莎神秘的微笑描述出來的?(展開豐富的想象)
(4)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第27課《蒙娜麗莎之約》 篇5
教學目標
1.讀讀記記“探訪、交涉、風采、赴約、淡雅、捉摸、襯托、幻覺、深遠、有朝一日、大樣彼岸”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對照畫面,了解課文中具體描寫畫像的部分,學習作者把看到的和想象到的自然地融合在一起的寫作方法。
3.感受世界名畫的魅力。
教學重難點:
對照插圖,把具體描寫《蒙娜麗莎》畫像的部分找出來,欣賞蒙娜麗莎神秘莫測的美麗神韻和那如夢如幻的嫵媚微笑,引導學生從蒙娜麗莎的面部表情以及她的坐姿、雙手和背景等具體的描寫中體會世界名畫的魅力。
教學準備:
1.課前,安排學生查閱達?芬奇的資料,搜集蒙娜麗莎的畫冊、照片、掛歷等,欣賞一下這幅世界名畫。
2.教師準備此畫的掛圖。
3.組織學生事先相互交換傳閱,對名畫有初步的認識。
教學過程:
一、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1.美妙的樂曲,令人回味無窮;杰出的畫作,讓人百看不厭。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課文介紹的是有關意大利文藝復興巨匠達·芬奇的名畫《蒙娜麗莎》。
2.師生交流有關達·芬奇以及《蒙娜麗莎》的資料。
3.出示課題:蒙娜麗莎之約(齊讀)
讀了課題有什么想問的嗎?(學生緊扣課題質疑)
[設計意圖:學生將收集的資料交流,利于課文學習,對名畫有初步認識。]
。ǘ┏踝x課文,感知大意。
1.學生快速默讀課文,要求:讀通課文,想想課文主要寫了什么?
2.反饋交流。
課文先是描述了大家在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前排隊等候欣賞《蒙娜麗莎》的心情和此畫來紐約展出的原因;接著介紹了《蒙娜麗莎》畫像,具體介紹了畫的尺寸大小,人物的外形,特別詳細描寫了蒙娜麗莎的面部表情和神秘的微笑,以及她優雅的坐姿、交疊的雙手和幽深茫茫的背景;最后告訴大家,蒙娜麗莎給人帶來心靈的震撼,留下了永不磨滅的印象。
[設計意圖:通過默讀交流,感知文章脈絡,為下文學習做鋪墊。]
(三)再讀課文,感受名畫魅力
1.默讀課文,看看課文哪幾個自然段具體介紹了這幅名畫,找到課文5──7自然段。
2.出示《蒙娜麗莎》的圖畫,讓學生自由觀賞,談談體會。
3.從同學們驚嘆的眼神中,老師感受到你們對這幅畫的喜愛,說說你感受到了什么?(同桌交流說說感受最深的一點)
4.課文是怎樣具體介紹《蒙娜麗莎》這幅畫的呢?選一個你最感興趣的方面,細細讀一讀,體會體會,說說自己的感受。
5.全班交流,感受名畫的魅力。
提問:你從哪些描寫中看出了這幅世界名畫的魅力呢?
。1)引導學生感受畫的整體。(第五自然段)
a:引導讀句子“我隨著隊伍──我終于跟她面對面了”。
體會:幾百年來,《蒙娜麗莎》這幅畫幾經輾轉,最后被收藏在盧浮宮。這幅畫能夠來到紐約展出是多么不容易,也是多少人渴望的事情!
預習資料
一、教材解讀
1.課文簡說。
在世界著名的藝術殿堂法國的盧浮宮有三件寶,其中之一就是意大利文藝復興巨匠達·芬奇的傳世名作《蒙娜麗莎》。幾百年來,《蒙娜麗莎》讓人百看不厭。微抿的雙唇,微挑的嘴角,恬靜、淡雅的微笑讓我們感受到了永恒的美。
課文用生動的語言,向我們細致地展現了達·芬奇的精湛畫技和他天才的想象力。先是描述了大家在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前排隊等候欣賞《蒙娜麗莎》的心情和此畫來紐約展出的原因;接著作者用細膩的筆觸、傳神的語言介紹了《蒙娜麗莎》畫像,具體介紹了畫的尺寸大小,人物的外形,特別詳細描寫了蒙娜麗莎的面部表情和神秘的微笑,以及她優雅的坐姿、交疊的雙手和幽深茫茫的背景;最后用精煉而飽含激qing的語言告訴大家,蒙娜麗莎給人帶來了心靈的震撼,留下了永不磨滅的印象。整篇文章文筆洗練,文字淺顯流暢,可謂是介紹藝術品的傳神之作。
選編本課的意圖是引導學生把閱讀、感悟、想象結合起來,再現蒙娜麗莎神秘而迷人的微笑,受到美的熏陶,培養熱愛藝術的情操。
教學本課的重點是對照插圖,把具體描寫《蒙娜麗莎》畫像的部分找出來,欣賞蒙娜麗莎神秘莫測的美麗神韻和那如夢似幻的嫵媚微笑,引導學生從蒙娜麗莎的面部表情以及她的坐姿、雙手和背景等具體的描寫中體會世界名畫的魅力。
2.詞句解析。
(1)對句子的理解。
、佟睹赡塞惿肥鞘澜缟献罱艹龅男は癞,世界上有多少人能親睹她的風采呢?
“肖像”就是畫像,“世界上最著名的肖像畫”點明了《蒙娜麗莎》的藝術價值,而能親睹她的風采是一種榮幸,也是一種享受,于是就有了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前慕名而來的長龍一樣的隊伍,于是隊伍之長遠遠地超出了我們的想象,于是,等待也成了一種美麗。
、谖译S著隊伍慢慢地走近她,心中涌起一種奇異的感覺。近了,更近了,蒙娜麗莎就像真人一樣慢慢走近你。我終于跟她面對面了。
幾百年來,《蒙娜麗莎》這幅畫幾經輾轉,最后被收藏在盧浮宮。它曾經先后被珍藏于不同的王宮,甚至還被拿破侖拿走,在自己的臥室里掛了好多年。1911年,一名意大利人把它偷回到了意大利。二戰期間,法國人為了避免此畫落入納粹之手,曾多次轉移。這幅畫能夠來到紐約展出是多么不容易,也是多少人渴望的事情!
等待終于變成了現實,“近了,更近了,……我終于跟她面對面了!逼炔患按男那檐S然紙上。雖然經過了那么多年,蒙娜麗莎仍是那么恬靜、淡雅,怪不得作者說心中涌起一種奇異的感覺。面對蒙娜麗莎那泛著紅光的臉頰,柔和明亮的眼神,一切似真亦幻。蒙娜麗莎仿佛帶著一種磁性,吸引著每一位參觀者,讓人流連忘返。
有時讓人覺得舒暢溫柔,有時讓人覺得略含哀傷,有時讓人覺得十分親切,有時又讓人覺得有幾分矜持。
“矜持”,慎重,拘謹。從古至今,可以說沒有一幅人物肖像如《蒙娜麗莎》那樣,讓世人如此地津津樂道。當我們凝視達·芬奇的傳世名畫《蒙娜麗莎》時,常常被那帶有三分柔情、七分迷離的微笑所迷惑。她的微笑時隱時現,難以捉摸,引發人們無窮的猜測,她優雅的神態中閃耀著母性的光輝,女人寬容豐厚的情感是那樣令人動容,然而又是那樣無法解讀。
、芩呀洺闪宋异`魂的一部分。
目睹了《蒙娜麗莎》,感受到了她的魅力,已經深深地被她打動,她的光輝照耀著我,照耀著目睹她芳容的每一個人。她的生動,她的溫柔,她的美麗,她的神秘,在我的心底留下了永不磨滅的印象,她已經成了我靈魂的一部分。這句話寫出了蒙娜麗莎給人帶來的心靈的震撼以及印象的深刻。
(2)對詞語的理解。
交涉:互相商量解決彼此間相關的問題。課文指美國和法國兩個國家商量關于《蒙娜麗莎》這幅畫放在紐約展出的事情。
耐人尋味:耐,禁得起;尋味,仔細體會。形容意味深長,值得細細體會。
轉瞬即逝:瞬,一眨眼,轉眼;逝,消失。形容一眨眼就消失了。
璀璨:形容玉石的光澤鮮艷奪目。課文指《蒙娜麗莎》的光輝像一顆明珠那樣鮮艷奪目。
二、教學目標
1.讀讀記記“探訪、交涉、風采、赴約、淡雅、捉摸、襯托、幻覺、深遠、有朝一日、大洋彼岸”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對照畫面,了解課文中具體描寫畫像的部分,學習作者把看到的和想象到的自然地融合在一起的寫作方法。
3.感受世界名畫的魅力,受到美的熏陶。
三、教學建議
1.課前,安排有條件的同學去查閱達·芬奇的資料,搜集蒙娜麗莎的畫冊、照片、掛歷等,欣賞一下這幅世界名畫。教師準備此畫的摹本(掛圖)。組織學生事先相互交換傳閱,對名畫有初步的認識。
2.本課的教學要體現高年級略讀課文的特點。讓學生自讀自悟,在讀的過程中感受蒙娜麗莎的永恒美。可以采用以下教學思路:
。1)初讀課文,粗知大意。先讓學生速讀課文,借助拼音把課文讀正確,大致理解有關詞語,并了解課文內容,理清敘述順序。這個環節應給學生提供交流時間,說說課文主要寫了什么。
。2)再讀課文,感受名畫魅力。第二遍布置學生讀課文,讓學生找到具體描寫畫像的部分。通過圖文對照和資料的引入,讓學生充分感受蒙娜麗莎微笑的神秘,體會她的舒暢溫柔、哀傷、親切和矜持。引導學生重點交流從哪些具體描寫中看出了這幅世界名畫的魅力,作者看到這幅畫想到了什么。學習作者把眼前看到的和內心的想象自然地融合在一起的寫作方法,體會作者是怎樣把蒙娜麗莎描寫生動的。
。3)最后建議以當小小解說員、制作資料卡或其他形式向別人介紹這幅畫。
3.課文語言生動,文字流暢,特別是對畫像的描寫更是細致入微,可引導學生多讀多看多想,體會繪畫藝術給人帶來的美的享受。鼓勵學生對課文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問,并試著用恰當的方法解決問題,圖文結合,最大限度地感受蒙娜麗莎的美。對于名畫,學生很難從專業角度去審視,重在從整體去感受,因此,不同形式的朗讀在全文中起著相當重要的作用。
4.課尾可以引入達·芬奇的另一幅名畫《最后的晚餐》,教師作簡單的講解,借此培養學生對繪畫藝術的興趣和搜集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
蒙娜麗莎之約
課文導讀:杰出的畫作,讓人百看不厭。下面這篇課文講的是有關達·芬奇的名畫《蒙娜麗莎》的事。閱讀課文,說說你從哪些描寫中看出了這幅世界名畫的魅力;再把課文中具體描寫《蒙娜麗莎》畫像的部分找出來,對照插圖多讀幾遍。
我們在紐(niǔ)約大都會博物館前排著隊,隊伍像一條長龍,大家都在靜靜地等著。
一群灰鴿飛來,在我們身邊大搖大擺地散步,有的好奇地歪著頭看著我們,可能正猜想我們在做什么。它們猜得到嗎?大家正在等著控訪那剛從巴黎飛來的世界著名的美麗女子。聽說美法兩國多次交涉,她才能暫時離開巴黎的盧(lú)浮宮前來紐約。她,就是誕生于達·芬奇筆下,面帶永遠微笑的“蒙娜麗莎”!
《蒙娜麗莎》是世界上最杰出的肖(xiào)像畫,世界上有多少人能親睹她的風采呢?我無論如何都不會想到,有朝一日,她能從大洋彼岸飛來與我們相約。我猜想今天來“赴約”的人一定很多,但隊伍之長還是遠遠超出了我的想象。
隊伍慢慢地向前移動。我慢慢地上了博物館門前的臺階,進了大門,到了陳列《蒙娜麗莎》的房間外。隊伍移動得更慢了。不知過了多久,我終于走到了陳列室門口,終于看到了她。
那幅畫不大,大概三英尺長、兩英尺寬吧,整幅畫幾乎只是一種棕色。我隨著隊伍慢慢地走近她,心中涌起一種奇異的感覺。近了,更近了,蒙娜麗莎就像真人一樣慢慢走近你。我終于跟她面對面了。她的臉頰泛著紅光,一頭黑發輕松地垂落雙肩。她的眼神是那樣柔和與明亮,嘴唇看來不像是涂抹的色彩,而是真的血肉。仔細看她的頸項,你會懷疑血液真的在里面流動。 《蒙娜麗莎之約》參考資料
蒙娜麗莎那微抿(mǐn)的雙唇,微挑的嘴角,好像有話要跟你說。在那極富個性的嘴角和眼神里,悄然流露出恬(tián)靜、淡雅的微笑。那微笑,有時讓人覺得舒暢溫柔,有時讓人覺得略含誤傷,有時讓人覺得十分親切,有時又讓人覺得有幾分矜(jīn)持。蒙娜麗莎那“神秘的微笑”是那樣耐人尋味,難以捉摸。達·芬奇憑著他的天才想象為和他那神奇的畫筆,使蒙娜麗莎轉瞬即逝的面部表情,成了永恒的美的象征。
蒙娜麗莎的身姿和交搭的雙臂使她顯得大方、端莊。她的臉部、頸部和雙手好像沐(mü)浴在陽光里,格外明亮動人;好的右手,刻畫得極其清晰細膩,富有生命的活力;她的樸素的茶褐色衣服更加襯托出特有的生命力。她身后的背景充滿著幻覺般的神秘感,山巒、石橋、流水、樹叢、小徑,在朦朧中向遠方蜿蜒隱去。在這空曠而深遠的背景里,蒙娜麗莎更加美麗動人。
“蒙娜麗莎”是全人類文化寶庫中一顆璀(cuǐ)璨(càn)的明珠,她的光輝照耀著每一個有幸看到她的人。我雖然在她面前只停留了短短幾分鐘,她卻在我的心底留下了永不磨滅的印象。她已經成了我靈魂的一部分。
課文注釋:本文根據王克難的同名作品改寫。
第27課《蒙娜麗莎之約》 篇6
教學目標:
1.讀讀記記“探訪、交涉、肖像畫、赴約、恬靜、矜持、微抿雙唇、耐人尋味、難以捉摸、璀璨、永不磨滅”等詞語。
2.對照畫面,了解課文中具體描寫畫像的部分,學習作者把看到的和想象到的自然地融合在一起的寫作方法。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5-7自然段。感受世界名畫的魅力,產生要親眼目睹這幅畫的風采的強烈愿望。
教學重難點:
對照插圖,把具體描寫《蒙娜麗莎》畫像的部分找出來,欣賞蒙娜麗莎神秘莫測的美麗神韻和那如夢如幻的嫵媚微笑,引導學生從蒙娜麗莎的面部表情以及她的坐姿、雙手和背景等具體的描寫中體會世界名畫的魅力。
教學過程:
一、檢查預習,導入新課
師:課前同學們都進行了預習,課文中的詞都會讀了嗎?檢查預習情況:
1.我會讀:(課件出示)
探訪 交涉 肖像畫 赴約 恬靜 矜持 璀璨
微抿雙唇 耐人尋味 難以捉摸 永不磨滅
(1) 自己先讀一遍。
(2) 指名讀。(誰愿意讀給大家聽?其他同學注意聽他有沒有讀對。)
(3) 齊讀一遍。
2.同學們預習得不錯,我們先來欣賞一幅畫,(課件出示畫像)你對它的了解有多少呢?
師小結: 它就是世界上最杰出的肖像畫——《蒙娜麗莎》,陳列在世界著名的藝術殿堂法國盧浮宮,被譽為盧浮宮的鎮宮之寶。它每小時要迎接1500人次的參觀。1911年它曾不幸被竊,法國人竟將它失竊的日子當作“國難日”,舉國降半旗哀悼;當它失而復得時,法國舉國歡慶的氣氛,不亞于一個國家的誕生。我們不禁要問:這幅畫究竟有著什么樣的魅力呢?讓一個國家如此重視。
3.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新課文,看一位作家在欣賞完《蒙》這幅畫像后有著怎樣的感受。
4.我們一起來讀一遍課題《27.蒙娜麗莎之約》。
二、明確要求,完成自學
學生按要求自讀課文。
(課件出示)自由朗讀課文,思考:
作者是從哪些方面寫出了這幅名畫的魅力,并在文中做出相應的標記。
三、交流探究一,整體感受
我們一起來交流一下:課文從哪些方面寫出了這幅名畫的魅力?
1.人多。(對,其實文中還有多處寫到了觀看名畫的人多,你能找出來嗎?有這么多人來觀看,這就是這幅畫的魅力。
2.畫展出的不易。(一幅畫的展出竟需要美法兩個大國多次交涉,這幅畫的確很有魅力。。
3.預設:讀第5段:
讀得真有感情,你能概括地說說這段寫了什么嗎?(畫像的內容)具體描寫畫像內容的還有哪些語段呢?(6.7段)
對,5.6.7段就是通過對畫像內容的具體描寫來表現名畫魅力的。
4.課文還從哪方面寫出了這幅名畫的魅力呢? (作者欣賞完畫后的感受。)
5.小結:
正像同學們剛才交流的那樣,作者就是從這三方面寫出了名畫的魅力。其中哪一部分是本文的重點呢?(第2部分——5-7段對蒙娜麗莎畫像內容的描寫是本文的重點。)
四、交流探究二,語段研讀
1.好,我們就來看這部分。幻燈出示:請同學們再次品讀5-7段具體描寫畫像的語句,將最能吸引你的一部分的描寫畫出來,多讀幾遍,想想這部分描寫好在哪兒?
同學們剛剛讀了具體描寫畫像內容的語句。哪部分描寫最吸引你呢?
2.研讀第6段 預設:
(1)生:我覺得蒙娜麗莎的微笑最吸引人。
師:哦,你認為這部分的描寫好在哪呢?
生:作者的描寫很生動,很細致。
師:細致生動地描寫蒙娜麗莎微笑的詞有哪些?
生:舒暢溫柔、略含哀傷、親切、矜持。
(2)師:你知道“矜持”什么意思嗎? (慎重、拘謹)
。3)一個簡單的微笑,作者卻從中解讀到這么復雜的情感,這是為什么呢?
。4)(“舒暢溫柔、略含哀傷、親切、矜持” 這些情感作者看得到嗎?而是作者由畫面展開的想象。) 體會寫法:作者這樣展開想象去寫有什么好處?
下面就請同學們對照插圖,再讀 描寫微笑的這個語段,體會加上或去掉這部分想象的文字感覺有什么不一樣?
小結:(想象能讓平面變得立體,使靜止變得鮮活起來,這樣的描寫不僅讓我們感受到了名畫的魅力,還能使文章更吸引人。希望同學們今后也能在寫作時加以運用。)
。5)誰愿意通過自己的朗讀,讓我們感受蒙娜麗莎微笑的美呢?(指名讀)
3.寫一寫
師引語:從古至今,可以說沒有一幅人物肖像畫能像《蒙娜麗莎》那樣,讓世人如此地津津樂道。這幅畫的魅力就在于不同的人看到這幅畫,就會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下面就請同學們 再次欣賞這幅畫,發揮你的想象,你能從這神秘的微笑中看到什么呢?
蒙娜麗莎那“神秘的微笑”是那樣耐人尋味,難以捉摸。那微笑,有時讓人覺得( ),有時又讓人覺得( )。
。1)想一想,寫一寫。 (2) 指名說。 (3)出示關于微笑的資料。
4.研讀第5、7段
同學們真了不起,也學會了作者邊欣賞藝術作品、邊展開想象的方法。課文5.7段的描寫也采用了與描寫微笑相同的方法,那就是將看到的和想象到的自然融合到一起的方法。下面就請同學們把這兩段中展開想象的句子趕快找出來,體會這樣寫的精妙,然后帶著你的感受讀一讀。
。1)你想讀哪一句?談感受。
(2)帶著自己的感受有感情的朗讀。(個性化朗讀)
五、小結并布置作業
1.小結:從同學們的表情和朗讀中,老師也深切感受到了這幅畫的魅力,讓沒見過這幅畫的讀者們都產生了一個強烈的愿望——真想親眼目睹一下這幅畫的風采。
教師引讀:難怪作者與《蒙娜麗莎》的約會雖然只有短短幾分鐘,卻在作者心底留下了永不磨滅的印象,成了他靈魂的一部分……(最后一段)
2.學到這兒,我們來認識一下這幅杰出畫像的創作者達?芬奇。(出示圖片資料投影)
【教學反思】
但凡上過公開課的老師肯定有一個感覺,準備公開課是一件累人的事!有一次在公交車上聽到蔡依林的一首歌,歌詞唱得太快,聽不清,歌名我倒是記住了——《玩美》,挺有意思吧?!
整個備課的過程就是“玩美”,不停地想,不斷地問,不時地改。雛形出來了就上一節,請同事聽聽,再想想改改;然后再上一節,請同事、師傅、領導聽聽,完了綜合各方意見再改改;最后自己上一節,感受感受。才敢拿到兄弟學校獻丑!其中我印象深刻的就是寫話訓練的設計,最先的想法是欣賞完達芬奇另外一幅代表作《最后的晚餐》(課本上有一幅插圖),運用想象的方法寫寫其中一個人物,可是后來聽課老師提出這個題目太難,人物外貌看不清,而且時代背景學生不了解,學生作業反饋上來的確是這樣;后來干脆在感受完蒙娜麗莎微笑的美之后,讓學生再次欣賞畫像,發揮想象,“你能從這神秘的微笑中看到什么呢?”一部分學生還是覺得無從著手;再后來模仿課文的寫法,讓學生想象再寫下來,“蒙娜麗莎那“神秘的微笑”是那樣耐人尋味,難以捉摸。那微笑,有時讓人覺得( ),有時又讓人覺得( )!痹嚱滔聛磉@種設計應該比較合理,學生也最有話說。完了之后,我就在想,平時上課可沒這么“磨”呀!錢夢龍老師在備課中談到:“我的水平不高,只有初中的水平,我讀的時候覺得有疑惑的地方,學生一定也有疑惑,我讀了好幾遍才感受到好的地方,學生一定也很難感受到,我教學時就在這些方面導一導!卞X夢龍老師的做法給了我很大啟發,在備課前即要估量學生什么地方讀不懂、讀不好,然后再展開教學!胺彩骂A則立,不預則廢。
”精心準備是上好一堂課的前提,課前要好好下點功夫!
上完了課,有值得肯定的地方,當然也有不足之處,學友和導師提出了許多中肯的建議和意見,讓我受益匪淺。比如課堂上指導朗讀得還不夠細致,缺少有層次的閱讀,因此學生讀得還不夠多,讀得還不夠生動、投入,致使氛圍不夠,情感不能得到提升。這方面我還要注意加強。當然本身“玩美”的過程也讓我學到很多,讓我明白了上語文課之前,應重視學生的“最鄰近發展區”,然后將學生引入一定的問題情境,讓學生獨立探索。這樣,有助于提高他們的自信心和學習興趣等。
玩美就是為了更加完美,玩美的過程充滿艱辛,但會讓你收獲完美,所以值得!
第27課《蒙娜麗莎之約》 篇7
教學目標
1.讀讀記記“探訪、交涉、風采、赴約、淡雅、捉摸、襯托、幻覺、深遠、有朝一日、大樣彼岸”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對照畫面,了解課文中具體描寫畫像的部分,學習作者把看到的和想象到的自然地融合在一起的寫作方法。
3.感受世界名畫的魅力。
教學重難點:
對照插圖,把具體描寫《蒙娜麗莎》畫像的部分找出來,欣賞蒙娜麗莎神秘莫測的美麗神韻和那如夢如幻的嫵媚微笑,引導學生從蒙娜麗莎的面部表情以及她的坐姿、雙手和背景等具體的描寫中體會世界名畫的魅力。
教學準備:
1.課前,安排學生查閱達?芬奇的資料,搜集蒙娜麗莎的畫冊、照片、掛歷等,欣賞一下這幅世界名畫。
2.教師準備此畫的掛圖。
3.組織學生事先相互交換傳閱,對名畫有初步的認識。
教學過程:
一、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1.美妙的樂曲,令人回味無窮;杰出的畫作,讓人百看不厭。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課文介紹的是有關意大利文藝復興巨匠達·芬奇的名畫《蒙娜麗莎》。
2.師生交流有關達·芬奇以及《蒙娜麗莎》的資料。
3.出示課題:蒙娜麗莎之約(齊讀)
讀了課題有什么想問的嗎?(學生緊扣課題質疑)
[設計意圖:學生將收集的資料交流,利于課文學習,對名畫有初步認識。]
。ǘ┏踝x課文,感知大意。
1.學生快速默讀課文,要求:讀通課文,想想課文主要寫了什么?
2.反饋交流。
課文先是描述了大家在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前排隊等候欣賞《蒙娜麗莎》的心情和此畫來紐約展出的原因;接著介紹了《蒙娜麗莎》畫像,具體介紹了畫的尺寸大小,人物的外形,特別詳細描寫了蒙娜麗莎的面部表情和神秘的微笑,以及她優雅的坐姿、交疊的雙手和幽深茫茫的背景;最后告訴大家,蒙娜麗莎給人帶來心靈的震撼,留下了永不磨滅的印象。
[設計意圖:通過默讀交流,感知文章脈絡,為下文學習做鋪墊。]
(三)再讀課文,感受名畫魅力
1.默讀課文,看看課文哪幾個自然段具體介紹了這幅名畫,找到課文5──7自然段。
2.出示《蒙娜麗莎》的圖畫,讓學生自由觀賞,談談體會。
3.從同學們驚嘆的眼神中,老師感受到你們對這幅畫的喜愛,說說你感受到了什么?(同桌交流說說感受最深的一點)
4.課文是怎樣具體介紹《蒙娜麗莎》這幅畫的呢?選一個你最感興趣的方面,細細讀一讀,體會體會,說說自己的感受。
5.全班交流,感受名畫的魅力。
提問:你從哪些描寫中看出了這幅世界名畫的魅力呢?
。1)引導學生感受畫的整體。(第五自然段)
A:引導讀句子“我隨著隊伍──我終于跟她面對面了”。
體會:幾百年來,《蒙娜麗莎》這幅畫幾經輾轉,最后被收藏在盧浮宮。這幅畫能夠來到紐約展出是多么不容易,也是多少人渴望的事情!
課件補充資料:
“它曾經先后被珍藏于不同的王宮,甚至還被拿破侖拿走,在自己的臥室里掛了好多年。1911年,一名意大利人把它偷回了意大利。二戰期間,法國人為了避免此畫落入納粹之手,曾多次轉移。這幅畫能夠來到紐約展出是多么不容易,也是多少人渴望的事情!”
等待終于變成了現實,“近了,更近了──我終于跟她面對面了”迫不及待的心情躍然紙上。雖然經過了五百多年,她仍是那么恬靜、淡雅,怪不得作者說心中涌起一種奇異的感覺。
B、引導讀句子“她的臉頰泛著紅光──你會懷疑血液真的在里面流動”。
體會:我們仿佛看到了她一頭烏黑的長發,柔和明亮的眼神,真實的嘴唇,而且更令人稱奇的是頸項里的血液也仿佛在流動,一切似真亦幻。
過渡:你還從哪兒感受到了這幅畫的魅力?(微笑)自古以來,蒙娜麗莎的微笑一直是個謎,她的微笑到底神秘在哪兒?
。2)引導學生觀察肖像畫的面部表情。(第六自然段)
引導讀句子“那微笑──幾分矜持”。
體會:當我們凝視達?芬奇的傳世名畫《蒙娜麗莎》時,常常被那帶有三分柔情、七分迷離的微笑所迷惑。她的微笑時隱時現,難以捉摸,引發人們無窮的猜測,她優雅的神態中閃耀著母性的光輝,女人寬容豐厚的情感是那樣令人動容,然而又是那樣無法解讀。
小結并過渡:緊抿的雙唇,微挑的嘴角,耐人尋味的神秘的微笑,達?芬奇用他天才的想象力和神奇的畫筆,讓蒙娜麗莎的微笑成為永恒美的象征。
。3)引入關于“蒙娜麗莎的微笑”的資料。
(4)看了這些資料,你有什么想說?(體會達?芬奇的精湛技藝和作者豐富的想象)
(5)達·芬奇的精湛技藝除了體現在蒙娜麗莎神秘的微笑上,還體現在哪兒?(引出第七自然段)
第七自然段,重點指導觀察蒙娜麗莎的身姿、服飾與她身后的背景。特別是她的右手?坍嫷脴O其清晰、細膩,她身后的背景充滿著幻覺般的神秘感。
6.作者用優美生動的語言細致地向我們描述了蒙娜麗莎的美麗神韻,讓我們感到蒙娜麗莎仿佛就在我們面前。作者不僅描寫了自己看到的情景,而且融入了豐富的想象,你能找到這樣的句段嗎?
7.同學們,我們隨著作者的目光欣賞了蒙娜麗莎的風采,蒙娜麗莎的形象一定深深地印在你的腦海里,假如你是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的講解員,你會怎么向參觀者介紹這幅畫呢?(學生準備后做講解員介紹)
[設計意圖:這部分教學是這課的重點,教學設計突出了重點,即:欣賞蒙娜麗莎神秘莫測的美麗神韻和那如夢如幻的嫵媚微笑,引導學生從蒙娜麗莎的面部表情以及她的坐姿、雙手和背景等具體的描寫中體會世界名畫的魅力。教學時注意勾畫出插圖描寫的文字,引導學生交流細節描寫中感受到什么。]
(四)回扣前文,加深感悟
1.過渡:我們從作者對蒙娜麗莎的具體描述中感受到了她的魅力,你還從哪里看出蒙娜麗莎的魅力?
2.學生再讀課文,找到1──4自然段,從人們的等待中感受蒙娜麗莎的魅力。
3.學生自由讀后全班交流:
。1)句子“我們在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前排著隊,隊伍像一條長龍”。
(2)這幅畫從盧浮宮前來紐約,來之不易。
(3)隊伍移動很緩慢。
[設計意圖:感受等待也是一種美麗。體會名畫的來之不易。]
(五)總結升華,激情朗讀
1.過渡:同學們可真會學習
第27課《蒙娜麗莎之約》 篇8
一、導語
同學們,在世界的藝術殿堂法國盧浮宮陳列著這樣一幅畫,它被譽為盧浮宮的三大鎮宮之寶之一,它每小時要迎接1500人次的參觀。1911年它曾不幸被竊,法國人竟將它失竊的日子當作“國難日”。當它失而復得時,法國舉國歡慶的氣氛,不亞于一個國家的誕生。這究竟是怎樣的一幅畫,它有什么樣的魅力呢?下面我們就先欣賞一下這幅畫。(賞畫)它就是世界上最杰出的肖像畫──《蒙娜麗莎》。
欣賞了這幅畫后,你有什么感受?
生談感受。
初看這幅畫,同學們只是覺得它很逼真,并沒有感覺它有什么特別的?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新課文,看一位作家在欣賞完蒙娜麗莎這幅畫像后有著怎樣的感受。
請同學們齊讀課題:27、蒙娜麗莎之約。
二、明確要求,完成自學
這是一篇略讀課文,我們先來看本課的連接語,看連接語中為我們提出了哪些要求?
指名讀。
找得非常準確。好,明確了要求,我們就明確了學習的方向。老師將連接語中的要求給同學們整理了一下,請同學們看大屏幕。(師讀,強調2次讀。)下面就請同學們自讀課文,完成大屏幕上的要求。
要求:
1、閱讀課文,看看作者從哪些方面寫出了這幅名畫的魅力,并在文中做出相應的標記。
2、把課文中具體描寫《蒙娜麗莎》畫像內容的部分找出來,多讀幾遍。
三、交流探究要求
我們先交流第一個問題:
課文從哪些方面寫出了這幅名畫的魅力?
1、人多。
。▽,文中還有多處寫到了觀看名畫的人多,除此之外,還有哪些方面的描寫也讓我們感受到名畫的魅力呢?)
2、畫展出的不易。
3、預設:
讀第5段:
讀得真有感情,你能概括地說說這段寫了什么嗎?(畫像的內容)具體描寫畫像內容的還有哪些語段呢?
。6、7段。)
對,5、6、7段就是通過對畫像內容的具體描寫來表現名畫魅力的。
4、課文還從哪方面寫出了這幅名畫的魅力呢?
。ㄗ髡咝蕾p完畫后的感受。)
5、小結:
正像同學們剛才交流的那樣,課文先描述了觀看畫展的人多、畫來紐約展出不易,接著介紹了畫像上的內容,最后描寫了作者欣賞完畫像后的感受。作者就是從這三方面寫出了名畫的魅力。其中哪一部分是本文的重點呢?
。ǖ2部分、5、7段對蒙娜麗莎畫像內容的描寫是本文的重點。)
四、交流探究問題
1、好,我們就來看這部分。誰愿與大家交流一下你劃出的具體描寫畫像內容的語句呢?
對,就是同學們交流的這些語句具體描寫了畫像上的內容。剛才同學們在自學中已經將這部分反復朗讀了好多遍,誰來告訴大家在剛才的品讀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為什么這些描寫如此傳神?請同學們再次品讀5-7段具體描寫畫像的語句,將最能吸引你的一部分的描寫標記出來,想想這部分描寫好在哪兒?
2、研讀第6段:
、派何矣X得蒙娜麗莎的微笑最吸引人。
師:哦,你認為這部分的描寫好在呢?
生:作者的描寫很生動,很細致。
師:細致、生動地描寫蒙娜麗莎微笑的詞有哪些?
生:舒暢溫柔、略含哀傷、親切、矜持?
⑵師:你知道“矜持”什么意思嗎?
、且粋簡單的微笑,作者卻從中解讀到這么復雜的情感,這是為什么呢?
。ㄗ髡哒归_了想象。)
可見“舒暢溫柔、略含哀傷、親切、矜持”這些情感不是作者看到的,而是作者由畫面展開的想象。
⑷體會寫法:
作者這樣展開想象去寫有什么好處?下面就請同學們對照插圖,再讀描寫微笑的這個語段,體會加上和去掉這部分想象的文字有什么區別?
小結:
想象能讓平面變得立體,使靜止變得鮮活起來,這樣的描寫不僅讓我們感受到了名畫的魅力,還能使自己的文章更吸引人。希望同學們今后也能在寫作時加以運用。
、普l愿意通過自己的朗讀,讓我們感受蒙娜麗莎微笑的美呢?
指名讀。
⑶從古至今,可以說沒有一幅人物肖像畫能像《蒙娜麗莎》那樣,讓世人如此地津津樂道。當我們凝視這幅名畫時,常常被她那三分柔情、七分迷離的微笑所迷惑。她的微笑時隱時現,難以捉摸,引發人們無窮的猜測。下面就請同學們再次欣賞這幅畫,看你能從這神秘的微笑中看到什么?
3、研讀第5、7段:
同學們真了不起,也學會了作者邊欣賞藝術作品邊展開想象的方法。課文5、7段的描寫也吸引了不少同學,作者在寫這2部分時,采用了與描寫微笑相同的方法,那就是將看到的和想象到的自然融合到一起的方法。下面就請同學們把這兩段中展開想象的句子找出來,有感情地讀給同桌聽,體會這樣寫的精妙。
4、小結:
作者在介紹這幅畫時展開了豐富的想象和聯想,他生動的描寫,使蒙娜麗莎的形象鮮活起來,也讓沒見過這幅畫的讀者們都產生了一個強烈的愿望──要親眼目睹這幅畫的風采。下面老師就給同學們一個機會,成就你心中的夢想。請大家當一會大都會博物館的解說員,向各位觀光者介紹一下這幅畫。希望你的講解能讓觀光者感到不虛此行。誰首當其沖,第一個發言呢?
四、布置作業
同學們,作者在介紹這幅畫時展開了豐富的想象和聯想,他生動的描寫,使蒙娜麗莎的形象鮮活起來。我們為作者高超藝術鑒賞、表現能力所吸引,為達芬奇高超的繪畫技巧所折服。下面老師再向你介紹一幅世界上最的宗教畫──達芬奇創作的《最后的晚餐》。課后請同學們查找資料,了解這幅畫背后的宗教故事,選取一兩個你最感興趣的人物,將你看到的和想到的寫下來。
第27課《蒙娜麗莎之約》 篇9
教學目標
1 、學會本課生字、生詞。
2 、理解課文內容,弄清《蒙娜麗莎》這幅畫都畫了些什么。
3 、培養學生欣賞繪畫的能力,培養欣賞名畫的情感。
教學重難點:培養學生欣賞繪畫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在世界著名的藝術殿堂盧浮宮中有三件寶,其中一件就是《蒙娜麗莎》(板書:蒙娜麗莎),它是意大利文藝復興巨匠著名畫家達·芬奇的代表作。幾百年來,這幅畫一直讓人們百看不厭,也一直為世人所津津樂道,蒙娜麗莎的微笑也成了世界上最神秘的微笑!你們想看看嗎?今天,就讓我們跟隨作者在大洋彼岸探訪蒙娜麗莎吧!
2.出示課題:蒙娜麗莎之約。(齊讀)
讀了課題有什么想問的嗎?(學生緊扣課題質疑)
二、介紹達·芬奇
達·芬奇是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最著名的繪畫巨匠。他不僅是一位天才的畫家,并且是大數學家、科學家、力學家和工程師,設計過世界上第一個飛行器。不僅如此,他還是醫學家、音樂家和戲劇家,而且在物理學和植物學等其它科學的研究也很有成就。是一位多才多藝,全面發展的人。他對人類作出過多方面的貢獻。他道德高尚,舉止溫雅,且體格健壯,力量過人,據說他一只手就能輕易地折斷馬蹄鐵。他左右手都會寫字,作畫,他用左手寫的字是反向的,人們只有在鏡子里才能看懂。
達·芬奇出生于佛羅倫薩附近的芬奇鎮,這是一個景色秀麗,風景如畫的地方,展現出一派田園風光:山坡上有葡萄園,山谷里聳立著四季常綠的樹木,潺潺的溪水和嘰嘰喳喳的鳥叫聲構成了一曲歡快悅耳的音樂。在這樣美麗的自然環境的熏陶下,達芬奇的觀察力和感受力都逐漸敏銳和豐富起來。
三、初讀課文,感受名畫。
1.學生快速默讀課文,要求:讀通課文,想想課文主要講了什么?
2.反饋交流。
四、欣賞名畫,感受魅力。
1.默讀課文,看看課文那幾個自然段具體介紹了這幅名畫,找到課文5~7自然段。
2.觀察《蒙娜麗莎》的課文插圖,并對照課文對這幅畫的描寫,讓學生自由觀賞。
3.從同學們驚奇的眼神中,老師感受到你們對這幅畫的喜愛,說說你感受到了什么?(同桌交流說說感受最深的一點)
4.課文是怎樣具體介紹《蒙娜麗莎》這幅畫的呢?選一個你最感興趣的方面,細細讀一讀,體會體會,說說自己的感受。
5全班交流,感受名畫的魅力。
。1)引導學生感受畫的整體。(第五自然段)
(2)引導學生觀察肖像畫的面部表情。(第六自然段)
圍繞“神秘的微笑”,感受達·芬奇用他天才的想象力和神奇的畫筆,讓蒙娜麗莎的微笑成為永恒美的象征。
。3)引入資料:500年來,人們一直對《蒙娜麗莎》神秘的微笑莫衷一是。不同的觀者或在不同的時間去看,感受似乎都不同。有時覺得她笑得舒暢溫柔,有時又顯得嚴肅,有時像是略含哀傷,有時甚至顯出譏嘲和揶揄。在一幅畫中,光線的變化不能像在雕塑中產生那樣大的差別。但在蒙娜麗莎的臉上,微暗的陰影時隱時現,為她的雙眼與嘴唇披上了一層面紗。而人的笑容主要表現在眼角和嘴角上,達·芬奇卻偏把這些部位畫得若隱若現,沒有明確的界線,因此才會有這令人捉摸不定的“神秘的微笑”。法國巴黎盧浮宮公布蒙娜麗莎的微笑包含了83%的高興、9%的厭惡、6%的恐懼和2%的憤怒。這一結果是由荷蘭阿姆斯特丹的一所大學應用“情感識別軟件”分析出來的。
。4)達·芬奇精湛的技藝除了體現在蒙娜麗莎神秘的微笑上,還體現在哪兒?(引出第七自然段)
第七自然段,重點指導觀察蒙娜麗莎的身姿、服飾與她身后的背景。特別是她的右手,刻畫得極其清晰、細膩,她身后的背景充滿著幻覺般的神秘感。
6.作者用優美生動的語言細致地向我們描述了蒙娜麗莎的美麗神韻,讓我們感到蒙娜麗莎仿佛就在我們面前。作者不僅描寫了自己看到的情景,而且融入了豐富的想象,你能找到這樣的句段嗎?
7.說話訓練:
同學們,我們隨著作者的目光欣賞了蒙娜麗莎的風采,蒙娜麗莎的形象一定深深地印在你的腦海里,假如你是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的講解員,你會怎么向參觀者來介紹這幅畫呢?請你準備一下,等會兒向大家介紹一下。(學生做講解員介紹)
五、回扣前文,加深感悟。
1.過渡:我們從作者對蒙娜麗莎的具體描述中感受到了她的魅力,你還從哪里看出蒙娜麗莎的魅力?
2.學生讀課文1~4自然段,從人們的等待中感受蒙娜麗莎的魅力。
。1)從“我們在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前排著隊,隊伍像一條長龍”看出來的。
。2)這幅畫從盧浮宮前來紐約,來之不易。
。3)隊伍移動很緩慢。
六、總結升華,激情朗讀。
1.過渡:同學們可真會學習,不僅從作者的具體描述中感受到蒙娜麗莎的神奇魅力,還能夠從等待中看出畫的魅力。怪不得作者在最后說:出示第八自然段
教師導引:雖然我在她面前只停留了幾分鐘,但是她已經深深地嵌入了我的心靈,已經成了我靈魂的一部分……
2、結語:《蒙娜麗莎》就是這樣一幅畫,她是全人類文化寶庫中的一顆璀璨的明珠,她的圣潔光輝照耀著我們每一個人,她在我們每一個人的心底留下了永不磨滅的印象,同樣,她也成了我們靈魂的一部分。
第27課《蒙娜麗莎之約》 篇10
一、課文簡說:
《蒙娜麗莎之約》用生動的語言,向我們細致地展現了達·芬奇的精湛畫技和他天才的想象力。先是描述了大家在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前排隊等候欣賞《蒙娜麗莎》的心情和此畫來紐約展出的原因;接著作者用細膩的筆觸、傳神的語言介紹了《蒙娜麗莎》畫像,具體介紹了畫的尺寸大小,人物的外形,特別詳細描寫了蒙娜麗莎的面部表情和神秘的微笑,以及她優雅的坐姿、交疊的雙手和幽深茫茫的背景;最后用精煉而飽含激情的語言告訴大家,蒙娜麗莎給人帶來了心靈的震撼,留下了永不磨滅的印象。整篇文章文筆洗練,文字淺顯流暢,可謂是介紹藝術品的傳神之作。
二、教學目標: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對照畫面,了解課文中具體描寫畫像的部分。 2、感受世界名畫的魅力,受到美的熏陶。
三、教學本課的重點是對照插圖,把具體描寫《蒙娜麗莎》畫像的部分找出來,欣賞蒙娜麗莎神秘莫測的美麗神韻和那如夢似幻的嫵媚微笑,引導學生從蒙娜麗莎的面部表情以及她的坐姿、雙手和背景等具體的描寫中體會世界名畫的魅力。
四、教案意圖:讀課文,感受名畫。本課是略讀課文,所以體現高年級略讀課文的特點。讓學生自讀自悟,在讀的過程中感受蒙娜麗莎的永恒美。我采用以下教學思路:
、拧〕踝x課文,粗知大意:
先讓學生聽課文朗讀,借助拼音把課文讀正確,,并了解課文內容,理清敘述順序。
。ㄔO計意圖:通過讀書交流,感知文章脈絡,為下文學習做鋪墊。)
、啤≡僮x課文,感受名畫魅力:
第二遍布置學生讀課文,讓學生找到具體描寫畫像的部分。通過圖文對照讓學生充分感受蒙娜麗莎微笑的神秘,體會她的舒暢溫柔、哀傷、親切和矜持。引導學生從哪些具體描寫中看出了這幅世界名畫的魅力,在教學過程中體現從扶到放的過程,即重點講解第5、6自然段,然后讓學生自己學7兩段。
。ㄔO計意圖:這部分教學是這課的重點,教案突出了重點,即:欣賞蒙娜麗莎神秘莫測的美麗神韻和那如夢如幻的嫵媚微笑,引導學生從蒙娜麗莎的面部表情以及她的坐姿、雙手和背景等具體的描寫中體會世界名畫的魅力。)
(3)、回扣前文,加深感悟。在學完了5-7自然段后,我們再回顧全文,讓學生不僅能從具體的描述中感悟蒙娜麗莎的魅力,還讓學生體會到從排隊等候中也能感受到這幅名畫的魅力。學完這部分后,鼓勵學生當小小解說員。
(4)、課外拓展
請同學們課后去查找有關達·芬奇的《最后的晚餐》的資料,培養學生對藝術的興趣。
五、教后思考:
《蒙娜麗莎之約》這一課很優美,很想上出優美的感覺,但想起來容易做起來難,我在語文教學方面還太多需要學習的地方,這堂課有很多不足之處:
1.講具體描寫這幅畫的地方沒有深入,學生對這幅畫的感悟不深,對于課題“蒙娜麗莎之約”沒有講到其含義。
【修改】要多讀書,多學習,增加自己的內涵,多查資料,多鉆研文本,提高對文本的體悟。
2.在課堂上,語言缺乏抑揚頓挫的節奏感,不夠優美,感染力不夠。
【修改】作為語文老師,語言的感染力和抑揚頓挫的節奏感都非常重要,因此更要提高自己的說話能力,讓語言充滿感情。
3.讓學生當小小解說員的環節,對于學生來說,讓他們直接講難度太大,以致學生積極性不高,效果不佳。
【修改】應站在學生的角度考慮,提供難度適中的問題,可以適當給予提示或做示范,還應注意解說詞的一般講法。
4.多媒體字跡不清晰,學生朗讀時不易看到。
【修改】課件做好后,要先試試看,事先應該做好檢查工作,便及時修改。
最后,我要感謝在備課過程中給予我幫助的陳曙光老師,給我提出寶貴意見的各位領導、老師。希望各位老師給我的課提出寶貴意見和建議,以促使我能在以后的教學過程中不斷進步。
第27課《蒙娜麗莎之約》 篇11
一、導語
同學們,在世界著名的藝術殿堂法國盧浮宮陳列著這樣一幅畫,它被譽為盧浮宮的三大鎮宮之寶之一,它每小時要迎接1500人次的參觀。1911年它曾不幸被竊,法國人竟將它失竊的日子當作“國難日”。當它失而復得時,法國舉國歡慶的氣氛,不亞于一個國家的誕生。這究竟是怎樣的一幅畫,它有什么樣的魅力呢?下面我們就先欣賞一下這幅畫。(賞畫)它就是世界上最杰出的肖像畫──《蒙娜麗莎》。
欣賞了這幅畫后,你有什么感受?
生談感受。
初看這幅畫,同學們只是覺得它很逼真,并沒有感覺它有什么特別的?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新課文,看一位作家在欣賞完蒙娜麗莎這幅畫像后有著怎樣的感受。
請同學們齊讀課題:27、蒙娜麗莎之約。
二、明確要求,完成自學
這是一篇略讀課文,我們先來看本課的連接語,看連接語中為我們提出了哪些要求?
指名讀。
找得非常準確。好,明確了要求,我們就明確了學習的方向。老師將連接語中的要求給同學們整理了一下,請同學們看大屏幕。(師讀,強調2次讀。)下面就請同學們自讀課文,完成大屏幕上的要求。
要求:
1、閱讀課文,看看作者從哪些方面寫出了這幅名畫的魅力,并在文中做出相應的標記。
2、把課文中具體描寫《蒙娜麗莎》畫像內容的部分找出來,多讀幾遍。
三、交流探究要求
我們先交流第一個問題:
課文從哪些方面寫出了這幅名畫的魅力?
1、人多。
。▽Γ闹羞有多處寫到了觀看名畫的人多,除此之外,還有哪些方面的描寫也讓我們感受到名畫的魅力呢?)
2、畫展出的不易。
3、預設:
讀第5段:
讀得真有感情,你能概括地說說這段寫了什么嗎?(畫像的內容)具體描寫畫像內容的還有哪些語段呢?
(6、7段。)
對,5、6、7段就是通過對畫像內容的具體描寫來表現名畫魅力的。
4、課文還從哪方面寫出了這幅名畫的魅力呢?
。ㄗ髡咝蕾p完畫后的感受。)
5、小結:
正像同學們剛才交流的那樣,課文先描述了觀看畫展的人多、畫來紐約展出不易,接著介紹了畫像上的內容,最后描寫了作者欣賞完畫像后的感受。作者就是從這三方面寫出了名畫的魅力。其中哪一部分是本文的重點呢?
。ǖ2部分、5、7段對蒙娜麗莎畫像內容的描寫是本文的重點。)
四、交流探究問題
1、好,我們就來看這部分。誰愿與大家交流一下你劃出的具體描寫畫像內容的語句呢?
對,就是同學們交流的這些語句具體描寫了畫像上的內容。剛才同學們在自學中已經將這部分反復朗讀了好多遍,誰來告訴大家在剛才的品讀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為什么這些描寫如此傳神?請同學們再次品讀5-7段具體描寫畫像的語句,將最能吸引你的一部分的描寫標記出來,想想這部分描寫好在哪兒?
2、研讀第6段:
、拧∩何矣X得蒙娜麗莎的微笑最吸引人。
師:哦,你認為這部分的描寫好在呢?
生:作者的描寫很生動,很細致。
師:細致、生動地描寫蒙娜麗莎微笑的詞有哪些?
生:舒暢溫柔、略含哀傷、親切、矜持?
、啤煟耗阒馈榜娉帧笔裁匆馑紗?
、恰∫粋簡單的微笑,作者卻從中解讀到這么復雜的情感,這是為什么呢?
。ㄗ髡哒归_了想象。)
可見“舒暢溫柔、略含哀傷、親切、矜持”這些情感不是作者看到的,而是作者由畫面展開的想象。
、取◇w會寫法:
作者這樣展開想象去寫有什么好處?下面就請同學們對照插圖,再讀描寫微笑的這個語段,體會加上和去掉這部分想象的文字有什么區別?
小結:
想象能讓平面變得立體,使靜止變得鮮活起來,這樣的描寫不僅讓我們感受到了名畫的魅力,還能使自己的文章更吸引人。希望同學們今后也能在寫作時加以運用。
⑵ 誰愿意通過自己的朗讀,讓我們感受蒙娜麗莎微笑的美呢?
指名讀。
、恰墓胖两瘢梢哉f沒有一幅人物肖像畫能像《蒙娜麗莎》那樣,讓世人如此地津津樂道。當我們凝視這幅名畫時,常常被她那三分柔情、七分迷離的微笑所迷惑。她的微笑時隱時現,難以捉摸,引發人們無窮的猜測。下面就請同學們再次欣賞這幅畫,看你能從這神秘的微笑中看到什么?
3、研讀第5、7段:
同學們真了不起,也學會了作者邊欣賞藝術作品邊展開想象的方法。課文5、7段的描寫也吸引了不少同學,作者在寫這2部分時,采用了與描寫微笑相同的方法,那就是將看到的和想象到的自然融合到一起的方法。下面就請同學們把這兩段中展開想象的句子找出來,有感情地讀給同桌聽,體會這樣寫的精妙。
4、小結:
作者在介紹這幅畫時展開了豐富的想象和聯想,他生動的描寫,使蒙娜麗莎的形象鮮活起來,也讓沒見過這幅畫的讀者們都產生了一個強烈的愿望──要親眼目睹這幅畫的風采。下面老師就給同學們一個機會,成就你心中的夢想。請大家當一會大都會博物館的解說員,向各位觀光者介紹一下這幅畫。希望你的講解能讓觀光者感到不虛此行。誰首當其沖,第一個發言呢?
四、布置作業
同學們,作者在介紹這幅畫時展開了豐富的想象和聯想,他生動的描寫,使蒙娜麗莎的形象鮮活起來。我們為作者高超藝術鑒賞、表現能力所吸引,為達芬奇高超的繪畫技巧所折服。下面老師再向你介紹一幅世界上最著名的宗教畫──達芬奇創作的《最后的晚餐》。課后請同學們查找資料,了解這幅畫背后的宗教故事,選取一兩個你最感興趣的人物,將你看到的和想到的寫下來。
第27課《蒙娜麗莎之約》 篇12
《蒙娜麗莎之約》教學反思
意大利文藝復興巨匠著名畫家達.芬奇的代表作《蒙娜麗莎》是世界著名藝術殿堂盧浮宮的鎮宮三寶之一,足見此畫的藝術價值和重要地位。500多年來,人們一直對蒙娜麗莎神秘的微笑莫衷一是,不同的觀者或在不同的時間去看,感受都不同,可以說她微笑一直是個謎。
本課是一篇略讀課文,這么長的一篇課文不可能面面俱到,課文中這幅名畫的描寫5/6/7三個自然段是重點,于是在教學中我把重點落在了這三個自然段中。
在這篇文章的教學中我感覺自己在以下幾方面做得還可以:
一、優美的語言
這篇文章的本身的語言非常優美,如何讓學生走進那幅畫,真正地通過文字去讀懂這幅畫的內容就需要教師的語言引導。一開始,我就用抒情的語言引導學生走進花,是學生對畫產生濃厚的興趣。“有一位女子她美麗而端莊,有一位女子她神秘又嫵媚,有一位女子她賢淑又多情,想知道她是誰嗎?你看,她款款地向我們走來了。出示圖片。讓我們輕輕地呼喚一下她的名字吧!”“想不想和這么美麗的女子有個浪漫的約會呀?讓我們趕緊與蒙娜麗莎真誠相約吧!” 這樣富有詩意的語言無疑引起了學生的興趣,進入了狀態。
二、注重朗讀。
1、教師的泛讀。為了營造一種寧靜淡雅的學習氛圍,為了讓學生充分感受到蒙娜麗莎的美,為了讓學生真正進入那美妙的語言中,我配上舒緩的音樂,用自己動情的朗讀把學生帶進了文本。
2、指導學生朗讀。在教學重點段蒙娜麗莎那神秘的微笑時,指名讓學生讀,體驗那微笑的神秘與美麗。
3、采用多種方法讀。教學中我采用各種各樣朗讀的形式,讓學生在讀中感悟蒙娜麗莎那迷人的微笑。泛讀、指名讀、引讀、齊讀各種方法穿插進行。
三、把握了略讀課文的特點。
略讀課文的教學只有一課時,因此不能求全求深,抓住一點,一課一得就可以。 因此略讀課文在教學流程不宜過細過精,要給學生留出充足的自主閱讀空間,讓學生自主地、自由地閱讀,運用平時所積累的讀書方法,充分享受閱讀樂趣。要讓學生自己讀懂讀會,應注重學生的閱讀過程,老師只是起一個引領、點撥的作用。
在處理教材時我就重點把握了這幅畫像的教學,抓住蒙娜麗莎的真、美、神秘展開教學,而把前面四段和最后一段教學簡化了,只通過一個口語練習簡約了,“怪不得她飛度重洋來到紐約時,( );怪不得……怪不得……怪不得……”。這樣把重點段的教學凸顯了。
但是這堂課也有值得反思之處:
1、原本在設計中也應讓學生體驗作者的寫作方法,比如:細膩的刻畫、有序的觀察、豐富的想象,在教學中很難穿插。結果這一點在教學過程中沒有體現,這不得不說是個遺憾。
2、在指導蒙娜麗莎那神秘的微笑時指點還不夠到位,王雷英老師提出還可以讓學生把那些詞語畫出來,通過再現,讓學生一看到畫馬上能浮現出這個詞語,有遺憾。
《蒙娜麗莎之約》教學反思
在上《蒙娜麗莎之約》一文時,我課前布置學生廣泛搜集有關達芬奇和肖像畫《蒙娜麗莎》的資料,在我和學生的共同努力下真的找到了很多相關資料。上課時先由學生交流課前搜集的資料,讓學生對達芬奇以及肖像畫《蒙娜麗莎》有個大致的了解。在學習課文時,我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讓學生自瀆、自悟來感受達芬奇天才的想象力和精湛的繪畫技藝。在學生集體交流時,我再恰當地把搜集的資料引入到課堂中,這樣圖文結合就給學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例如在欣賞肖像畫的面部表情和感受蒙娜麗莎微笑的神秘時,我抓住這個有利時機,用課件展示了法國巴黎盧浮宮的鎮宮三件寶和蒙娜麗莎的微笑包含了83%的高興,9%的厭惡,6%的恐懼和2%的憤怒,.來體會這令人捉摸不定的"神秘的微笑"的永恒美。學完課文后學生談感想時,學生感觸也特別深——原來藝術還有這么神氣的魅力。
《蒙娜麗莎之約》教學反思
意大利文藝復興巨匠著名畫家達.芬奇的代表作《蒙娜麗莎》是世界著名藝術殿堂盧浮宮的鎮宮三寶之一,足見此畫的藝術價值和重要地位.幾百年來,這幅畫一直讓人們百看不厭,畫中人蒙娜麗莎那神秘的微笑傾倒了無數高官貴胄,文人雅士......
本課是一篇略讀課文,要讓學生自讀自悟,在讀的過程中感受蒙娜麗莎的永恒美。
我的教學思路是這樣的:
一、初讀課文,粗知大意。先讓學生速讀課文,借助拼音把課文讀正確,大致理解有關詞語,并了解課文內容,理清敘述順序。
二、再讀課文,感受名畫魅力。第二遍布置學生讀課文,讓學生找到具體描寫畫像的部分。通過圖文對照和資料的引入,讓學生充分感受蒙娜麗莎微笑的神秘,體會她的舒暢溫柔、哀傷、親切和矜持。引導學生重點交流從哪些具體描寫中看出了這幅世界名畫的魅力,作者看到這幅畫想到了什么。學習作者把眼前看到的和內心的想象自然地融合在一起的寫作方法,體會作者是怎樣把蒙娜麗莎描寫生動的。
作為語文教師,我知道教學時要時時關注插圖,讓文章的描寫和插圖結合起來,真正感受達.芬奇名畫的魅力,受到美的熏陶,借此培養學生對繪畫藝術的興趣、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人們對蒙娜麗莎的微笑詮釋應該是不確定的,教學中學生的感悟言之有理我都認可,并啟發學生不同角度、不同光線去看蒙娜麗莎的微笑。但由于時間關系,沒給學生充分看圖的時間。所以學生的語言依然有些貧乏,蒙娜麗莎的美麗與魅力感受不夠深入。
三、從1——4自然段,等待的過程感受名畫的魅力。讓學生找句子感悟這部分略講,最后引出文章的結尾。
課后,我與同年級老師交流研討,形成以下反思:
1.作品形成的年代背景及作者的經歷、思想和情感以及創作的原因、過程以及人們對其的評價等這些課外資料的補充很到位,有助于學生深入了解名畫。
2.學習《蒙娜麗莎》這類文本其實是高要求的看圖學文,它的高就體現在從藝術角度,憑借聯想和想像,透過表象洞穿其五臟六腑。如從人物的穿著打扮透視其身份地位,從人物的臉部表情、眼神、笑態等透視其豐富的情感世界。從多元文化的角度審美,提升審美情趣,在藝術作品的賞析中豐富精神世界,提升文化品位。
3.賞畫賞文并舉,以賞文為重。 “圖”是對客觀事物的描繪,“文”是對客觀事物的記載,賞畫是為了更深刻地賞文,賞文是為了更準確地賞畫。賞文就要從具體的語言文字中去品味、去思考、去發現,去領悟表達的方式,遣詞練句的匠心,如相似聯想,因果想像,修辭的運用,語言的風格等,從而習得方法,內化語言,提升欣賞表達的能力。
4.整堂課在時間方面把握還不夠自如,結尾很匆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