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課《蒙娜麗莎之約》
教學目標:1.讀讀記記“探訪、交涉、風采、赴約、淡雅、捉摸、襯托、幻覺、深遠、有朝一日、大洋彼岸”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對照畫面,了解課文中具體描寫畫像的部分,學習作者把看到的和想象到的自然地融合在一起的寫作方法。
3.感受世界名畫的魅力。
教學重難點:
對照插圖,把具體描寫《蒙娜麗莎》畫像的部分找出來,欣賞蒙娜麗莎神秘莫測的美麗神韻和那如夢如幻的嫵媚微笑,引導學生從蒙娜麗莎的面部表情以及她的坐姿、雙手和背景等具體的描寫中體會世界名畫的魅力。
教學準備:
1.課前,安排學生查閱達·芬奇的資料,搜集蒙娜麗莎的畫冊、照片、掛歷等,欣賞一下這幅世界名畫。
2.教師準備此畫的課件。
3.組織學生事先相互交換傳閱,對名畫有初步的認識。
教學流程:
一、導入新課
1、師:今天老師和同學們一起去看一幅畫—— 生:(齊)《蒙娜麗莎》
(課件出示畫面)
師:今天老師和同學們一起去看一個人—— 生:(齊)蒙娜麗莎
師:今天老師和同學們一起去赴一個約會—— 生:(齊)蒙娜麗莎之約
師板書課題——蒙娜麗莎之約
2、師:這就是世界上擁有最多發燒友的一幅畫,它曾經迷倒了千千萬萬個熱愛生活的人們——大名鼎鼎的戴高樂總統每當心緒煩躁時,必驅車前往盧浮宮欣賞《蒙娜麗莎》,出來后便滿面春風,原先的煩惱蕩然無存;世紀偉人邱吉爾可謂是曾經滄海了,可他晚年有幸親撫《蒙娜麗莎》時,竟無法控制顫抖的手指;鐵娘子撒切爾夫人亦對《蒙娜麗莎》情有獨鐘,無緣享有真跡,就收藏了4幅贗品。
聽老師說了這些,你的心中產生了怎樣的疑問呢?(學生圍繞它的“魅力之源”自由質疑)
3、師:是啊,一幅不大的肖像畫為何竟有如此巨大的魅力,如此強大的震懾力呢?請大家走進課文,一邊讀,一邊感受,課文中什么地方給你留下了特別深刻的印象。簡單談談你的感受。同時要求遇到生字用筆圈出來,對照課后的生字表把這些字音讀準,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
二、初讀感知
1、師:同學們讀得非常投入,說明我們這個班有非常好的讀書習慣。來!
說說讀了一遍課文之后,課文的什么地方給你留下了特別深刻的印象?請談一談。(此環節既檢查學生對文章整體的把握,又不露痕跡地掃清文字障礙,檢查了學生自主學習的效果。)
2、學生交流。
學生圍繞“逼真的形象”、“神秘的微笑”、“高超的畫技”、“美麗的等待”這 幾方面感受名畫的魅力。教師隨機板書。
教師在讓學生根據課文的具體內容初步感受名畫的魅力的基礎上,隨機對全體學生進行疏通字詞、整體感知、通讀課文方面的指導,使這一環節既不乏味,又扎實有效。)
(課文先是描述了大家在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前排隊等候欣賞《蒙娜麗莎》的心情和此畫來紐約展出的原因;接著介紹了《蒙娜麗莎》畫像,具體介紹了畫的尺寸大小,人物的外形,特別詳細描寫了蒙娜麗莎的面部表情和神秘的微笑,以及她優雅的坐姿、交疊的雙手和幽深茫茫的背景;最后告訴大家,蒙娜麗莎給人帶來心靈的震撼,留下了永不磨滅的印象。)
三、細品感悟
1、師:同學們通過自學就能夠對內容有這樣的理解,真不簡單。但是學課文不深入到字里行間,我們就無法真正感受蒙娜麗莎的形象;不深入到字里行間,我們就無法真正理解人們對《蒙娜麗莎》神話般的崇拜。請大家再次讀課文,放開聲音讀,一邊讀一邊仔細地琢磨體會,看看文中的哪一個句子使你變得非常的激動,使你情不自禁地想贊美它。把最令你感動的那個句子用波浪線劃出來。然后再仔仔細細地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