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娜麗莎之約教案(精選7篇)
蒙娜麗莎之約教案 篇1
【教學目的】
1、學會課本的生字新詞,熟讀課文。
2、能夠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對照畫像,注意學習作者把看到的和想象的到融合在一起的寫作方法。
3、通過教學讓學生把《蒙娜麗莎》這幅名畫和課文中具體描寫畫像的部分聯系起來,感受這幅世界名畫的魅力。
【教學重點難點】
把課文中具體描寫《蒙娜麗莎》畫像的部分找出來,欣賞蒙娜麗莎神秘莫測的美麗神韻和那如夢如幻的嫵媚微笑,引導學生從蒙娜麗莎的面部表情以及她的身姿、雙手和背景等具體的描寫中體會世界名畫的魅力。
【教學準備】
1、課前安排學生預習課文,搜集蒙娜麗莎的畫冊、圖片、掛歷等,查查作者達芬奇的相關資料。
2、老師準備蒙娜麗莎的掛圖、課文錄音。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互動交流,導入新課
1、談話導入:同學們都預習了課文和搜集了有關《蒙娜麗莎》這幅名畫的資料,現在結合黑板上的這幅名畫的掛圖,誰可以舉手和大家分享一下他所了解到的情況。
2、學生結合搜集的有關資料談對《蒙娜麗莎》這幅名畫的了解。
3、老師用幻燈片展示和補充《蒙娜麗莎》作者的相關資料。
課件展示:
達·芬奇(1452—1519)是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一位畫家,也是整個歐洲文藝復興時期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是一位思想深邃、學識淵博、多才多藝的藝術大師、科學巨匠、文藝理論家、大哲學家、詩人、音樂家、工程師和發明家!睹赡塞惿泛汀蹲詈蟮耐聿汀愤@兩件譽滿全球的作品,使達·芬奇的名字永垂青史。
4、出示課題:蒙娜麗莎(板書,齊讀)
二、初讀課文,識記生字詞
1、自由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把句子讀通順。
2、課件出示詞語,檢查讀音情況。
3、指名按段落朗讀,要求:仔細聽,有沒有讀錯的地方。
4、聽課文錄音,要求:注意朗讀者的聲音、語調和斷句。
三、再讀課文,感知課文內容,理清文章脈絡
1、默讀全文,整體感知:課文主要講了什么內容。
課文先是描述了大家在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前排隊等候欣賞《蒙娜麗莎》的心情和此畫來紐約展出的原因;接著介紹了《蒙娜麗莎》畫像,具體介紹了畫的尺寸大小,人物的外形,特別詳細描寫了蒙娜麗莎的面部表情和神秘的微笑,以及她優雅的身姿、交疊的雙手和幽深茫茫的背景;最后告訴大家,蒙娜麗莎給人帶來心靈的震撼,留下了永不磨滅的印象。
2、劃分段落,理清脈絡:給課文劃分段落,說說每一部分的主要內容。
課文可以分成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4自然段)大家在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前排隊等候欣賞《蒙娜麗莎》的心情和此畫來紐約展出的原因。
第二部分(第5—7自然段)介紹了《蒙娜麗莎》畫像,具體介紹了畫的尺寸大小,人物的外形,特別詳細描寫了蒙娜麗莎的面部表情和神秘的微笑,以及她優雅的身姿、交疊的雙手和幽深茫茫的背景。
第三部分(第8自然段)蒙娜麗莎給人帶來心靈的震撼,留下了永不磨滅的印象。
四、深入學習,體會情感,感受名畫
1、學習1—4自然段
。1)快速閱讀1—4自然段,說說大家在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前排隊等候欣賞《蒙娜麗莎》的心情是怎樣的,還有此畫來紐約展出的原因又是什么。
。2)小結:《蒙娜麗莎》的來之不易以及人們對它充滿期待。
五、課堂總結
1、學習了生字詞,對某些難理解的詞句做了解釋。
2、初步學習了課文,了解了課文的主要內容,也理清了課文的層次。
3、深入學習了課文的1—4自然段,了解到名畫的來之不易和人們對她的期待。
六、作業設計
1、抄寫生字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繼續預習課文5—8自然段,找出文中具體描寫《蒙娜麗莎》畫像的自然段,對照插圖多讀幾遍。
第二課時
一、復習總結,繼續深入學習課文
1、聽寫生字詞。
2、總結上節課的內容,提問上節課留下的思考問題,直接進入第二課時的講課內容。
二、分層感悟,感受名畫魅力
1、播放5至7自然段的錄音,視聽感受名畫。
(1)播放錄音,結合圖畫感受蒙娜麗莎的魅力。
。2)邊聽邊思考,請同學回答每個自然段分別講了什么。
第五自然段:蒙娜麗莎畫像的整體。
第六自然段:蒙娜麗莎的面部表情和神秘的微笑。
第七自然段:蒙娜麗莎優雅的身姿、交疊的雙手和幽深茫茫的背景。
2、學習第五自然段,引導學生感受蒙娜麗莎畫像的整體美。
。1)指名讀第五自然段,其他同學找出課文中表達作者心情的詞語。
近了,更近了
終于 ﹜ 迫不及待的心情
。2)解讀重點句子,感受名畫的“似真亦幻”的美。
出示重點句子:“她的臉頰泛著紅光,一頭黑發輕松地垂落雙肩。她的眼神是那樣柔和與明亮,嘴唇看來不像是涂抹的色彩,而是真的血肉。仔細看她頸項,你會懷疑血液真的在里面流動!
問:從第五自然段這個描寫畫像的句子中,你感受到這幅名畫一個最大的特點是什么呢? → “似真亦幻”
同學舉手發表自己的意見后,老師談自己的感受:
我們感受到畫像的生動真實,蒙娜麗莎似乎真的來到你的面前,你看到了她一頭烏黑的長發,柔和明亮的眼神,真實的嘴唇,還有頸項里的血液也仿佛在流動。
3、學習第六自然段,引導學生觀察蒙娜麗莎的面部表情和神秘的微笑。
(1)蒙娜麗莎的微笑一直是個謎,她的微笑到底神秘在哪里,再次聽錄音,在課本上劃出描寫蒙娜麗莎微笑的句子。
(2)請找到的同學有感情地讀出自己劃出的句子。
。3)引出相關“蒙娜麗莎的微笑”的資料。
資料:當我們凝視達芬奇的傳世名畫《蒙娜麗莎》時,常常被那帶有三分柔情、七分迷離的微笑所迷惑。她的微笑時隱時現,難以捉摸,引發人們無窮的猜測,她優雅的神態中閃耀著母性的光輝,女人寬容豐厚的情感是那樣令人動容,然而又是那樣無法解讀。
4、學習第七自然段,引導學生觀察蒙娜麗莎的身姿、雙手和背景。
師:緊抿的雙唇,微挑的嘴角,耐人尋味的神秘的微笑,達芬奇用他天才的想象力和神奇的畫筆,讓蒙娜麗莎的微笑成為永恒美的象征。在第七自然段中對畫像的描寫將更進一步為我們展現蒙娜麗莎身姿、服飾和她身后的背景的魅力。
(1)老師示范讀第七自然段。
。2)學生分小組討論第七自然段中分別描寫蒙娜麗莎身姿、服飾和她身后的背景的特別之處在哪里?找出能代表身姿、服飾和她身后的背景魅力所在的詞語。
身姿——大方、端莊
服飾——特有的生命力
身后的背景——幻覺般的神秘感
四、感情升華,激qing朗誦
1、全班齊讀最后自然段
2、為什么作者最后說“她已經成為了我靈魂的一部分”?
同學回答之后老師總結:蒙娜麗莎的生動、美麗、溫柔、神秘,在我的心底留下了永不磨滅的印象,她已經成為我靈魂的一部分。這句話寫出了蒙娜麗莎給人心靈的震撼以及印象的深刻。
師:今天,我們一起和作者欣賞了達芬奇的名畫《蒙娜麗莎》,她的生動、美麗、神秘都在我們心底留下了永不磨滅的印象。
五、板書總結,回顧全文
板書:
相見之前 ﹛ 等待的心情:期待,迫不及待
展出的原因:美法兩國交涉 →來到盧浮宮→來之不易
微笑——舒暢溫柔 哀傷 親切 矜持
相見之時 ﹛ 身姿和雙臂——大方 端莊
服飾——顯示其特有的生命力
身后的背景——幻覺般的神秘感
相見之后 “成了我靈魂的一部分”——永不磨滅的印象
六、課外延伸,布置作業
課文下面還有一幅圖,也是達·芬奇的作品,叫《最后的晚餐》,它是世界最著名的宗教畫。關于這幅畫還有一個非常有趣的故事呢,請同學們課后去查找有關的資料。
【教學反思】
1、課前安排學生去搜集有關名畫的資料,欣賞世界名畫,在課堂上組織學生交流了解,有助于對名畫的初步認識。
2、本課屬于高年級教學,為了體現高年級教學要求,課堂上對生字詞的講解比較粗略,主要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在課堂上對課文的了解也盡量讓學生自讀自悟,在多種閱讀方式中感受蒙娜麗莎的魅力。
3、初讀課文的時候讓學生默讀,借助拼音把課文讀正確,大致了解有關詞語。再讀課文的時候,根據已經知道的課文主要內容為課文劃分層次,理清課文思路。
4、深入學習課文的主要部分時,做到層層深入,每個自然段結合圖畫細講。
5、板書總結全文,給學生一個清晰的思路,總結兩個課時下來所學習的內容。
6、課外延伸,繼續深入達芬奇的作品,拓展學生在藝術方面的知識,感受藝術的魅力,受到美的熏陶。
蒙娜麗莎之約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讀讀記記“探訪、交涉、風采、赴約、淡雅、捉摸、襯托、幻覺、深遠、有朝一日、大樣彼岸”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對照畫面,了解課文中具體描寫畫像的部分,學習作者把看到的和想象到的自然地融合在一起的寫作方法。
3.感受世界名畫的魅力。
教學重難點:
對照插圖,把具體描寫《蒙娜麗莎》畫像的部分找出來,欣賞蒙娜麗莎神秘莫測的美麗神韻和那如夢如幻的嫵媚微笑,引導學生從蒙娜麗莎的面部表情以及她的坐姿、雙手和背景等具體的描寫中體會世界名畫的魅力。
教學準備:
1.課前,安排學生查閱達?芬奇的資料,搜集蒙娜麗莎的畫冊、照片、掛歷等,欣賞一下這幅世界名畫。
2.教師準備此畫的掛圖。
3.組織學生事先相互交換傳閱,對名畫有初步的認識。
教學過程:
一、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1.美妙的樂曲,令人回味無窮;杰出的畫作,讓人百看不厭。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課文介紹的是有關意大利文藝復興巨匠達·芬奇的名畫《蒙娜麗莎》。
2.師生交流有關達·芬奇以及《蒙娜麗莎》的資料。
3.出示課題:蒙娜麗莎之約(齊讀)
讀了課題有什么想問的嗎?(學生緊扣課題質疑)
[設計意圖:學生將收集的資料交流,利于課文學習,對名畫有初步認識。]
。ǘ┏踝x課文,感知大意。
1.學生快速默讀課文,要求:讀通課文,想想課文主要寫了什么?
2.反饋交流。
課文先是描述了大家在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前排隊等候欣賞《蒙娜麗莎》的心情和此畫來紐約展出的原因;接著介紹了《蒙娜麗莎》畫像,具體介紹了畫的尺寸大小,人物的外形,特別詳細描寫了蒙娜麗莎的面部表情和神秘的微笑,以及她優雅的坐姿、交疊的雙手和幽深茫茫的背景;最后告訴大家,蒙娜麗莎給人帶來心靈的震撼,留下了永不磨滅的印象。
[設計意圖:通過默讀交流,感知文章脈絡,為下文學習做鋪墊。]
。ㄈ┰僮x課文,感受名畫魅力
1.默讀課文,看看課文哪幾個自然段具體介紹了這幅名畫,找到課文5──7自然段。
2.出示《蒙娜麗莎》的圖畫,讓學生自由觀賞,談談體會。
3.從同學們驚嘆的眼神中,老師感受到你們對這幅畫的喜愛,說說你感受到了什么?(同桌交流說說感受最深的一點)
4.課文是怎樣具體介紹《蒙娜麗莎》這幅畫的呢?選一個你最感興趣的方面,細細讀一讀,體會體會,說說自己的感受。
5.全班交流,感受名畫的魅力。
提問:你從哪些描寫中看出了這幅世界名畫的魅力呢?
。1)引導學生感受畫的整體。(第五自然段)
a:引導讀句子“我隨著隊伍──我終于跟她面對面了”。
體會:幾百年來,《蒙娜麗莎》這幅畫幾經輾轉,最后被收藏在盧浮宮。這幅畫能夠來到紐約展出是多么不容易,也是多少人渴望的事情啊!
預習資料
一、教材解讀
1.課文簡說。
在世界著名的藝術殿堂法國的盧浮宮有三件寶,其中之一就是意大利文藝復興巨匠達·芬奇的傳世名作《蒙娜麗莎》。幾百年來,《蒙娜麗莎》讓人百看不厭。微抿的雙唇,微挑的嘴角,恬靜、淡雅的微笑讓我們感受到了永恒的美。
課文用生動的語言,向我們細致地展現了達·芬奇的精湛畫技和他天才的想象力。先是描述了大家在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前排隊等候欣賞《蒙娜麗莎》的心情和此畫來紐約展出的原因;接著作者用細膩的筆觸、傳神的語言介紹了《蒙娜麗莎》畫像,具體介紹了畫的尺寸大小,人物的外形,特別詳細描寫了蒙娜麗莎的面部表情和神秘的微笑,以及她優雅的坐姿、交疊的雙手和幽深茫茫的背景;最后用精煉而飽含激qing的語言告訴大家,蒙娜麗莎給人帶來了心靈的震撼,留下了永不磨滅的印象。整篇文章文筆洗練,文字淺顯流暢,可謂是介紹藝術品的傳神之作。
選編本課的意圖是引導學生把閱讀、感悟、想象結合起來,再現蒙娜麗莎神秘而迷人的微笑,受到美的熏陶,培養熱愛藝術的情操。
教學本課的重點是對照插圖,把具體描寫《蒙娜麗莎》畫像的部分找出來,欣賞蒙娜麗莎神秘莫測的美麗神韻和那如夢似幻的嫵媚微笑,引導學生從蒙娜麗莎的面部表情以及她的坐姿、雙手和背景等具體的描寫中體會世界名畫的魅力。
2.詞句解析。
。1)對句子的理解。
、佟睹赡塞惿肥鞘澜缟献罱艹龅男は癞,世界上有多少人能親睹她的風采呢?
“肖像”就是畫像,“世界上最著名的肖像畫”點明了《蒙娜麗莎》的藝術價值,而能親睹她的風采是一種榮幸,也是一種享受,于是就有了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前慕名而來的長龍一樣的隊伍,于是隊伍之長遠遠地超出了我們的想象,于是,等待也成了一種美麗。
、谖译S著隊伍慢慢地走近她,心中涌起一種奇異的感覺。近了,更近了,蒙娜麗莎就像真人一樣慢慢走近你。我終于跟她面對面了。
幾百年來,《蒙娜麗莎》這幅畫幾經輾轉,最后被收藏在盧浮宮。它曾經先后被珍藏于不同的王宮,甚至還被拿破侖拿走,在自己的臥室里掛了好多年。1911年,一名意大利人把它偷回到了意大利。二戰期間,法國人為了避免此畫落入納粹之手,曾多次轉移。這幅畫能夠來到紐約展出是多么不容易,也是多少人渴望的事情!
等待終于變成了現實,“近了,更近了,……我終于跟她面對面了。”迫不及待的心情躍然紙上。雖然經過了那么多年,蒙娜麗莎仍是那么恬靜、淡雅,怪不得作者說心中涌起一種奇異的感覺。面對蒙娜麗莎那泛著紅光的臉頰,柔和明亮的眼神,一切似真亦幻。蒙娜麗莎仿佛帶著一種磁性,吸引著每一位參觀者,讓人流連忘返。
有時讓人覺得舒暢溫柔,有時讓人覺得略含哀傷,有時讓人覺得十分親切,有時又讓人覺得有幾分矜持。
“矜持”,慎重,拘謹。從古至今,可以說沒有一幅人物肖像如《蒙娜麗莎》那樣,讓世人如此地津津樂道。當我們凝視達·芬奇的傳世名畫《蒙娜麗莎》時,常常被那帶有三分柔情、七分迷離的微笑所迷惑。她的微笑時隱時現,難以捉摸,引發人們無窮的猜測,她優雅的神態中閃耀著母性的光輝,女人寬容豐厚的情感是那樣令人動容,然而又是那樣無法解讀。
④她已經成了我靈魂的一部分。
目睹了《蒙娜麗莎》,感受到了她的魅力,已經深深地被她打動,她的光輝照耀著我,照耀著目睹她芳容的每一個人。她的生動,她的溫柔,她的美麗,她的神秘,在我的心底留下了永不磨滅的印象,她已經成了我靈魂的一部分。這句話寫出了蒙娜麗莎給人帶來的心靈的震撼以及印象的深刻。
。2)對詞語的理解。
交涉:互相商量解決彼此間相關的問題。課文指美國和法國兩個國家商量關于《蒙娜麗莎》這幅畫放在紐約展出的事情。
耐人尋味:耐,禁得起;尋味,仔細體會。形容意味深長,值得細細體會。
轉瞬即逝:瞬,一眨眼,轉眼;逝,消失。形容一眨眼就消失了。
璀璨:形容玉石的光澤鮮艷奪目。課文指《蒙娜麗莎》的光輝像一顆明珠那樣鮮艷奪目。
二、教學目標
1.讀讀記記“探訪、交涉、風采、赴約、淡雅、捉摸、襯托、幻覺、深遠、有朝一日、大洋彼岸”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對照畫面,了解課文中具體描寫畫像的部分,學習作者把看到的和想象到的自然地融合在一起的寫作方法。
3.感受世界名畫的魅力,受到美的熏陶。
三、教學建議
1.課前,安排有條件的同學去查閱達·芬奇的資料,搜集蒙娜麗莎的畫冊、照片、掛歷等,欣賞一下這幅世界名畫。教師準備此畫的摹本(掛圖)。組織學生事先相互交換傳閱,對名畫有初步的認識。
2.本課的教學要體現高年級略讀課文的特點。讓學生自讀自悟,在讀的過程中感受蒙娜麗莎的永恒美。可以采用以下教學思路:
。1)初讀課文,粗知大意。先讓學生速讀課文,借助拼音把課文讀正確,大致理解有關詞語,并了解課文內容,理清敘述順序。這個環節應給學生提供交流時間,說說課文主要寫了什么。
(2)再讀課文,感受名畫魅力。第二遍布置學生讀課文,讓學生找到具體描寫畫像的部分。通過圖文對照和資料的引入,讓學生充分感受蒙娜麗莎微笑的神秘,體會她的舒暢溫柔、哀傷、親切和矜持。引導學生重點交流從哪些具體描寫中看出了這幅世界名畫的魅力,作者看到這幅畫想到了什么。學習作者把眼前看到的和內心的想象自然地融合在一起的寫作方法,體會作者是怎樣把蒙娜麗莎描寫生動的。
。3)最后建議以當小小解說員、制作資料卡或其他形式向別人介紹這幅畫。
3.課文語言生動,文字流暢,特別是對畫像的描寫更是細致入微,可引導學生多讀多看多想,體會繪畫藝術給人帶來的美的享受。鼓勵學生對課文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問,并試著用恰當的方法解決問題,圖文結合,最大限度地感受蒙娜麗莎的美。對于名畫,學生很難從專業角度去審視,重在從整體去感受,因此,不同形式的朗讀在全文中起著相當重要的作用。
4.課尾可以引入達·芬奇的另一幅名畫《最后的晚餐》,教師作簡單的講解,借此培養學生對繪畫藝術的興趣和搜集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
蒙娜麗莎之約
課文導讀:杰出的畫作,讓人百看不厭。下面這篇課文講的是有關達·芬奇的名畫《蒙娜麗莎》的事。閱讀課文,說說你從哪些描寫中看出了這幅世界名畫的魅力;再把課文中具體描寫《蒙娜麗莎》畫像的部分找出來,對照插圖多讀幾遍。
我們在紐(niǔ)約大都會博物館前排著隊,隊伍像一條長龍,大家都在靜靜地等著。
一群灰鴿飛來,在我們身邊大搖大擺地散步,有的好奇地歪著頭看著我們,可能正猜想我們在做什么。它們猜得到嗎?大家正在等著控訪那剛從巴黎飛來的世界著名的美麗女子。聽說美法兩國多次交涉,她才能暫時離開巴黎的盧(lú)浮宮前來紐約。她,就是誕生于達·芬奇筆下,面帶永遠微笑的“蒙娜麗莎”!
《蒙娜麗莎》是世界上最杰出的肖(xiào)像畫,世界上有多少人能親睹她的風采呢?我無論如何都不會想到,有朝一日,她能從大洋彼岸飛來與我們相約。我猜想今天來“赴約”的人一定很多,但隊伍之長還是遠遠超出了我的想象。
隊伍慢慢地向前移動。我慢慢地上了博物館門前的臺階,進了大門,到了陳列《蒙娜麗莎》的房間外。隊伍移動得更慢了。不知過了多久,我終于走到了陳列室門口,終于看到了她。
那幅畫不大,大概三英尺長、兩英尺寬吧,整幅畫幾乎只是一種棕色。我隨著隊伍慢慢地走近她,心中涌起一種奇異的感覺。近了,更近了,蒙娜麗莎就像真人一樣慢慢走近你。我終于跟她面對面了。她的臉頰泛著紅光,一頭黑發輕松地垂落雙肩。她的眼神是那樣柔和與明亮,嘴唇看來不像是涂抹的色彩,而是真的血肉。仔細看她的頸項,你會懷疑血液真的在里面流動。 《蒙娜麗莎之約》參考資料
蒙娜麗莎那微抿(mǐn)的雙唇,微挑的嘴角,好像有話要跟你說。在那極富個性的嘴角和眼神里,悄然流露出恬(tián)靜、淡雅的微笑。那微笑,有時讓人覺得舒暢溫柔,有時讓人覺得略含誤傷,有時讓人覺得十分親切,有時又讓人覺得有幾分矜(jīn)持。蒙娜麗莎那“神秘的微笑”是那樣耐人尋味,難以捉摸。達·芬奇憑著他的天才想象為和他那神奇的畫筆,使蒙娜麗莎轉瞬即逝的面部表情,成了永恒的美的象征。
蒙娜麗莎的身姿和交搭的雙臂使她顯得大方、端莊。她的臉部、頸部和雙手好像沐(mü)浴在陽光里,格外明亮動人;好的右手,刻畫得極其清晰細膩,富有生命的活力;她的樸素的茶褐色衣服更加襯托出特有的生命力。她身后的背景充滿著幻覺般的神秘感,山巒、石橋、流水、樹叢、小徑,在朦朧中向遠方蜿蜒隱去。在這空曠而深遠的背景里,蒙娜麗莎更加美麗動人。
“蒙娜麗莎”是全人類文化寶庫中一顆璀(cuǐ)璨(càn)的明珠,她的光輝照耀著每一個有幸看到她的人。我雖然在她面前只停留了短短幾分鐘,她卻在我的心底留下了永不磨滅的印象。她已經成了我靈魂的一部分。
課文注釋:本文根據王克難的同名作品改寫。
蒙娜麗莎之約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 、學會本課生字、生詞。
2 、理解課文內容,弄清《蒙娜麗莎》這幅畫都畫了些什么。
3 、培養學生欣賞繪畫的能力,培養欣賞名畫的情感。
教學重難點:培養學生欣賞繪畫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在世界著名的藝術殿堂盧浮宮中有三件寶,其中一件就是《蒙娜麗莎》(板書:蒙娜麗莎),它是意大利文藝復興巨匠著名畫家達·芬奇的代表作。幾百年來,這幅畫一直讓人們百看不厭,也一直為世人所津津樂道,蒙娜麗莎的微笑也成了世界上最神秘的微笑!你們想看看嗎?今天,就讓我們跟隨作者在大洋彼岸探訪蒙娜麗莎吧!
2.出示課題:蒙娜麗莎之約。(齊讀)
讀了課題有什么想問的嗎?(學生緊扣課題質疑)
二、介紹達·芬奇
達·芬奇是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最著名的繪畫巨匠。他不僅是一位天才的畫家,并且是大數學家、科學家、力學家和工程師,設計過世界上第一個飛行器。不僅如此,他還是醫學家、音樂家和戲劇家,而且在物理學和植物學等其它科學的研究也很有成就。是一位多才多藝,全面發展的人。他對人類作出過多方面的貢獻。他道德高尚,舉止溫雅,且體格健壯,力量過人,據說他一只手就能輕易地折斷馬蹄鐵。他左右手都會寫字,作畫,他用左手寫的字是反向的,人們只有在鏡子里才能看懂。
達·芬奇出生于佛羅倫薩附近的芬奇鎮,這是一個景色秀麗,風景如畫的地方,展現出一派田園風光:山坡上有葡萄園,山谷里聳立著四季常綠的樹木,潺潺的溪水和嘰嘰喳喳的鳥叫聲構成了一曲歡快悅耳的音樂。在這樣美麗的自然環境的熏陶下,達芬奇的觀察力和感受力都逐漸敏銳和豐富起來。
三、初讀課文,感受名畫。
1.學生快速默讀課文,要求:讀通課文,想想課文主要講了什么?
2.反饋交流。
四、欣賞名畫,感受魅力。
1.默讀課文,看看課文那幾個自然段具體介紹了這幅名畫,找到課文5~7自然段。
2.觀察《蒙娜麗莎》的課文插圖,并對照課文對這幅畫的描寫,讓學生自由觀賞。
3.從同學們驚奇的眼神中,老師感受到你們對這幅畫的喜愛,說說你感受到了什么?(同桌交流說說感受最深的一點)
4.課文是怎樣具體介紹《蒙娜麗莎》這幅畫的呢?選一個你最感興趣的方面,細細讀一讀,體會體會,說說自己的感受。
5全班交流,感受名畫的魅力。
。1)引導學生感受畫的整體。(第五自然段)
。2)引導學生觀察肖像畫的面部表情。(第六自然段)
圍繞“神秘的微笑”,感受達·芬奇用他天才的想象力和神奇的畫筆,讓蒙娜麗莎的微笑成為永恒美的象征。
。3)引入資料:500年來,人們一直對《蒙娜麗莎》神秘的微笑莫衷一是。不同的觀者或在不同的時間去看,感受似乎都不同。有時覺得她笑得舒暢溫柔,有時又顯得嚴肅,有時像是略含哀傷,有時甚至顯出譏嘲和揶揄。在一幅畫中,光線的變化不能像在雕塑中產生那樣大的差別。但在蒙娜麗莎的臉上,微暗的陰影時隱時現,為她的雙眼與嘴唇披上了一層面紗。而人的笑容主要表現在眼角和嘴角上,達·芬奇卻偏把這些部位畫得若隱若現,沒有明確的界線,因此才會有這令人捉摸不定的“神秘的微笑”。法國巴黎盧浮宮公布蒙娜麗莎的微笑包含了83%的高興、9%的厭惡、6%的恐懼和2%的憤怒。這一結果是由荷蘭阿姆斯特丹的一所大學應用“情感識別軟件”分析出來的。
。4)達·芬奇精湛的技藝除了體現在蒙娜麗莎神秘的微笑上,還體現在哪兒?(引出第七自然段)
第七自然段,重點指導觀察蒙娜麗莎的身姿、服飾與她身后的背景。特別是她的右手,刻畫得極其清晰、細膩,她身后的背景充滿著幻覺般的神秘感。
6.作者用優美生動的語言細致地向我們描述了蒙娜麗莎的美麗神韻,讓我們感到蒙娜麗莎仿佛就在我們面前。作者不僅描寫了自己看到的情景,而且融入了豐富的想象,你能找到這樣的句段嗎?
7.說話訓練:
同學們,我們隨著作者的目光欣賞了蒙娜麗莎的風采,蒙娜麗莎的形象一定深深地印在你的腦海里,假如你是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的講解員,你會怎么向參觀者來介紹這幅畫呢?請你準備一下,等會兒向大家介紹一下。(學生做講解員介紹)
五、回扣前文,加深感悟。
1.過渡:我們從作者對蒙娜麗莎的具體描述中感受到了她的魅力,你還從哪里看出蒙娜麗莎的魅力?
2.學生讀課文1~4自然段,從人們的等待中感受蒙娜麗莎的魅力。
(1)從“我們在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前排著隊,隊伍像一條長龍”看出來的。
。2)這幅畫從盧浮宮前來紐約,來之不易。
。3)隊伍移動很緩慢。
六、總結升華,激情朗讀。
1.過渡:同學們可真會學習,不僅從作者的具體描述中感受到蒙娜麗莎的神奇魅力,還能夠從等待中看出畫的魅力。怪不得作者在最后說:出示第八自然段
教師導引:雖然我在她面前只停留了幾分鐘,但是她已經深深地嵌入了我的心靈,已經成了我靈魂的一部分……
2、結語:《蒙娜麗莎》就是這樣一幅畫,她是全人類文化寶庫中的一顆璀璨的明珠,她的圣潔光輝照耀著我們每一個人,她在我們每一個人的心底留下了永不磨滅的印象,同樣,她也成了我們靈魂的一部分。
蒙娜麗莎之約教案 篇4
課 題
蒙娜麗莎之約
教學目標
1、了解課文中具體描寫畫像的部分,學習作者把看到的和想象到的自然地融合在一起的寫作方法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57自然段感受世界名畫的魅力,產生要親眼目睹這幅畫的風采的強烈愿望
教學重點
把具體描寫《蒙娜麗莎》畫像的部分找出來,欣賞蒙娜麗莎神秘莫測的美麗神韻和那如夢如幻的嫵媚微笑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從蒙娜麗莎的面部表情以及她的坐姿、雙手和背景等具體的描寫中體會世界名畫的魅力
教具準備
掛圖
導 學 過 程
二 次 備 課
預習(或復習)提綱
1、有條件的同學查閱達.芬奇的資料
2、學生之間相互傳閱名畫,對其有初步認識
一、導入
我們先來欣賞一幅畫,(課件出示畫像)你對它的了解有多少呢?
師小結: 它就是世界上最杰出的肖像畫——《蒙娜麗莎》,陳列在世界著名的藝術殿堂法國盧浮宮,被譽為盧浮宮的鎮宮之寶它每小時要迎接1500人次的參觀1911年它曾不幸被竊,法國人竟將它失竊的日子當作“國難日”,舉國降半旗哀悼;當它失而復得時,法國舉國歡慶的氣氛,不亞于一個國家的誕生我們不禁要問:這幅畫究竟有著什么樣的魅力呢?讓一個國家如此重視
3.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篇新課文,看一位作家在欣賞完《蒙娜麗莎》這幅畫像后有著怎樣的感受
4.我們一起來讀一遍課題《7.蒙娜麗莎之約》
二、明確要求,完成自學
學生按要求自讀課文
(課件出示)自由朗讀課文,思考:
作者是從哪些方面寫出了這幅名畫的魅力,并在文中做出相應的標記
三、交流探究一,整體感受
我們一起來交流一下:課文從哪些方面寫出了這幅名畫的魅力?
1.人多(對,其實文中還有多處寫到了觀看名畫的人多,你能找出來嗎?有這么多人來觀看,這就是這幅畫的魅力!)
2.畫展出的不易(一幅畫的展出竟需要美法兩個大國多次交涉,這幅畫的確很有魅力。。
3.預設:讀第5段:
讀得真有感情,你能概括地說說這段寫了什么嗎?(畫像的內容)具體描寫畫像內容的還有哪些語段呢?(6.7段)
對,5.6.7段就是通過對畫像內容的具體描寫來表現名畫魅力的
4.課文還從哪方面寫出了這幅名畫的魅力呢? (作者欣賞完畫后的感受)
5.小結:
正像同學們剛才交流的那樣,作者就是從這三方面寫出了名畫的魅力其中哪一部分是本文的重點呢?(第2部分——57段對蒙娜麗莎畫像內容的描寫是本文的重點)
四、交流探究二,語段研讀
1.好,我們就來看這部分幻燈出示:請同學們再次品讀57段具體描寫畫像的語句,將最能吸引你的一部分的描寫畫出來,多讀幾遍,想想這部分描寫好在哪兒?
同學們剛剛讀了具體描寫畫像內容的語句哪部分描寫最吸引你呢?
2.研讀第6段
預設:
(1)生:我覺得蒙娜麗莎的微笑最吸引人
師:哦,你認為這部分的描寫好在哪呢?
生:作者的描寫很生動,很細致
師:細致生動地描寫蒙娜麗莎微笑的詞有哪些?
生:舒暢溫柔、略含哀傷、親切、矜持
(2)師:你知道“矜持”什么意思嗎? (慎重、拘謹)
(3)一個簡單的微笑,作者卻從中解讀到這么復雜的情感,這是為什么呢?
(4)(“舒暢溫柔、略含哀傷、親切、矜持” 這些情感作者看得到嗎?而是作者由畫面展開的想象) 體會寫法:作者這樣展開想象去寫有什么好處?下面就請同學們對照插圖,再讀描寫微笑的這個語段,體會加上或去掉這部分想象的文字感覺有什么不一樣?
小結:(想象能讓平面變得立體,使靜止變得鮮活起來,這樣的描寫不僅讓我們感受到了名畫的魅力,還能使文章更吸引人希望同學們今后也能在寫作時加以運用)
(5)誰愿意通過自己的朗讀,讓我們感受蒙娜麗莎微笑的美呢?(指名讀)
3.寫一寫
師引語:從古至今,可以說沒有一幅人物肖像畫能像《蒙娜麗莎》那樣,讓世人如此地津津樂道這幅畫的魅力就在于不同的人看到這幅畫,就會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下面就請同學們再次欣賞這幅畫,發揮你的想象,你能從這神秘的微笑中看到什么呢?
蒙娜麗莎那“神秘的微笑”是那樣耐人尋味,難以捉摸那微笑,有時讓人覺得( ),有時又讓人覺得( )……
(1)想一想,寫一寫 (2) 指名說(3)出示關于微笑的資料
4.研讀第5、7段
同學們真了不起,也學會了作者邊欣賞藝術作品、邊展開想象的方法課文5.7段的描寫也采用了與描寫微笑相同的方法,那就是將看到的和想象到的自然融合到一起的方法下面就請同學們把這兩段中展開想象的句子趕快找出來,體會這樣寫的精妙,然后帶著你的感受讀一讀
。1)你想讀哪一句?談感受
(2)帶著自己的感受有感情的朗讀(個性化朗讀)
五、總結升華,朗讀抒情
1.過渡:從人們的等待,從畫展出的來之不易,以及“蒙娜麗莎”本身,都讓我們感受到了她的魅力怪不得作者在最后說:(cai:第八自然段)
2.引讀
3.作者說蒙娜麗莎的生動、美麗、溫柔、神秘,在他的心底留下了永不磨滅的印象,蒙娜麗莎已經成為作者靈魂的一部分那么,蒙娜麗莎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4.引導激情朗讀
六、總結全文,深入拓展
1.今天,當我們站在蒙娜麗莎面前,一切是那么神秘而又奇異,她是全人類文化寶庫中一顆璀璨的明珠,她的圣潔光輝照耀著我們每一個人,她在我們每一個人的心底留下了永不磨滅的印象,同樣,他也成了我們靈魂的一部分
2.拓展練習:
。1)課文還有一幅圖,也是達·芬奇的作品,叫《最后的晚餐》,它是世界最著名的宗教畫,關于這幅畫,還有一個非常生動有趣的故事呢,請同學們課后去查找有關的資料你也可以繼續查找和達·芬奇有關的資料
。2)同學們,我們隨著作者的目光欣賞了蒙娜麗莎的風采,蒙娜麗莎的形象一定深深地印在你的腦海里,假如你是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的講解員,你會怎么向參觀者介紹這幅畫呢?
七、小結
從同學們的表情和朗讀中,老師也深切感受到了這幅畫的魅力,讓沒見過這幅畫的讀者們都產生了一個強烈的愿望——真想親眼目睹一下這幅畫的風采
教師引讀:難怪作者與《蒙娜麗莎》的約會雖然只有短短幾分鐘,卻在作者心底留下了永不磨滅的印象,成了他靈魂的一部分……(最后一
板
書
設
計
教
學
反
思
小協鎮中心小學 李彩紅
蒙娜麗莎之約教案 篇5
一、教學目標:
1、能認讀“矜持、璀璨”等詞語,積累“難以捉摸、轉瞬即逝”等成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圖文對照,抓住重點詞句感受世界名畫《蒙娜麗莎》的魅力,受到美的熏陶。
3、學習作者把看到的和想象到的自然地融合在一起的寫作方法。
二、教學重點:感受世界名畫《蒙娜麗莎》的魅力,受到美的熏陶。學習作者把看到的和想象到的自然地融合在一起的寫作方法。
三、教學難點:學習作者把看到的和想象到的自然地融合在一起的寫作方法。
四、教學時間:一課時
五、教學過程:
。ㄒ唬┮髯x,導入新課
1、同學們,這是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出示圖片),你看有許多人在等待,他們在等待什么?咱們一起來讀一讀屏幕上的小詩:
隊伍像一條長龍/大家都在靜靜地等著/一群灰鴿飛來/在我們身邊大搖大擺地散步/ 有的好奇地歪著頭看著我們/猜想我們在做什么/它們猜得到嗎/大家正在等著探訪/那剛從巴黎飛來的世界著名的美麗女子/聽說美法兩國多次交涉/她才能暫時離開巴黎的盧浮宮前來紐約/世界上有多少人能親睹她的風采呢/我無論如何都不會想到/有朝一日/她能從大洋彼岸飛來與我們相約/我猜想今天來“赴約”的人一定很多/但隊伍之長還是遠遠地超出了我的想象/不知過了多久/終于看到了她/近了/更近了/終于跟她面對面了/她/就是誕生于達·芬奇筆下/面帶永遠微笑的“蒙娜麗莎”!
2、讀了這一首小詩時,你體會到作者和人們是懷著一種怎樣的心情在等待?(仰慕、期盼、興奮……)
3、是呀,人們在仰慕和期盼中等待,這等待就是為了這樣的相遇。今天,我們一起走進作者的——“蒙娜麗莎之約”(板書課題,齊讀) (二)速讀,整體感知
1、快速地朗讀課文,在讀正確,讀通順的基礎上,想一想:課文哪幾段著重向我們描繪了這一幅世界名畫。(生自由出聲讀課文)
2、檢查詞語:肖(xiào)像、臉頰、悄然、 難以捉摸 矜持 沐浴 璀璨 轉瞬即逝
3、課文哪幾段著重向我們描繪了這一幅世界名畫?
。ㄈ┘氉x,感受魅力。
1、細讀課文5—7自然段,你從哪些詞句感受到這幅世界名畫的魅力?劃出句子,寫寫批注。
2、 隨機交流,感受名畫的魅力。
句子一:她的臉頰放著紅光,一頭黑發輕松地垂在雙肩,她的眼神是那樣柔和與明亮,嘴唇看來不像是涂抹的色彩,而是真的血肉。仔細看她的頸項,你會懷疑血液真的在里面流動。
(1)你是從哪些詞體會到這幅畫的魅力?(板書:逼真的形象)
這段描寫讓你想起了哪些詞語呢?(栩栩如生、惟妙惟肖、活靈活現、似真亦幻……)
怪不得作者說——(生讀)“近了,更近了,蒙娜麗莎就像真人一樣慢慢地走進你。”
怪不得作者說——(生讀)“我隨著隊伍慢慢地走近她,心中涌起一種奇異的感覺。”
(2)奇異是什么意思?(奇怪,與一般的不同)僅僅是看一幅畫,作者的內心為什么會有這么大的起伏呢?
出示:據資料顯示,這個已經活了五百多年的女子,曾經經歷過戰火的洗禮,品嘗過一次次被竊奪的痛苦,可謂是飽嘗了人間的風雨滄桑。記得當年《蒙娜麗莎》失竊之時,成千上萬的人為之痛不欲生。法國政府則把當日定為“國難日”;而當她失而復得時,舉國歡騰,其盛況不啻(chì)于國家重獲新生。
(3) 你覺得這些人心中的蒙娜麗莎還是一幅畫這么簡單嗎?
是呀,怪不得作者有緣與她相見時心中涌起一種——奇異的感覺。(出示畫像)請你多看幾眼蒙娜麗莎,想象作者當時心中會怎樣說?
(4)引讀:就是這樣一個奇女子,撩撥著無數世人的夢,讓他們念想著與她見上哪怕一面。此刻,我看到了蒙娜麗莎——(生接讀)
句子二:在那極富個性的嘴角和眼神里,悄然流露出恬靜、淡雅的微笑。那微笑,有時讓人覺得舒暢溫柔,有時讓人覺得略含哀傷,有時讓人覺得十分親切,有時又讓人覺得有幾分矜持。蒙娜麗莎那“神秘的微笑”是那樣耐人尋味,難以捉摸。
。1)學生說說自己的理解,板書:神秘的微笑
。2)你從哪些詞語的描寫中感受蒙娜麗莎微笑的神秘?
。3)蒙娜麗莎“神秘的微笑”,打動了成千上萬一睹芳容的人。誰來讀讀這段話,讀出這種神秘。(指名兩人讀,齊讀)
。4)質疑:眼神和嘴角組合成的微笑,怎么會蘊含著那么復雜的情感呢?
預設1:作者的想象——作者的想象讓平面變得立體,讓靜止變得鮮活,這樣的描寫不僅讓我們感受到了名畫的魅力,還能使文章更吸引人。
預設2:達芬奇天才的想象力和神奇的畫筆
課件補充資料:
500多年來,人們一直對《蒙娜麗莎》神秘的微笑莫衷一是。在一幅畫中,光線的變化不能像在雕塑中產生那樣大的差別。但在蒙娜麗莎的臉上,微暗的陰影時隱時現,為她的雙眼與唇部披上了一層面紗。人的笑容主要表現在眼角和嘴角上,達芬奇卻偏把這些部位畫得若隱若現,沒有明確的界線,因此才會有這令人捉摸不定的——神秘的微笑。確實,在不同角度不同光線下欣賞這幅畫,人們都會得到不同的感受。那微笑時而溫文爾雅,時而安詳嚴肅,時而略帶哀傷,時而又有幾分諷嘲,神秘莫測的微笑顯露出神秘莫測的內心世界。
讀了資料,你獲得哪些信息?
(5)小結:偉大的畫家達芬奇,用他天才的想象力和神奇的畫筆,讓蒙娜麗莎的微笑成為永恒美的象征。怪不得——(齊讀)當年《蒙娜麗莎》失竊之時,成千上萬的人為之痛不欲生。法國政府則把當日定為“國難日”;而當她失而復得時,舉國歡騰,其盛況不啻(chì)于國家重獲新生。
句子3:蒙娜麗莎的身姿和雙搭的雙臂使她顯得大方、端莊。她的臉部、頸部和雙手好像沐浴在陽光里,格外明亮動人;她的右手,刻畫得極其清晰細膩,富有生命的活力;她的樸素的茶褐色衣服更加襯托出特有的生命力。她身后的背景充滿著幻覺般的神秘感,山巒、石橋、流水、樹叢、小徑,在朦朧中向遠方蜿蜒隱去。在這空曠而深遠的背景里,蒙娜麗莎更加美麗動人。
。1)這段話描寫了什么?(身姿、雙臂、臉部、頸部、雙手、服飾、背景)
。2)這些局部與背景描寫中,哪里讓你感覺到這幅畫的魅力?
。3)小結:是呀,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的恰到好處。達芬奇他是一位集雕刻家、建筑師、工程師、科學家等多種才藝于一身的畫家,他用他的智慧,完成了一個完美的構圖。于是,美麗、智慧、永恒三位融于一體。來吧,用朗讀來詮釋一下達芬奇高超的畫技(齊讀后,男女生分別讀)
(四)誦讀,總結延伸
1、激情朗讀:蒙娜麗莎溫婉端莊,在她的身上展現著人性美的光輝,她的美超越了國界,超越了時空,難怪作者王克難在文章的結尾這樣告訴我們——(生讀結尾)
我們在一睹蒙娜麗莎的迷人風采之后,也會情不自禁地說——
我們相信每一個人在目睹蒙娜麗莎的絕美風韻之后,也會動情地說——
2、積累內化:名畫散發著魅力,同樣這篇文章的語言也散發著魅力。請大家自由的、大聲地、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的直接描寫畫作的部分,感受畫面的魅力和作者細膩的筆觸。試著把自己喜歡的語言背下來。
學生試背
或許我們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夢,那就是與蒙娜麗莎相約。假如說中國政府和法國政府經過多次交涉,這幅畫能夠遠赴重洋來到中國。假如你有機會參與這幅畫作的解說,你怎么樣把這幅畫作介紹給前來參觀的人們?請運用一下剛才積累的語言,可以先作整體的介紹,再介紹畫面的局部;也可以只介紹最具影響力的一點;還可以結合資料進行介紹。
學生介紹
3、延伸課外:
達芬奇是一位天才畫家,他的一生留下了許多杰作,我們一起來欣賞。(配樂展示畫作)
課文最后是他另一幅著名的畫作——《最后的晚餐》,關于這幅畫還有一個有趣的故事,請課外去搜集這幅畫作的資料,并能學作者把自己看到的加上自己的聯想和想象的寫法描寫一段話。
蒙娜麗莎之約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讀讀記記“探訪、交涉、肖像畫、赴約、恬靜、矜持、微抿雙唇、耐人尋味、難以捉摸、璀璨、永不磨滅”等詞語。
2.對照畫面,了解課文中具體描寫畫像的部分,學習作者把看到的和想象到的自然地融合在一起的寫作方法。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5-7自然段。感受世界名畫的魅力,產生要親眼目睹這幅畫的風采的強烈愿望。
教學重難點:
對照插圖,把具體描寫《蒙娜麗莎》畫像的部分找出來,欣賞蒙娜麗莎神秘莫測的美麗神韻和那如夢如幻的嫵媚微笑,引導學生從蒙娜麗莎的面部表情以及她的坐姿、雙手和背景等具體的描寫中體會世界名畫的魅力。
教學過程:
一、檢查預習,導入新課
師:課前同學們都進行了預習,課文中的詞都會讀了嗎?檢查預習情況:
1.我會讀:(課件出示)
探訪 交涉 肖像畫 赴約 恬靜 矜持 璀璨
微抿雙唇 耐人尋味 難以捉摸 永不磨滅
。1) 自己先讀一遍。
。2) 指名讀。(誰愿意讀給大家聽?其他同學注意聽他有沒有讀對。)
。3) 齊讀一遍。
2.同學們預習得不錯,我們先來欣賞一幅畫,(課件出示畫像)你對它的了解有多少呢?
師小結: 它就是世界上最杰出的肖像畫——《蒙娜麗莎》,陳列在世界著名的藝術殿堂法國盧浮宮,被譽為盧浮宮的鎮宮之寶。它每小時要迎接1500人次的參觀。1911年它曾不幸被竊,法國人竟將它失竊的日子當作“國難日”,舉國降半旗哀悼;當它失而復得時,法國舉國歡慶的氣氛,不亞于一個國家的誕生。我們不禁要問:這幅畫究竟有著什么樣的魅力呢?讓一個國家如此重視。
3.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新課文,看一位作家在欣賞完《蒙》這幅畫像后有著怎樣的感受。
4.我們一起來讀一遍課題《27.蒙娜麗莎之約》。
二、明確要求,完成自學
學生按要求自讀課文。
(課件出示)自由朗讀課文,思考:
作者是從哪些方面寫出了這幅名畫的魅力,并在文中做出相應的標記。
三、交流探究一,整體感受
我們一起來交流一下:課文從哪些方面寫出了這幅名畫的魅力?
1.人多。(對,其實文中還有多處寫到了觀看名畫的人多,你能找出來嗎?有這么多人來觀看,這就是這幅畫的魅力。
2.畫展出的不易。(一幅畫的展出竟需要美法兩個大國多次交涉,這幅畫的確很有魅力。。
3.預設:讀第5段:
讀得真有感情,你能概括地說說這段寫了什么嗎?(畫像的內容)具體描寫畫像內容的還有哪些語段呢?(6.7段)
對,5.6.7段就是通過對畫像內容的具體描寫來表現名畫魅力的。
4.課文還從哪方面寫出了這幅名畫的魅力呢? (作者欣賞完畫后的感受。)
5.小結:
正像同學們剛才交流的那樣,作者就是從這三方面寫出了名畫的魅力。其中哪一部分是本文的重點呢?(第2部分——5-7段對蒙娜麗莎畫像內容的描寫是本文的重點。)
四、交流探究二,語段研讀
1.好,我們就來看這部分;脽舫鍪荆赫埻瑢W們再次品讀5-7段具體描寫畫像的語句,將最能吸引你的一部分的描寫畫出來,多讀幾遍,想想這部分描寫好在哪兒?
同學們剛剛讀了具體描寫畫像內容的語句。哪部分描寫最吸引你呢?
2.研讀第6段 預設:
。1)生:我覺得蒙娜麗莎的微笑最吸引人。
師:哦,你認為這部分的描寫好在哪呢?
生:作者的描寫很生動,很細致。
師:細致生動地描寫蒙娜麗莎微笑的詞有哪些?
生:舒暢溫柔、略含哀傷、親切、矜持。
(2)師:你知道“矜持”什么意思嗎? (慎重、拘謹)
。3)一個簡單的微笑,作者卻從中解讀到這么復雜的情感,這是為什么呢?
。4)(“舒暢溫柔、略含哀傷、親切、矜持” 這些情感作者看得到嗎?而是作者由畫面展開的想象。) 體會寫法:作者這樣展開想象去寫有什么好處?
下面就請同學們對照插圖,再讀 描寫微笑的這個語段,體會加上或去掉這部分想象的文字感覺有什么不一樣?
小結:(想象能讓平面變得立體,使靜止變得鮮活起來,這樣的描寫不僅讓我們感受到了名畫的魅力,還能使文章更吸引人。希望同學們今后也能在寫作時加以運用。)
。5)誰愿意通過自己的朗讀,讓我們感受蒙娜麗莎微笑的美呢?(指名讀)
3.寫一寫
師引語:從古至今,可以說沒有一幅人物肖像畫能像《蒙娜麗莎》那樣,讓世人如此地津津樂道。這幅畫的魅力就在于不同的人看到這幅畫,就會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下面就請同學們 再次欣賞這幅畫,發揮你的想象,你能從這神秘的微笑中看到什么呢?
蒙娜麗莎那“神秘的微笑”是那樣耐人尋味,難以捉摸。那微笑,有時讓人覺得( ),有時又讓人覺得( )。
(1)想一想,寫一寫。 (2) 指名說。 (3)出示關于微笑的資料。
4.研讀第5、7段
同學們真了不起,也學會了作者邊欣賞藝術作品、邊展開想象的方法。課文5.7段的描寫也采用了與描寫微笑相同的方法,那就是將看到的和想象到的自然融合到一起的方法。下面就請同學們把這兩段中展開想象的句子趕快找出來,體會這樣寫的精妙,然后帶著你的感受讀一讀。
。1)你想讀哪一句?談感受。
(2)帶著自己的感受有感情的朗讀。(個性化朗讀)
五、小結并布置作業
1.小結:從同學們的表情和朗讀中,老師也深切感受到了這幅畫的魅力,讓沒見過這幅畫的讀者們都產生了一個強烈的愿望——真想親眼目睹一下這幅畫的風采。
教師引讀:難怪作者與《蒙娜麗莎》的約會雖然只有短短幾分鐘,卻在作者心底留下了永不磨滅的印象,成了他靈魂的一部分……(最后一段)
2.學到這兒,我們來認識一下這幅杰出畫像的創作者達?芬奇。(出示圖片資料投影)
【教學反思】
但凡上過公開課的老師肯定有一個感覺,準備公開課是一件累人的事!有一次在公交車上聽到蔡依林的一首歌,歌詞唱得太快,聽不清,歌名我倒是記住了——《玩美》,挺有意思吧?!
整個備課的過程就是“玩美”,不停地想,不斷地問,不時地改。雛形出來了就上一節,請同事聽聽,再想想改改;然后再上一節,請同事、師傅、領導聽聽,完了綜合各方意見再改改;最后自己上一節,感受感受。才敢拿到兄弟學校獻丑!其中我印象深刻的就是寫話訓練的設計,最先的想法是欣賞完達芬奇另外一幅代表作《最后的晚餐》(課本上有一幅插圖),運用想象的方法寫寫其中一個人物,可是后來聽課老師提出這個題目太難,人物外貌看不清,而且時代背景學生不了解,學生作業反饋上來的確是這樣;后來干脆在感受完蒙娜麗莎微笑的美之后,讓學生再次欣賞畫像,發揮想象,“你能從這神秘的微笑中看到什么呢?”一部分學生還是覺得無從著手;再后來模仿課文的寫法,讓學生想象再寫下來,“蒙娜麗莎那“神秘的微笑”是那樣耐人尋味,難以捉摸。那微笑,有時讓人覺得( ),有時又讓人覺得( )!痹嚱滔聛磉@種設計應該比較合理,學生也最有話說。完了之后,我就在想,平時上課可沒這么“磨”呀!錢夢龍老師在備課中談到:“我的水平不高,只有初中的水平,我讀的時候覺得有疑惑的地方,學生一定也有疑惑,我讀了好幾遍才感受到好的地方,學生一定也很難感受到,我教學時就在這些方面導一導。”錢夢龍老師的做法給了我很大啟發,在備課前即要估量學生什么地方讀不懂、讀不好,然后再展開教學!胺彩骂A則立,不預則廢。
”精心準備是上好一堂課的前提,課前要好好下點功夫!
上完了課,有值得肯定的地方,當然也有不足之處,學友和導師提出了許多中肯的建議和意見,讓我受益匪淺。比如課堂上指導朗讀得還不夠細致,缺少有層次的閱讀,因此學生讀得還不夠多,讀得還不夠生動、投入,致使氛圍不夠,情感不能得到提升。這方面我還要注意加強。當然本身“玩美”的過程也讓我學到很多,讓我明白了上語文課之前,應重視學生的“最鄰近發展區”,然后將學生引入一定的問題情境,讓學生獨立探索。這樣,有助于提高他們的自信心和學習興趣等。
玩美就是為了更加完美,玩美的過程充滿艱辛,但會讓你收獲完美,所以值得!
蒙娜麗莎之約教案 篇7
榮成市實驗小學 五 年級 語文 學科教案、學案一體化設計
課型
新授
課題
蒙娜麗莎之約
課時
1
設計教師
教學目標設計1.讀讀記記“探訪、交涉、風采、赴約、淡雅、捉摸、襯托、幻覺、深遠、有朝一日、大樣彼岸”等詞語。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對照畫面,了解課文中具體描寫畫像的部分,學習作者把看到的和想象到的自然地融合在一起的寫作方法。3.感受世界名畫的魅力。
教學方法設計朗讀感悟法:讓學生自讀自悟,在閱讀中感受蒙娜麗莎的永恒美。
教學程序設計
教材處理設計
師生活動設計
組塊一: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1、出示課題:蒙娜麗莎之約!2、學生看課題質疑) 組塊二:初讀課文,感受名畫。 1.快速默讀課文,要求:讀通課文,想想課文主要講了什么?2.概括課文大意,完成練習:——的蒙娜麗莎 組塊三:欣賞名畫,感受魅力。 1.默讀課文,看看課文那幾個自然段具體介紹了這幅名畫,找到課文5~7自然段。 2.出示《蒙娜麗莎》的圖畫,讓學生自由觀賞,談談體會。 3.從同學們驚奇的眼神中,老師感受到你們對這幅畫的喜愛,說說你感受到了什么?4.課文是怎樣具體介紹《蒙娜麗莎》這幅畫的呢?選一個你最感興趣的方面,細細讀一讀,體會體會,說說自己的感受。 5.隨機交流,感受名畫的魅力。 (1)引導學生感受畫的整體。(第五自然段)
。2)引導學生觀察肖像畫的面部表情。(第六自然段) 1.課文簡說。課文用生動的語言,向我們細致地展現了達·芬奇的精湛畫技和他天才的想象力。先是描述了大家在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前排隊等候欣賞《蒙娜麗莎》的心情和此畫來紐約展出的原因;接著作者用細膩的筆觸、傳神的語言介紹了《蒙娜麗莎》畫像,具體介紹了畫的尺寸大小,人物的外形,特別詳細描寫了蒙娜麗莎的面部表情和神秘的微笑,以及她優雅的坐姿、交疊的雙手和幽深茫茫的背景;最后用精煉而飽含激情的語言告訴大家,蒙娜麗莎給人帶來了心靈的震撼,留下了永不磨滅的印象。整篇文章文筆洗練,文字淺顯流暢,可謂是介紹藝術品的傳神之作。教學本課的重點是對照插圖,把具體描寫《蒙娜麗莎》畫像的部分找出來,欣賞蒙娜麗莎神秘莫測的美麗神韻和那如夢似幻的嫵媚微笑,引導學生從蒙娜麗莎的面部表情以及她的坐姿、雙手和背景等具體的描寫中體會世界名畫的魅力。2.對詞語的理解。交涉:互相商量解決彼此間相關的問題。課文指美國和法國兩個國家商量關于《蒙娜麗莎》這幅畫放在紐約展出的事情。 1、出示課題:蒙娜麗莎之約。讀了課題有什么想問的嗎?2、快速默讀課文,要求:讀通課文,想想課文主要講了什么?3、默讀課文,看看課文那幾個自然段具體介紹了這幅名畫。 4、.出示《蒙娜麗莎》的圖畫,讓學生自由觀賞,談談體會。 5、從同學們驚奇的眼神中,老師感受到你們對這幅畫的喜愛,說說你感受到了什么?(同桌交流說說感受最深的一點)6.課文是怎樣具體介紹《蒙娜麗莎》這幅畫的呢?選一個你最感興趣的方面,細細讀一讀,體會體會,說說自己的感受。 (1)引導學生感受畫的整體。(第五自然段) (2)引導學生觀察肖像畫的面部表情。(第六自然段)(3)引入資料:7、假如你是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的講解員,你會怎么向參觀者來介紹這幅畫呢?
教學程序設計
教材處理設計
師生互動設計 出示:那微笑,有時讓人覺得舒暢溫柔,有時讓人覺得略含哀傷,有時讓人覺得十分親切,有時又讓人覺得有幾分矜持。 。3)引入資料:6.作者用優美生動的語言細致地向我們描述了蒙娜麗莎的美麗神韻,讓我們感到蒙娜麗莎仿佛就在我們面前。作者不僅描寫了自己看到的情景,而且融入了豐富的想象,你能找到這樣的句段嗎? 7.同學們,我們隨著作者的目光欣賞了蒙娜麗莎的風采,蒙娜麗莎的形象一定深深地印在你的腦海里,假如你是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的講解員,你會怎么向參觀者來介紹這幅畫呢?請你準備一下,等會兒向大家介紹一下。(學生做講解員介紹) 組塊四:拓展延伸,推薦閱讀。 1.課文還有一幅圖,也是達·芬奇的作品,叫《最后的晚餐》,它是世界最著名的宗教畫,關于這幅畫還有一個非常有趣的故事呢,請同學們課后去查找有關資料。2、推薦閱讀:
本文來 耐人尋味:耐,禁得起;尋味,仔細體會。形容意味深長,值得細細體會。轉瞬即逝:瞬,一眨眼,轉眼;逝,消失。形容一眨眼就消失了。璀璨:形容玉石的光澤鮮艷奪目。課文指《蒙娜麗莎》的光輝像一顆明珠那樣鮮艷奪目。3.詞句解析。①《蒙娜麗莎》是世界上最杰出的肖像畫,世界上有多少人能親睹她的風采呢?②我隨著隊伍慢慢地走近她,心中涌起一種奇異的感覺。近了,更近了,蒙娜麗莎就像真人一樣慢慢走近你。我終于跟她面對面了。③那微笑,有時讓人覺得舒暢溫柔,有時讓人覺得略含哀傷,有時讓人覺得十分親切,有時又讓人覺得有幾分矜持。④她已經成了我靈魂的一部分。
1、選詞填空
寂靜 幽靜 恬靜 安靜
☆蒙娜麗莎臉上流露出_______的微笑。
☆貝多芬在一條_______的小路上散步。
☆同學們_______地坐在教室里。
☆四周一片_______,聽不到一點聲響。
2、按要求改寫句子☆《蒙娜麗莎》是世界上最杰出的肖像畫,世界上有多少人能親睹她的風采呢?(改寫成陳述句)
☆我在她面前只停留了短短的幾分鐘。她已經成了我靈魂的一部分。(用關聯詞組織成一句話)
清晰(。ā。 〖毮仯ā。ā。
樸素(。ā。 厝幔ā。ā。
板書設計
蒙娜麗莎之約
永不磨滅 心靈之約
課后反思
作為語文教師, 教學時要時時關注插圖,讓文章的描寫和插圖結合起來,真正感受達芬奇名畫的魅力,受到美的熏陶。要借此培養學生對繪畫藝術的興趣和收集信息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對蒙娜麗莎的微笑詮釋應該是不確定的,如果教學中學生的感悟言之有理均要認可,并啟發學生不同角度、不同光線去看蒙娜麗莎的微笑! ∫徽n下來我覺得學生的語言能力有待于提高,學生的鑒賞力有待于提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