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版六年級語文上《贛南游擊詞》教學反思(精選2篇)
北京版六年級語文上《贛南游擊詞》教學反思 篇1
這種形式的詩歌,學生接觸不多,讀的時候,不容易把握感情,讀時斷句有時掌握不好。需要在教師范讀的基礎上讓學生感悟讀法。本首詩歌理解起來不難,應該在讀中體會詩歌所表達的情感。
北京版六年級語文上《贛南游擊詞》教學反思 篇2
陳毅對詩歌的主張是,不反對形式技巧上的探索,但鄙視單純玩 弄形式技巧,不能讓死板的形式規則束縛住。《贛南游擊詞》正體現 了他的這種藝術追求。這首詞是按《憶江南》詞牌的句式寫成,但并 不依照《憶江南》詞的平仄格律。
各節都含著豐富充實的生活內容、 思想內容和思想情感,極富生活情趣,而在形式和格律上則給了自己 相對的`自由,不過分拘泥于死板的形式規則。在語言上,陳毅采用群 眾口語,如“乖乖聽安排”、“重生親父母”、“好兒郎”等,同時 又善于吸取有生命力的古語詞,如“兼旬”“怨嗟”、“禹鼎”等。 在用典上, 承其義, 如“鐵樹要開花”。 在風格意境上, 或質樸無華、 明白暢曉,如第 9、10 節;或雅致灑脫,含蓄有味,如第 1、4、5 節; 或有民歌的情趣,或有古詩的風韻,不拘一格,而又多樣統一,構出 一派清新豪邁的格調。全詞意趣盎然,情味畢現,極具藝術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