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別致的燈 (新課標嶺南美術第十冊)
14、別致的燈(新課標嶺南美術第十冊)課時:2課時
教材分析:
別致的燈是紙立體構成——柱體設計的練習,是用剪、切、折手法造型。用一張較厚實的紙作不同方式的切割(直紙、斜線、曲線等),然后按照一定方式卷接,會產生意想不到、奇妙多變的藝術效果,成為具有現代氣息的立體裝飾物。講授本課的設計制作方法,有助于鍛煉學生的立體造型設計能力和工藝制作水平。
三例不同構成形式的學生作品,都是用切折的加工手法制作的。上圖的兩例是折線式設計,卷接后改變了原來的平面形式,產生了變化不同的藝術效果。這種設計制作需要學生將線進行細致、嚴格、等分、工整、劃一的切割以及精確的卷接。下圖是將切割后的上部柱面向內彎轉卷接而成,取得彎曲、密集的形態體量變化的美感,這是兩類不同的剪切、卷接形式,作業時學生不應拘泥于以上兩種,在掌握剪切和卷接方法后,多動腦筋,設計展開圖,充分發揮自己的創造力,制作出有特點的柱式立體紙工作品。
教學目的
通過學習立體紙工,運用剪切卷接的造型手法,制作出多變的柱體紙工,培養他們現代設計意識和嚴格、精巧的手工制作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學會基本的立體造型技術,設計制作一件漂亮的燈飾。 啟發學生的創作思維,恰當地把不同形體進行組合,設計出新穎別致的燈飾。
作業要求
運用剪、切、折方法,制作出一件柱式立體造型作品。
課前準備
教師的范品兩三件及課堂演示用品(展示圖),界刀,直尺,鉛筆。
學生作業用品:
色咭紙兩塊(規格約30cmx20cm)、鉛筆(削尖)、直尺、界刀、粘合劑(白乳膠、漿糊等)、小鐵夾。
教學過程:第一節
一、 復習提問:
前一課學習用紙制作浮雕。用什么手法使平面的紙產生凹凸的立體感?出示范品,指出這是用紙制作的紙工柱體設計。
板書課題:立體紙工(制作)
二、講新課:
欣賞生活中的各種燈飾,感受美化生活的學習目標。
對比觀察比較兩組燈飾:感受不同造型的燈飾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不同的感受,激發學生的創作熱情和創作靈感。
指導學生觀賞豐富變化的立體紙工(教師的范品,課本中的圖例),感受其奇妙多變的藝術美。
說明這種立體紙工可以面面觀,與紙浮雕對比,使學生認識這種柱體是圓雕的一種。提問:用什么方法才能制作也這種立體紙工?(答案:方法很簡單,用卷接法。)
解設計制作步驟:用一張平面的紙能制成柱體嗎?在紙平面上畫上曲線、弧線、折線、并用割、切、折的加工方法制作及卷接后,便產生多變的立體紙工(如課本中的圖例及教師的示范作品)。
學生參照課本的展開圖或隨意設計簡單的展開圖,嘗試制圖及用刀切割成型的方法。設計紙工制作稿時,凡要切割的,用實線,要折的,用虛線。使用界刀進行切割時,應注意這些線,要緊靠直尺,沿線切割,收刀位置要同位,不要把紙條切斷,手指按尺時要注意安全。
講述設計方法(講演結合):
按照自己的想法設計展開圖,準確地在紙上畫出間距相等而又平行的折線、弧線,并用虛、實線明示加工的方法,然后按圖加工。
強調說明在設計時要注意紙片邊緣連接都要吻合,最好在平等線外留出粘合的接口,卷接時要注意切割出來的紙條不能在拼接時重疊——將切割好的展開圖卷接成型時,認真觀看接口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