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課 花地毯
教學目標:1、讓學生了解花地毯的實用性和裝飾性。
2、引導學生運用剪貼及繪畫方法來設計一塊花地毯。
3、引導學生用許多“花地毯”拼成一張大地毯,從中感受美術活動的樂趣。
教學重點:1、是否能積極參與討花地毯論、繪制、拼貼、欣賞等活動。
2、是否能選擇或創造出富有花地毯特色的圖案。
3、是否發揮合作精神
4、色彩搭配是否合理。
課前準備:1、收集一些剪貼和繪畫的“小地毯”范例,各種顏色的紙。
2、學生準備舊掛歷、畫報、油畫棒、剪刀、膠水、水彩筆等。
教時數 :1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欣賞:教師把部分“小地毯”范例分發到各組,小組欣賞交流。
討論:“小地毯”圖案怎樣組成?“小地毯”用什么方法表現的?它美在哪里?你還可以把它變化嗎?
集體交流,在黑板上把“小地毯”拼成“大地毯”
二、講授
一加一等于二,無數塊花紙片就變成了一塊美麗的花地毯,你說
棒不棒?小朋友知道地毯的作用是什么?僅僅是因為它很漂亮嗎?更在與它的功能。防滑,保暖、裝飾房間。
剛才我們一起討論出制作“小地毯”可以運用剪貼、繪畫的方法來綜合設計,可以選擇不同的圖案和色彩來表現自己的獨特設計。現在老師請小朋友來欣賞一些圖片。
1、地毯的圖片
2、圖案的書籍
3、民間剪紙作品
看了這些圖片,你有什么啟發?你準備用那一種設計方法來制作。
按設計方法不同,學生自由組合成組,互相交流設計構思。
三、布置作業
學生運用剪或畫的方法設計一塊“小地毯”。用舊畫報、掛歷、彩紙等材料來設計。分組把設計好的“小地毯”拼成一張“大地毯”
四、學生制作,教師巡回輔導
收拾和整理教室環境衛生
五、講評
六、小結
七、課后拓展
讓學生嘗試用更多的舊材料(如:布、繩、絨線等)來設計制作“小地毯”。
教后隨感:
這課學生設計的地毯五花八門,真是太好了,運用色塊,線條組合成各種各樣的地毯圖案,作業效果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