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美術第三冊知識點整理
1、認知——了解團花的基本特點。
2、技能——教師在指導學生學習制作團花的過程中,有意識地培養學生感知、思考、探索以及發散思維的能力與動手能力。
3、情意——了解民間傳統文化,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的情感,以及對美術學習活動的興趣。
教學建議:結合地域特色,使民間藝術發揚光大。
七、 我們身邊的痕跡
1、認知——能夠在生活中發現采集不同肌理的材料,認識不同肌理的美感,并利用材料再創作。
2、技能——學會觀察身邊的肌理,通過不同的拓印方法,收集素材。
3、情意——學會觀察,學會體驗,發現問題,滲透學生對生活美、環境美的審美意識。
教學建議:注意教學秩序的維護,建議在室外上課。
八、 大樹的故事
1、認知——通過回憶觀察,了解大樹的基本結構。
2、技能——培養學生想象能力、兒童畫創作能力以及語言表達能力。
3、情意——在學習中培養合作意識,引導學生初步認識人與自然的關系,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保護大自然的情感。
教學建議:啟發學生回憶,結合地域特色與學生生活。
九、 新穎的泥名片
1、認知——用泥設計制作自己的名片,用以表達自己的興趣愛好。
2、技能——了解立體造型的美感,提高動手能力和審美能力。
3、情意——初步嘗試用泥塑語言表達自己。
教學建議:如果沒有合適的泥,也可以用彩泥代替,教師可以為學生營造交流情景以利探究與創作。
十、 我們來跳舞
1、認知——對古今中外不同形式的舞蹈進行初步的綜合探索。
2、技能——學習從藝術品中認識不同時代,不同民族的文化,學習分析描述作品中線條色彩的表現力,以及對人物動態造型的描繪。
3、情意——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以及對古今中外各民族文化的尊重,激發學生熱愛美好生活的情感。
教學建議:結合音樂、舞蹈等不同學科,帶給學生全方位的藝術熏陶。
十一、泥條頭像
1、認知——初步了解立體雕塑頭型的常識。
2、技能——簡單運用盤條技法,并采用捏、揉、粘、抹等技法進行泥條頭像的造型創作。
3、情意——感受陶藝的藝術魅力,提高學生的觀察想象能力,培養創新精神。
教學建議:盤條是泥塑的特殊技法,具有獨特的美感。如果借助一些不同器型的容器,更利于學生表現。要注意泥條的粗細會直接影響到造型的風格。
十二、雄偉的塔
1、認知——學習比較、分析、描述塔的特征,能將自己記憶中的塔或想象的塔畫下來,并進行簡單裝飾。
2、技能——學習觀察塔的造型,作品結構完整,疏密得當。
3、情意——通過學習使學生了解更多塔的知識,并對自己家鄉的塔進行考察,培養熱愛家鄉保護古跡的意識。
教學建議:結合本地資源,進行回憶與觀察、分析。
十三、演電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