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美版一年級美術下冊第6課 船教案
課 題
第6課 船
學情分析
1、本課在教材中被設置為第6課,是開學以來學生學習的“造型表現”領域中的第5個教學內容。前4課教學內容分別為《畫自己》、《長呀長》、《洗澡》。在《船》教學內容之前,學生進行過“大膽表現觀察物象”的練習,“發散思維”練習。2、在前4課“造型表現”領域教學中,沒有涉及到想象能力的訓練與培養,《船》一課是學生進行適形想象訓練的契機。
3、在對一年級學生的學習習慣觀察中我發現:他們比較喜歡自己獨立完成美術作品,沉浸在自己的美術天地中,心理上對于同學之間的合作學習還不能很好的參與、接受。
教材分析
本課是以船為載體,從感知、認知到思索、表現,多層面地拓展學生學習的時空。課文首先一提問方式引發學生主體的感知:你見過什么樣的船呢?師生開始共同探索船的由來、發展、用處及類型。坐船的感覺是怎么樣的呢?引入身臨其境的記憶和感受。向同學介紹你感興趣的船上有些什么。了解和交流他人的經歷、見識和樂趣。啟發性的文字語言很貼切地打開了探究性學習的局面。教學目標
1、通過學生的感知和對消息的捕捉,實踐研究性的學習過程。 2、會用有特征的形構成不同用途、不同特點形狀的船,表達個性。 3、在探究性學習和兒童藝術表現過程中,領悟人與自然的關系,以及科技和文化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課時安排
2課時課 題
第6課:船(1)
教學時間
3/24一(2) 3/25一(1)教學目標
1、認識不同用途、不同特點的船,初步了解船的發展歷程。 2、能抓住船的結構特點,大膽地表現自己心目中的大船。 3、通過探究、表現等活動,使學生領悟人與自然的關系,以及科技和文化在社會中的作用。教學重點
教學難點
1、抓住船的結構特點,大膽表現自己心目中的大船。 2、探究過程中立意和構思,生動畫出船的狀態。教學準備
船的圖片及圖像資料,船的發展及科技方面的故事。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教學意圖
新課導入 談話導入揭題 感知啟示 分小組展示學生收集來的有關船的圖片和資料,并選擇小組集體認為最好的圖片資料向全班展示。師問: ①你知道這艘船叫什么船嗎?為什么? ②還有其它種類的船嗎? 分小組展示學生收集來的有關船的圖片和資料(全體同學欣賞圖片并議論) 美的陶冶和想像. 圍繞主題收集豐富的學習資料 了解船的發展歷程 三、學生根據收集來的有關資料議論教師提出的問題。 ①師問:誰知道最初的船兒是怎樣的? ②師:這樣的船造型真簡單,老師也能馬上想到幾種,你們看,這塊西瓜皮就可以成為一艘船。別看它小,至少可以裝載幾百、幾千只螞蟻。像這樣造型簡單又很實用的“船”,小朋友們還能想出幾艘嗎? ③師:接著又出現了用木頭做成的月亮型的船。有的造船師傅還在船上叉上風帆,就成了帆船,然后便出現了鐵皮船、氣墊船、快艇等。(課件出示相關船的圖片) 就是根木頭浮在水面上。撐開的傘、香泡皮、瓶蓋等。 欣賞各種船 培養描述能力,擴大事業。發散思維。 設計創作 ①師問:看了這么多的船,你能畫出你心目中的大船嗎? ②教師巡視指導。 學生自由創作 在主體感知的互相交流中,啟發構思,開發創造力。 作業展評 讓我們的大船到海中去航行吧! ① 用剪刀將自己畫的大船按外輪廊剪下來,貼在老師準備的藍色大紙上。 ② 學生自評——互評 創造出想像中的新型船。 教師總結 教師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