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飛的娃娃
教學目標1、巧妙利用身邊的廢棄朔料袋,采用剪貼等方法制作“娃娃”。2、養成愛護環境的好習慣。
3、利用自然小常識進行美術游戲活動,培養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及動手制作能力, 從中感受成功的喜悅。
重點:引導學生合理利用材料制作,發揮想象力。
難點:使學生制作出較有特色,有新意的娃娃。
教學準備
范作,示范用具, 線、彩紙、剪刀、膠帶紙。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檢查學生所帶的工具和材料,要求學生做好常規和準備。
二、導入新課 1、請問,什么東西會飛?(飛機、火箭……)這些東西是會上天是因為有了科學的發展,才能會上天的。可是有一樣東西根本不應該飛的也飛來,你們知道是什么嗎?(學生討論,答案多種)這樣東西就是朔料袋,你見過飛起來的朔料袋嗎?我見過,還不止一次的看見馬路上行人亂丟的朔料袋被風一刮,就會起來了。第一次我看著還覺得好玩,我看了很久,但后來我再看到這樣的景色以后,我心里很不爽,我想,這不是一種好的現象,說明有人不愛護環境衛生,亂丟垃圾才會造成朔料袋會上天的。你們覺得朔料袋會上天好不好?(不好)是的,廢朔料袋會上天,破壞了環境衛生。但是,今天我們又一種辦法即能保護環境,右能讓朔料袋會上天,打扮美麗的天空。三、欣賞感知 開書p18頁——這些漂亮的娃娃都是朔料袋作出的,而且會飛。1、形象:“扎辮子的小女孩”、“小貓咪”、“小熊”、“鬼臉”等。2、朔料袋顏色漂亮:有黃的、紅的、黑的,,,,,,3、貼上了顏色鮮艷的彩紙表現五官。這樣漂亮的朔料袋娃娃,會上天絕對是美麗的。你們想做一個嗎?四、材料要求:1、朔料袋要顏色漂亮,不漏氣。2、表現五官采用顏色鮮艷的紙,而且要大、醒目。五、制作方法:1、選朔料袋。2、朔料袋平擺桌上,粘貼五官。(眼睛在袋子提手開口與底部的中間一半的位子上)。3、所有裝飾完后,雙手拉住袋口,向袋內吹氣,再用繩綁起。4、嘗試飛一下。5、教師故意分不清學生放高的“娃娃”,你有什么辦法能使我一認就認出來呢?
四、學生作業
學生嘗試“打扮”自己的“娃娃”。
五、教師巡回指導。
1、及時反饋、糾正。
2、幫助有困難的學生。
3、參與其中。
六、放飛“娃娃”。
學生一起放飛“娃娃”,放飛希望。 最后要求玩后,廢朔料袋不得亂丟,丟垃圾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