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美術下冊第8課 獅子大王教案
課 題
第8課:獅子大王
學情分析
一年級的孩子正處于形象思維非常發達的階段,他們愛提問,敢動手,因此創設趣味的美術活動形式和提供自由發展的空間更適宜于他們的發展。在本課教學中,創設獅子大王來到孩子們之間的情境,充分調動起學習的興奮點,再利用幽默的問題和充滿童趣的表演,引導孩子們觀察、體驗,并且大膽的創作,充分體驗美術學習活動的樂趣。教材分析
獅子對于孩子們來說并不陌生,從小聽故事,看動畫片,都能感受到獅子是一種勇猛強壯的動物。無論孩子們對它是喜是怕,本課都容易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從教材選編內容來看,學習的目的不光在于進一步了解、認識獅子,更重要的是學會觀察制作的方法以及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同時通過畫一畫、做一做、演一演獅子的形象,引導學生感受美術學習活動的樂趣,滲透可持續發展的思想。教學目標
1、初步了解如何利用觀察、比較方法,抓住動物特點以及突出表現動物特點,培養學生觀察、分析、創新的能力。 2、通過畫畫、做做、演演獅子的形象,引導學生體驗美術學習活動的樂趣。課時安排
2課時課 題
第8課:獅子大王
教學時間一(3)、一(4)、3/31-4/3
教學目標1、初步了解如何利用觀察、比較方法,抓住動物特點以及突出表現動物特點,培養學生觀察、分析、創新的能力。2、通過畫畫、做做、演演獅子的形象,引導學生體驗美術學習活動的樂趣。
教學重點
教學難點1、如何利用觀察、比較方法抓住獅子特點,進行大膽表現。2、獅子頭部特征的表現。
教學準備動物圖片,表現獅子的藝術作品,舊報紙,彩色紙等。
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教學意圖導入新課一、引導學生體驗獅子大王的兇猛,導入新課。教師:播放獅子的吼叫聲,出示雄獅的形象引出課題。學生:模仿各種動物的叫聲引入課題。并安排一學生頭戴獅子面具模仿獅子的吼叫聲竄上講臺。教學新課二、分析自然界中獅子的特征。教師:提出研究問題,組織學生小組合作學習。組織學生交流,概括出獅子大王的不同特征:頸部有棕毛、吊眼、嘴大、牙尖……1、將學生分成5個小組,每組安排一個組長。2、小組同學利用教師提供的獅子大王的圖片,分小組共同研究下面的問題: 分小組共同研究下面的問題:一組:獅子大王一家中,誰最具有獅子大王的特點,它的突出特點是什么?二組:獅子大王的眼睛與其它動物的眼睛有什么不同?三組:獅子大王的鼻子與其它動物有什么不同?四組:獅子大王的耳朵與其它動物有什么不同?五組:比較幾種獅子大王面具的制作方法,它們都有哪些不同的制作方法。初步了解如何利用觀察、比較方法,抓住動物特點以及突出表現動物特點,培養學生觀察、分析、創新的能力。分析研究三、分析藝術作品中獅子的不同表現方法, 增加美術文化含量,解決教學難點。問:藝術作品中是如何突出地表現獅子大王的特點?利用多媒體課件及教材第16頁中的雕塑作品及一些繪畫作品,總結出獅子的嘴的繪制比真實的還要大,露出的牙齒更尖利,眼睛…… 學習藝術作品中獅子的不同表現手法.通過畫畫、做做、演演獅子的形象,引導學生體驗美術學習活動的樂趣。四、分析學生優秀作業中獅子的表現方法。提出問題:1、這些學生作業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2、有什么好辦法能讓獅子大王的棕毛做得有快有好?學生利用教師提供的范作及教材中的學生作品,分小組進行研究。如何利用觀察、比較方法抓住獅子特點,進行大膽表現。教師巡視輔導小結:播放《獅子大王》動畫片的音樂。學生開始動手制作學生將自己制作的獅子大王的作品戴在頭上,學一學獅子大王的樣子。課后拓展 回家以后可以找一找生活中那些地方有獅子的形象,它有什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