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南版美術教案第五冊 12課刮大風(造型 表現)
第12課刮大風(造型 表現)教學目的:引導學生根據日常生活的感受,刮大風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創造力,把風及風吹引起的物象變化,用較夸張的繪畫語言表現出來。教學重點:鍛煉學生的形象記憶能力、想象力、刮大風創造力及合作精神。教學難點:能將生活感受用概括、集中、強化、夸張甚至幻想的方法表現出來。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刮大風教學過程:一、引入新課:1、聽——播風聲。2、了解風的級別及類型:微風、陣風、大風、狂風、臺風、龍卷風…….學生從中了解到在刮幾級風時應留在安全的地方,增強學生的安全意識。3、讓學生模仿各種風的聲音,活躍課堂氣氛。(可加律動)4、觀看課件演示動畫:落葉——大風嶺南版美術教案刮大風(風的擬人化形象)——海浪和云在風中的變化。讓學生通過仔細觀察,通過參照物看到各種風,直觀感受風,加強對風的想象力。二、講授新課:出示課題:刮大風1、 學生嘗試表現風、老師演示怎樣表現風:(1)提問:你想怎樣表現風?其它同學根據他的描述,想象當時的情景,并判斷是什么風?請學生上黑板表現,學生點評,老師點評、修改。(此時,可播放“風車——風吹樹動——龍卷風”)2、 欣賞名家繪畫作品,了解畫家是怎樣在畫面上表現風的。(1)《遇難船》通過烏云、海浪、被風吹得傾斜的船和在水中掙扎的人來表現風。(2)梵高的《星空》用卷曲的筆觸,藍、黃色對比的色彩,表現出空氣的流動感。4、觀看學生作品,了解學生是怎樣通過想象表現風的。三、學生作業,教師輔導。1、 作業要求:(一)借助被風吹而產生形態變化的物象來表現風。(二)通過想象用色彩、線條表現風。2、 活動形式:以一大組為一個單位,嶺南版美術教案分工合作,集體創作想象畫。(共分為四組:微風、陣風、大風、龍卷風,可自由選擇、參加自己喜歡描繪的風的組。)3、 作業評價:(一)請每組派出代表,介紹自己用什么方式、怎樣表現風的?怎樣畫會更好?(二)根據老師訂出的幾項標準,請同學代表和老師投票給自己認為表現突出的組。四、小結:進行環保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