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南版美術教案(二年級)
二年級美術(上)課題:捏一只小動物(泥工)
課時:一課時
教學目的:
要求學生用“捏”的方法根據動物的特征制作泥塑小動物,初步培養學生立體造型能力。
課前準備:
一、準備好課堂作業用物;
1、粘土或橡皮泥;
2、硬紙板(安放泥工作用);
3、抹布(擦手、擦桌用)。
二、收集小動物圖片;制作示范作品,以供課堂教學之用。
教學過程:
一、小結學生前課作業情況,表揚學生優秀作品,導入新課。
二、板書課題,指導學生閱讀課本并讓學生談自己對課本各圖的理解(教師著重補充說明把粘土搓成團和搓成條的作用)。
三、教師講授捏制小動物的方法(邊講邊示范)。
四、學生開始作業,教師進行輔導。
五、下課前小結課堂學習情況,對未完成作業可留在課外完成。
課題:橡皮泥貼畫(泥工)嶺南版美術教案(二年級)
課時:一課時
教學目的:
使學生能運用色彩橡皮泥貼畫,培養學生形象概括的表現能力和創造性。
課前準備:
一、學生應準備好制作用物:
1、色彩橡皮泥;
2、底板(白板紙或塑料平底盤);
3、竹片、筆桿等。
二、教師制作示范作品。
教學過程:
一、板書課題,指導欣賞課本中的學生作品,并介紹橡皮泥的特點。
二、按課本要求說明制作方法(教師邊講邊制作示范):
1、先在底板上畫出貼畫的輪廓。
2、將橡皮泥按貼畫需要用搓、揉、捏、團等手法制出條狀或塊狀,再用工具(竹片或牙簽、筆桿等)以捺、刮、壓等法按先大體后細部的次序貼上底板。
3、審樣修改,加工完成。
三、學生進行作業,教師巡視、輔導,務使學生能按要求完成作業。
課題:各種形狀的魚(記憶畫)嶺南版美術教案(二年級)
課時:兩課時
教學目的:
通過學生,認識魚的結構特征,讓學生能大膽地畫出各種想象的魚,進一步練習色彩的應用,提高表現能力。
課前準備
學生提供有關魚的觀賞圖片。
課外讓學生多觀察游魚。
教學過程:
一、提出本課學生內容,板書課題。
二、介紹圖片上的魚和課本里的魚。
三、欣賞課本里的“學生作品”;并找出哪條魚是同于哪一“基本形”的。
四、教師作畫魚的說明和示范。
五、要學生按課本提出的“各種魚的基本形狀”進行作業,看誰畫出不同形狀的魚多。教師巡視輔導。
課題:鮮花的世界(想象畫)嶺南版美術教案(二年級)
課時:一課時
教學目的:
使學生在本課學習中加深感受鮮花之美,學習通過想象表現各種的花;應用色彩,表現花的世界。
課前準備:
一、有可能組織學生參觀“花展”或到鮮花盛開的自然環境中去欣賞,加深感受。
二、準備幾種不同的盆花,以供學生觀察。
要求學生課外多利用時間觀賞各種不同的花。
教學過程:
一、發動學生談花:談花的形,談花的色,談花的美。
二、教師歸納學生發言,提出課題,說明如何發揮想象,畫出“鮮花的世界”。
三、簡介畫花知識:花有花瓣、花芯、花枝、花葉(可結合范畫)。畫花應疏密有致、高低錯落;前后掩映、生動活潑;畫時要注意花、枝、葉的關系,用朵朵鮮花組成花的世界。
四、指導閱讀課本:談花的美;認識花的形和色;提示作業的兩點要求——畫面飽滿;色彩鮮艷。最后指導欣賞學生作品(讓學生發表意見)。
課題:涂色游戲(色彩畫)嶺南版美術教案(二年級)
課時:兩課時
教學目的:
要學生能正確辯認原、間色的6種色彩,并在涂色游戲中獲得繪畫色彩實踐的感性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