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南版美術教案(二年級)
課前準備:
選幾幅大輪船的圖片,供學生參考。
教學過程:
一、 介紹本單元課題內容,動員學生做好準備,積極學習。
二、 講新課:
1、 讓學生談談課前觀察所得。
2、 指導學生觀察課本中的圖片和“學生作品”,并結合談一談發(fā)展航海事業(yè)的重要性。講解大輪船的外部特征,讓學生談談各自的生活體驗及對輪船形狀特征的認識。
3、 按課本中的“繪畫步驟”指導學生學習畫輪船的方法。
三、 學生進行作業(yè)(要求在課內完成。畫出輪船后,襯上必要的海河景物)。
四、 教師小結學習情況。
海螺與螃蟹(線條裝飾畫)嶺南版美術教案(二年級)
教學目標:
以海螺和螃蟹的形狀作線條裝飾畫的練習,給學生以設計能力的鍛煉。
作業(yè)要求:
按課本的要求,用單色(不限于黑色)在海螺、螃蟹的形狀內作線條裝飾畫。
課前準備:
一、 發(fā)動學生提供海螺殼,供課堂觀賞。
二、 學生備好作線條畫的筆和紙。
教學過程:
一、 闡明課題,復習舊課,讓學生談談以前學過線條畫的知識——在第二冊學過線條畫《畫葉紋》,誰能說說畫的方法?(觀察葉子的形狀、葉脈的組織,理解后,用線條畫出來。)這一課,是用線條作裝飾畫方法與畫葉紋同,但要求高些。
二、 講新課:引導學生閱讀課本。認識海螺、螃蟹的外形特征及細心觀察其肌理,尋找它的排列規(guī)律,從它的線條花紋中能否得到裝飾趣味的啟發(fā),讓學生談談觀察所得。教師小結,明確指出:用各種不同的線條,作有規(guī)律的重復排列的方法,便可以畫出裝飾味來。
三、 教師作畫法舉例示范。對蟹體分格方法作簡要說明(主要是以中軸線作對稱安排),至于螺體,可啟發(fā)學生認識其特征,按螺旋分節(jié)(格),才合乎形體結構,重在用線作有規(guī)律排列的示范。
四、 學生進行作業(yè),教師輔導。
五、 講評。
海底漫游(想象畫)嶺南版美術教案(二年級)
教學目標:
通過本課學習引發(fā)學生對海底世界更多的想象和探索的志趣,并能根據(jù)想象描繪出五光十色的海底世界景色。
作業(yè)要求:
畫一幅以漫游者看到海底五光十色景色的想象畫;同時也要表現(xiàn)出漫游者在海底的情景 。
課前準備:
一、 收集有關介紹海底情況的圖片或錄像帶。
二、 組織學生觀看有關介紹海底情況的電影或錄像帶。
教學過程:
第一節(jié)
一、板書課題,闡明本課題要求——表現(xiàn)漫游者在海底情景的想象畫。
二、指導學生觀察課本中各圖;讀懂各段文字——
1、 介紹海底景物的五幀照片;有在海底潛游的情景;有在海底拍攝的魚、珊瑚等。再讓學生翻閱第三頁《七彩的世界》,間接的豐富學生的生活感受。
2、 兩幅“學生作品”:龐大的潛水器里載著許多小朋友在海底漫游;穿潛水衣的小朋友在海底給魚群拍錄像。
3、 兩幅線描小圖,提示如何在構圖時考慮對“漫游者”位置的安排和表現(xiàn)海底景色的關系。
4、 各段文字可由學生朗讀,說明大意,教師加以指正、補充。
三、 學生議論、構思、畫草圖——可讓同桌學生互相交談、議論,交流對海底情況的想象,然后各自開始畫草圖(本節(jié)課要求先把想象的情景繪成鉛筆稿)。
四、 教師巡回指導,及時了解學生作業(yè)情況。
第二節(jié)
一、 教師小結前節(jié)課學生作業(yè)的優(yōu)缺點,并對本節(jié)課涂色作業(yè)提出要求:要表現(xiàn)海底世界的豐富多彩,用色時色調要鮮明,對比要強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