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中的暖色》四年級上美術第7冊教案
《 生活中的暖色》四年級上美術第7冊教案教學內容與目標:
1.顯性內容與目標:
應知:暖色的色彩特點和所表達的感受。
應會:能畫出一幅以暖色為主的畫。
2.隱性內容與目標:
了解暖色知識,體驗暖色帶來的感受,提高學生色彩審美感受能力。
教學重點:通過本課學習讓學生了解生活中的暖色,初步掌握暖色基本知識,并能根據觀察或回憶表現生活中以暖色為主的景象。
教學難點:暖色在作品中的實際運用。
教學準備:
教具──收集一些有明顯暖色調的圖片或物品,色輪、各種彩色紙。
學具──水彩筆、油畫棒或色彩工具或手工工具。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過程(本文來自優秀教育資源網斐.斐.課.件.園):
一、組織教學,檢查學具
二、引導階段
1.認識暖色:
今天,我們學習生活中的暖色。什么是暖色呢?下面請大家看老師這里,提問:當你看到這色彩(大紅色的)時,你會聯想到什么?
2.學生自由回答后,老師小結:
當你看到紅色時,你會聯想到太陽、火焰,會覺得熱辣辣或者暖洋洋的,它就是暖色。(板書)
3.揭示課題:今天我們就來認識一下“生活中的暖色”。
三、發展階段
1.繼續引導學生觀察色紙,訓練他們的感覺:分別拿出不同色的紙(橙、紫、黃、深藍、粉紅、橙黃、綠、白、黑等等),讓學生說一說看到的感覺,是寒冷的、涼爽的?還是暖和的、熱辣辣的?暖色──紅、橙、橙黃、粉紅……
2.小結:紅色、黃色等色給人的感覺強,有擴張及迫近視線的現象,給人產生溫暖的感覺,于是被稱之為暖色。
3.出示色輪,指導學生從色輪上了解暖色,了解到靠近紅色的為暖色。
4.尋找生活中或教室里的暖色,并說出為什么?以培養學生從生活中認識和熟悉暖色,及其它們的作用。
5.色彩的冷暖有時是相對的:老師同時出示兩種顏色,讓學生進行比較,哪個更冷?哪個更暖?比如:大紅與玫瑰紅、黃與紅、黃與藍、紫與紅、紫與藍等等。讓學生從不同的比較中知道,同一種顏色,在不同的色彩對比下,它會呈現出不同的感覺,所以說,有時候,色彩的冷暖也是相對的。
6.分析名家名作《紅色的房子》表現方法,談談給你的感受。
學生交流:主人公對生活的熱愛……作者的性格熱情、粗狂……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7、根據《紅色的房間》選用不同的暖色改畫一幅作品。
四、學生創作
1.布置作業:畫一幅表現暖的感覺的作品。
2.作業要求:可選用拼貼或繪畫的形式來表現;內容可以是具象的,也可是抽象的;造型不必太復雜,主要在色彩的搭配上。
3.教師進行巡視指導,強調要以暖色調為主。
五、欣賞展評
1.小組上臺展示他們的作品,互相欣賞。
2.說一說:這節課我們主要學了什么知識?
3.教師進行點評小結。
六、課后拓展
鼓勵學生利用暖色調去裝飾自己或集體的環境與物品。
教學反思:
通過書中的圖片、作品對比,使學生直接感受到同一畫面不同色彩的冷暖感覺,而且還聯系學生的實際生活中進行講解舉例,并讓學生根據不同的顏色來聯想不同的物體,辨別是冷色還是暖色,這樣比起理論上的講解更直觀、更形象,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學習環境中掌握色彩的冷暖知識。